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和相对密度
密度指:“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估算公式:密度=质量/容积。
相对密度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各自规定的条件下之比。有时也这样定义:物质的密度与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称之为相对密度。本质一样比重和密度的换算,没哪些不同。
密度有单位,相对密度没有单位,相对密度主要是带入估算时便捷:例如说比重就是相对密度,二者不可以换算。
容重与密度
容重”与“密度”的概念在理论上是一样的,只是应用的环境有所不同:
1、容重通常是工程上用的一立方的重量,即单位体积内物体的重量。而密度应用范围很广,即“单位容积物质的质量”,液体、固体、气体都可以用。
2、容重还表示:物体因为受月球引力而表现出的重力特点,对于均质流体,容重也指作用在单位容积上的重力。有的书上用V来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牛/立方米。
3、两个量在数值上是V=9.8ρ(近似估算ν=10ρ),但传统单位不同。
4、类似量还有比容、比重。
密实度与孔隙率
1、密实度
指材料容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
2、孔隙率
孔隙率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材料内部孔隙的构造,可分为连通的与封闭的两种。连通孔隙除了彼此贯通且与外界相通,而封闭孔隙则除了彼此不连通且与外界相隔绝。孔隙按规格大小又分为极微细孔隙、细小孔隙和较粗大孔隙。孔隙的大小及其分布对材料的性能(如热工、隔声)影响较大。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密实度
1、密度(ρ)
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容积的重量。按下式估算:
ρ=M/V
式中ρ——密度,克每立方分米;
M——材料的重量,克;
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容积,立方分米。
这儿指的"重量"与数学学中的"质量"是同一含意。在建筑材料学中,习惯上称之为“重量”。建筑材料中不仅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是指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重量。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容积是指不富含任何孔隙的容积绝大多数材料都富含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粉状材料。对于那些有孔隙的材料,测定其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定其容积,之后按上式估算得到密度值。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确切。
2、表观密度(ρ0)
表现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的重量。按下式估算:
ρ0=m/V0
ρ0——表观密度,克每立方分米或千克每立方米
m——材料的重量,克或千克
V0——材料的自然状态下的容积,立方分米或立方米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容积包含了材料内部孔隙的容积。当材料富含水分时,它的重量积就会发生变化。通常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假如在含水状态下测定表度,须标明含水情况。在试验室中测定的一般为烘干至恒重状态下的表观密度。玉质坚硬的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细粉测定密度需花费很大的能量,通常测定其密度,在应用过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估算过程)近似取代其密度。
3、堆积密度(ρ'0)
堆积密度是指块状或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容积的重量。按下式估算:
ρ'0=m/V'0
其中ρ'0——堆积密度,千克每立方米
M——材料的重量,千克
V'0——材料的堆积容积,立方米
这儿,材料的重量是指自然堆积在一定容器内材料的重量,其堆积容积是指所用容器的体积。容器的体积视材料的种类和尺寸而定。材料的堆积容积既包含内部孔隙也包含颗粒之间的缝隙。
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
1、定义
表观密度和容重一样: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所具有的质量。
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容积的重量称为堆积密度。
孔隙率:是指材料容积内孔隙容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比。
缝隙率:缝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某容器的堆积容积中比重和密度的换算,颗粒之间的缝隙容积占堆积容积的百分比。
凹坑率(空心率):空心砖和空心砌块凹坑和槽的容积总和与按外的规格算出的容积之比的百分比。
2、关系
密度越高,表观密度越大,孔隙率越小。
孔隙率越大,表观密度不一定小,密度不一定小。
缝隙率越大堆积密度越大。吸水率越大。
压实度与密实度
压实度:
(1)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比表示,试验方式一般有灌砂法,环剑法,核子仪测定法等;
(2)是坝体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土的压实度等于土的实际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用比率表示。先取压实前的土样送试验室测定其最佳含水量时的干密度,此为最大干密度。再取压实后的土样测定其实际干密度,用实际干密度乘以最大干密度即是实际压实度。
密实度:
(1)材料容积内固体所充实的程度。试验方式有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
(2)密实度试验是指填土施工时用环刀采样后经试验测得的土的干容重及含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