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霞
地区:上海市-广州市-九龙坡
中学:上海市绿光小学
共1课时
第2节融化和融化中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点。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融化、凝固的含意,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融化曲线和融化曲线的化学含意。
2、过程与技巧
(1)通过探究固体融化时气温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气温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技巧。
(3)通过探究活动,使中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数学量变化的方式。
3、情感心态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迸发中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形成乐于探求自然现象的情感。
2学情剖析
通过高中自然科学的学习,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中学生对融化、凝固现象早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气温导致物态变化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分辨都还没有清楚把握。为了迸发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让中学生在实验的过程学校会实验设计,剖析总结并得出推论,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快乐学校会学习。
3重点难点
1.让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融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溶化和融化的规律。
2.让中学生按照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勾勒固体融化图象,按照图象表述晶体和非晶体的融化和融化的特性。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从生活迈向化学
班主任述说:我们早已晓得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并且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举例:“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寒流十月,滴水成冰。”
引导归纳:随着气温的变化,物质的存在状态会发生变化。
点明课题:科学上把物质从固态弄成液态的过程叫融化,冷寂变水。从液态弄成固态的过程叫融化,如水缔结冰。
提问:你晓得生活中的什么凝固和融化的现象?
视频展示:各类凝固和融化的图片。
引出问题:物质溶化和融化须要哪些条件?不同
活动2【讲授】融化和融化
第一部份:探究固体融化时气温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弄成液态的融化过程中,气温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推测假定:融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气温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进行实验:
(1)四个朋友为一组,选出一名朋友作为主任,负责本组探究性学习,班主任课前要对主任进行指导,交代实验中可能会碰到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每一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探究两种不同固体的溶化。
(2)介绍实验装置,指出酒精灯和湿度计的用法。
(3)第1小组探究海波融化时气温的变化规律,要求从43℃开始计时,实验员每隔1分钟报告一次气温值和物质状态,记录员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座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第2小组探究石蜡融化时气温的变化规律,要求从38℃开始计时,实验员每隔1分钟报告一次气温值和物质状态,记录员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座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视频展示:怎样用图象法剖析所搜集的数据。
剖析论证:各小组将座标纸上的点连成一条曲线。按照图像剖析固体融化时时气温的变化规律。
小组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哪些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依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
交流合作:与朋友进行交流。大家的结果和别的小级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倘若不同,如何解释?
设计意图:固体的融化和融化是中学生常见现象之一,选择这一内容让中学生参与探究,目的是引导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式,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产生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心态。有利于彰显“注重科学探究,倡导学习方法多元化”的新课程理念。
第二部份:认识熔点和融化点。
对比研究:剖析两种不同固体的融化曲线。
得出推论:(1)一类固体有确定的融化气温叫晶体;如各类金属、冰、海波等。另一类固体没有确定的融化气温叫非晶体;如松香、沥青、玻璃等。
(2)晶体融化时的气温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融化时也有确定的气温,这个气温叫融化点。同一种物质的融化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知识扩充:让中学生阅读小资料“几种晶体的熔点”,感受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认识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点。同时记住冰的熔点是0℃,钨的熔点最高。
第三部份:认识融化放热、凝固吸热
归纳总结:晶体与非晶体融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逆向思维:从冰放热可融化成水,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弄成冰的道理,晓得融化是融化的逆过程。让中学生按照物质溶化的规律推理出物质融化的规律: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融化时都要吸热;晶体融化时放出热量,但气温不变,非晶体融化时放出热量,气温增加。
联系生活:1、把正在融化的冰领到气温为0℃的屋子里,冰能不能继续融化?
2、夏天用0℃的冰或质量相等的0℃的水来冷却饮料,冰的疗效更好,冰融化放热
3、北方的夏季很冷,为了妥善地保存水果,都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借助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气温不致太低,保护菜不被冻坏。
学因而用:请朋友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谚语中包含的科学道理?大夫用冰袋给高热患者降温?
(三)课堂小结
基本概念:
(1)融化:物质由固态弄成液态的过程。(2)融化:物质由液态弄成固态的过程。
(3)晶体:有一定融化体温的固体。(4)熔点:晶体融化时的气温。
(5)非晶体:没有一定融化体温的固体。(6)融化点:晶体融化时的气温。
基本规律:
(1)晶体融化的条件:一是气温抵达熔点,二是继续放热。
(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融化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
(3)融化放热、凝固吸热。
基本技能:
(1)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技能。(2)组装垂直组合实验器材的技能。
基本方式:
借助实验数据勾画图象来剖析问题的方式
(四)板书设计
融化和融化
一、熔化和融化的概念:二、探究固体融化时气温的变化规律:
1.融化:物质由固态弄成液态的过程。1.海波在融化的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湿度保持不变。
2.融化:物质由液态弄成固态的过程。2.蜡在融化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气温渐渐上升。
三、熔点四、凝固点
1.晶体:有一定融化体温的固体。1融化点:晶体融化时的气温。
2.非晶体:没有一定融化体温的固体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融化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
3.熔点:晶体融化时的气温
五、熔化放热、凝固吸热
任何物质溶化都要吸收热量,融化都要放出热量。
第2节融化和融化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第2节融化和融化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从生活迈向化学
班主任述说:我们早已晓得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并且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举例:“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寒流十月熔化和凝固实验报告单,滴水成冰。”
引导归纳:随着气温的变化,物质的存在状态会发生变化。
点明课题:科学上把物质从固态弄成液态的过程叫融化,冷寂变水。从液态弄成固态的过程叫融化,如水缔结冰。
提问:你晓得生活中的什么凝固和融化的现象?
