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货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为了使货车在竖直方向上遭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互相平衡,并保证货车在水平面上只受磨擦力)
2.转换法的应用(通过货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来判定阻力的大小)
3.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探究阻力对货车运动状态的影响,控制货车从同一高度释放,使货车抵达斜面底端的速率相同,改变货车遭到的阻力,在水平桌面上铺不同材料的物体,如浴巾、棉布、木板等)
4.货车运动到斜面底端后继续运动的诱因(具有惯性)
5.货车运动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
6.货车在水平面停出来的诱因(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7.实验推理(若物体不遇阻力时,物体的速率将不会减少,即永远做匀速直线动,即牛顿第一运动定理)
实验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选择货车,而不选择铁块的诱因(减少磨擦力对该实验引起的影响)
2.定滑轮的作用(减少磨擦力,改变力的方向)
3.若选择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即实验过程中是不考虑卡片自身重力的影响
4.应当选择静止作为研究状态(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好控制)
5.研究力的大小关系的方式(货车两旁挂相同的钩码)
6.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仍然线上,必须保持研究物两端所受力相同,通过扭转研究物的角度来判定,看货车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2)探究平衡的两个力大是否小相等,必须保持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两力的方向相反,观察货车能够处于静止状态。
(3)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必须保持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改变研究物体,观察不同的研究物体能够处于静止状态.
实验推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二力平衡滑轮实验,假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作用在同仍然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实验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疗效的诱因
1.选用海棉而不用纸板的诱因(以便观察实验
现象)
2.转换法的应用(压力的作用疗效通过海棉的
凹坑程度彰显)
3.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a.研究压力的作用疗效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控制压力大小不变;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疗效越显著
b.研究压力的作用疗效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疗效越显著
4.补充表格,自选器材设计实验
5.实验推论的总结和实验步骤的选定
6.实验方案的评估
实验推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疗效越显著;在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疗效越显著。
实验四、探究液体内部的浮力
1.转换法的应用(按照U形浮力计中两管海面
的高度差来判定液体浮力的大小)
2.U形管液面的调平(不平的缘由是橡皮管中
有二氧化碳,应拆除橡皮管二力平衡滑轮实验,再重新安装)
3.实验前要检测装置的气密性(用手轻压金属
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中的液柱是否变化)
4.比较液体浮力大小的方式(观察不怜悯况下
浮力计U形管两端液柱的高度差的大小)
5.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a.探究液体内部浮力与方向的关系(让金属盒在同种液体,相同的深度,不同的方向进行实验)
b.探究液体内部浮力与深度的关系(让金属
盒处在同种液体,相同的方向,不同的深度
进行实验)
c.探究液体内部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让金属盒处在相同的深度,相同的方向,不同种液体中进行实验)
6.实验数据剖析及推论的总结。
实验五、探究压强的大小与什么诱因有关
1.弹簧测力计读数
2.用称重法估算压强(F浮=G-F′)
3.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控制液体的密度和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相同,探究压强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容积的关系
(2)控制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容积相同,探究压强大小与物体浸入入液体的深度的关系
(3)控制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容积相同,探究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4.F浮=ρ液gV排的相关估算(估算密度、体积、
压强)
5.实验数据剖析
(1)估算压强(F浮=G-F′)
(2)总结规律(压强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
液体的容积有关)
(3)判定探究压强与物体排开液体容积的关
系时应比较的实验数据
(4)判定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比
较的实验数据
6.F-h图象的剖析
7.实验步骤的补充和建立
8.浮力、压力、浮力大小的判定
9.实验推论总结
实验推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压强的大小仅跟它在液体中的容积和液体密度有关,跟浸入的深度无关;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浸入在液体中的容积越大,压强越大。
实验六、探究压强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弹簧测力计读数
2.用称重法估算压强(F浮=G-F′)
3.检测排开的液体重力的方式(先测出空桶的重力G1,再测出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G2,则排开的液体所遭到的重力为G排=G2-G1)
4.实验步骤补充或排序
5.密度的估算
多次检测的目的(使实验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7.实验评价
8.实验推论总结
实验推论:压强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遭到的重力。
实验七、探究物体的动能跟什么诱因有关
1.转换法的应用(物体的动能大小不能直接观
察,而是通过物体促进其他物体运动距离来反映,促使其它物体运动越远,物体的动能越大)
2.选择同一个小球进行实验的目的(控制小球
的质量相同)
3.让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的目的
(让小球滚动到斜面顶部时的速率相同)
4.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①控制速率一定,探究
动能与质量的关系;②控制质量一定,探究动
能与速率的关系)
5.实验推理与假定(当小球运动到斜面底端
时,所受的外力忽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保持
原先的速率仍然运动下去)
实验推论: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率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率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实验八、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支点处于杠杆中央的目的(减少杠杆
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以便
精确检测力臂)
3.杠杆平衡的调节(杠杆往右倾斜时,向左调节平衡螺丝;杠杆向左倾斜时,则往右调节平衡螺丝)
4.须要多次实验(只做一次实验得出的推论往
往具有碰巧性和片面性,不具普遍性)
5.另一端换用弹簧测力计的益处(测出拉力的
大小,实验操作更便捷)
6.画记录数据表格
7.表格数据剖析
8.弹簧测力计的带动方向及读数(竖直带动)9.判定弹簧测力计倾斜带动杠杆使之平衡时示数的变化及缘由(示数变大,缘由是倾斜带动时拉力的力臂变小)
10.生活中省、费力杠杆的应用
11.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12.按照杠杆平衡条件判定杠杆一端须要添加的拉力大小或钩码个数
13.实验评估
实验推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实验九、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1、实验原理(η=W有/W总×100%)
2.检测器材(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3.拉力及弹簧测力计的运动情况(拉力与斜面
平行,测力计匀速运动,且此时测力计的示数
小于物体与斜面的磨擦力)
4.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①控制斜面的粗糙程度
与物体的重力相同,探究斜面的倾斜程度与机械效率的关系;
②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与物体的重力相同,探究斜面的粗糙程度与机械效率的关系;
③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与粗糙程度相同,探究物体的重力与机械效率的关系
5.在该实验中,克服物体自身重力所做的功为
有用功(W有=Gh)
6.在该实验中,沿斜面的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W总=Fs)
7.实验错误剖析
8.机械效率的估算
9.剖析数据总结推论
10.晓得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走道、盘山道路等)
实验十、测量滑车架的机械效率
1.实验原理(η=w有/W总)
2.检测器材(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3.弹簧测力计应在竖直方向上且匀速带动绳子
4.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5.滑车架的绕线
6.滑车架有用功的估算(W有用=Gh)、总功的估算(W总=Fs)、机械效率的估算(η=W有/
W总x100%)
7.承当重物绳子段数的判定
8.影响滑车架机械效率大小的诱因(滑车架的
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机械间的磨擦力、动
滑轮的重力)
9.增强机械效率的方式
10.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控制滑车架的重力或数目相同,通过改变所吊钩码的数目,来探究滑车架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
(2)控制滑车架所吊起钩码数目相同,通过改变滑车架的重力或数目,来探究滑车架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的重力和数目的关系
11.按照数据选定滑车架
12.实验推论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