小华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4)另一个同学用跟小华一样的器材也做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可他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能的原是______.
解:(1)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故答案为:与平面镜距离的;
(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故答案为:像与物的大小;
(3)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故答案为:不能;虚.
(4)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桌面,所成的像就会偏高或偏低,这样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玻璃板与实验台不垂直.
(1)要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需借助直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B与A的像完全重合、A与B完全相同,这是利用等效替代法证明了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人眼在A蜡烛这一侧可以观察到像,在像的位置用光屏接收不到,这是虚像的特征;
(4)如果实验中玻璃板倾斜,会导致A的像偏高或偏低,使B始终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点评:此题主要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首先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其中像的位置的确定利用了替代法,在实验中要注意像与物的位置和大小的确定.同时要掌握实像与虚像的特点,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物理解题技巧分享:平面镜:物像相等镜对称,物动像动含2倍,钟面问题十二减,全像镜长物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