视频展示:各类凝固和融化的图片。
引出问题:物质溶化和融化须要哪些条件?不同
活动2【讲授】融化和融化
第一部份:探究固体融化时气温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弄成液态的融化过程中,气温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推测假定:融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气温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进行实验:
(1)四个朋友为一组,选出一名朋友作为主任,负责本组探究性学习,班主任课前要对主任进行指导,交代实验中可能会碰到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每一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探究两种不同固体的溶化。
(2)介绍实验装置,指出酒精灯和湿度计的用法。
(3)第1小组探究海波融化时气温的变化规律,要求从43℃开始计时,实验员每隔1分钟报告一次气温值和物质状态,记录员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座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第2小组探究石蜡融化时气温的变化规律,要求从38℃开始计时,实验员每隔1分钟报告一次气温值和物质状态,记录员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座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视频展示:怎样用图象法剖析所搜集的数据。
剖析论证:各小组将座标纸上的点连成一条曲线。按照图像剖析固体融化时时气温的变化规律。
小组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哪些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依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
交流合作:与朋友进行交流。大家的结果和别的小级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倘若不同,如何解释?
设计意图:固体的融化和融化是中学生常见现象之一,选择这一内容让中学生参与探究,目的是引导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式,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产生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心态。有利于彰显“注重科学探究,倡导学习方法多元化”的新课程理念。
第二部份:认识熔点和融化点。
对比研究:剖析两种不同固体的融化曲线。
得出推论:(1)一类固体有确定的融化气温叫晶体;如各类金属、冰、海波等。另一类固体没有确定的融化气温叫非晶体;如松香、沥青、玻璃等。
(2)晶体融化时的气温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融化时也有确定的气温,这个气温叫融化点。同一种物质的融化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知识扩充:让中学生阅读小资料“几种晶体的熔点”,感受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认识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点。同时记住冰的熔点是0℃,钨的熔点最高。
第三部份:认识融化放热、凝固吸热
归纳总结:晶体与非晶体融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逆向思维:从冰放热可融化成水,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弄成冰的道理熔化和凝固实验报告单,晓得融化是融化的逆过程。让中学生按照物质溶化的规律推理出物质融化的规律: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融化时都要吸热;晶体融化时放出热量,但气温不变,非晶体融化时放出热量,气温增加。
联系生活:1、把正在溶化的冰领到气温为0℃的卧室里,冰能不能继续融化?
2、夏天用0℃的冰或质量相等的0℃的水来冷却饮料,冰的疗效更好,冰融化放热
3、北方的夏季很冷,为了妥善地保存水果,都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借助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气温不致太低,保护菜不被冻坏。
学因而用:请朋友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谚语中包含的科学道理?大夫用冰袋给发烧患者降温?
(三)课堂小结
基本概念:
(1)融化:物质由固态弄成液态的过程。(2)融化:物质由液态弄成固态的过程。
(3)晶体:有一定融化气温的固体。(4)熔点:晶体融化时的气温。
(5)非晶体:没有一定融化气温的固体。(6)融化点:晶体融化时的气温。
基本规律:
(1)晶体融化的条件:一是气温抵达熔点,二是继续放热。
(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融化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
(3)融化放热、凝固吸热。
基本技能:
(1)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技能。(2)组装垂直组合实验器材的技能。
基本技巧:
借助实验数据勾画图象来剖析问题的方式
(四)板书设计
溶化和融化
一、熔化和融化的概念:二、探究固体融化时气温的变化规律:
1.融化:物质由固态弄成液态的过程。1.海波在融化的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气温保持不变。
2.融化:物质由液态弄成固态的过程。2.蜡在融化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气温渐渐上升。
三、熔点四、凝固点
1.晶体:有一定融化气温的固体。1融化点:晶体融化时的气温。
2.非晶体:没有一定融化气温的固体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融化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
3.熔点:晶体融化时的气温
五、熔化放热、凝固吸热
任何物质溶化都要吸收热量,融化都要放出热量。
Tags:2节,融化,融化,教学设计,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