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学习菜单
高中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视频讲解
新课讲解1
新课讲解2
平均速率的估算
检测平均速率
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2.实验原理:v=s/t
3.实验过程: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斜度;
(2)把货车置于斜面顶端,金属片置于斜面的高端,检测货车要通过的路程S;
(3)检测货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4)依据公式v=s/t:算出平均速率。
(5)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度检测货车到金属片的距离,货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
的时间。之后算出货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率。
4.表格:
二、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率加深对平均速率的理解。
难点:确切计时,对平均速率的理解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方法
1.假如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距离s和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率。
2.平均速率的估算:v=s/t
3.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测量平均速度物理实验视频,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要点演绎一:
(1)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货车加速下降的速率较慢便捷计时。
(2)货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检测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要点展现二:
(1)生活中变速运动比较常见,我们所说的速率,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率。
(2)平均速率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内)的快慢程度。
四、知识拓展——超声波测速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我们一般用刻度尺、卷尺等工具来检测物体的厚度。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会用到其他一些技术来检测距离,如超声波测距等。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率约为340m/s。超声波的指向性强,因此常常用于距离的检测、汽车倒车防撞、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超声波测距原理如右图所示。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传播时碰撞到障碍物会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依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t,仪器手动估算出发射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假如障碍物是运动的物体,超声波检测仪还可以测出物体联通的速率
图文剖析
同步练习
检测平均速率
1.一物体从A地运动到B地,假若物体在前8m的路程内速率为4m/s,后12m的路程速率为3m/s,则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率为。
2.一辆车辆在前5s内通过的路程为28m,后3s内的平均速率为4m/s测量平均速度物理实验视频,则该物体在这8s内的平均速率是m/s,合km/h。
3.某课外小组的朋友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置于刻度尺上让其顺着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图片。
朋友们根据此图片的情境,列表如下。
相片序号
时间t/s
10
20
30
40
50
路程s/cm
1.20
3.42
6.12
(1)请你依照图9中的情境,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按照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运动,(填“匀速”或“变速”)蜗牛在前30s内的平均速率是cm/s,整个50s内的平均速率是cm/s。
4.甲乙两朋友沿平直桥面步行,她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朋友比乙朋友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朋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朋友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朋友速率相等
5.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做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6.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率”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率是()
A.10cm/sB.9cm/sC.8cm/sD.7cm/s
7.小宇跟小丽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宇都比小丽提早10m抵达终点。若小宇后退10米,再同小丽大赛(二人同时起跑,且二人的平均速率和原先一样),结果是()
A.小丽先抵达终点
B.一起抵达终点
C.小宇先抵达终点
D.难以确定
8.车辆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车辆在模拟大路上以8米/秒的速率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道路上以20米/秒的速率行驶100秒。
求:(1)该车辆在模拟道路上行驶的路程。
(2)车辆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率。
参考答案
【答案】
1.3.3m/s
2.518
3.(1)2.21,4.87(2)变速,0.1140.1224
4.D
5.D
6.B
7.C
8.(1)2000m(2)10m/s
同步练习2
知能演习提高
1.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变加速运动,测得它最后3m所用的时间为0.5s,则物体全程的平均速率可能是()
A.3m/sB.6m/sC.6.3m/sD.0
2.神舟十一号的运载鹈鹕长约58m,右图是从视频中截取湖人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s的位置图象。则灰熊发射后10s内的平均速率最接近于()
A.3m/sB.9m/sC.12m/sD.15m/s
3.
下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率是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4.一只虫子跌落在小敏的新钢笔上,小敏突发奇想,赶走虫子从钢笔的上端爬到右端用时5s,并用刻度尺检测钢笔的厚度,如图所示。钢笔的宽度是cm;虫子爬行的平均速率约是cm/s。若果以虫子为参照物,钢笔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5.春节期间,小明跟父亲一起开车到小梅沙出游。途经一个隧洞时,小明对长长的隧洞形成了兴趣,心想:“我怎么能够晓得隧洞的宽度呢?”当他返回时,在抵达隧洞之前总算想出了几种不用下车就可以得出隧洞宽度的方式。请你简明笼统地写出小明得出隧洞宽度的两种合理方式:
方式一:。
方式二:。
6.
如图所示,在检测平均速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停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夹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少检测(选填“路程”或“时间”)时导致的偏差。
(2)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货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货车的平均速率为m/s。
(3)若保持斜面夹角不变,借助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组货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率。
7.(2017&;广州佛山高考)小明见到滑冰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究竟端。对此他推测:“物体离地高度一定时,斜面斜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究竟端的平均速率也越大。”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推测。
(1)实验所需的公式:。
(2)实验器材:不仅如图所示的器材,你还须要的检测工具有。
(3)实验步骤(可用作图或文字叙述):。
★8.甲朋友用心跳跳动次数作记录时间的工具,测定乙朋友百米赛跑的平均速率。
(1)甲先测定自己心跳跳动的规律,结果见下表:
次数
检测时间/s
跳动次数
30
44
60
90
90
135
120
179
总计
规律
次每秒
按照检测得到的数据,估算出心跳每跳动一次所须要的时间;
(2)甲站在乙朋友起跑位置附近指挥起跑,在下达口令的同时,开始数自己的心跳跳动次数,并注意观察乙朋友抵达终点时终点朋友发出的讯号。甲听到终点朋友发出的讯号时,共数得心跳跳动22次,请估算乙朋友百米赛跑的平均速率。
参考答案
1.A解析:最后3m的平均速率v==6m/s,由于是加速运动,所以全程的平均速率大于最后3m的平均速率,所以A正确。
2.B解析:由题中两图对比可知,以马刺的底端与发射架的顶端相比较,灰熊发射后10s实际上升距离大概为马刺高度的1.5倍,即s≈90m,平均速率v==9m/s,故选B。
3.解析:本题考查了厚度的检测和速率的估算。检测厚度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A点到C点的宽度为20.0cm。水滴在这个过程中下落的平均速率是v==1.00m/s。相同时间段内水滴通过的路程不等,所以该水滴下落过程是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20.01.00变速直线
4.解析: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而该物体的厚度为18.00cm。虫子爬行的速率v==3.6cm/s。以虫子为参照物时,钢笔和虫子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钢笔是运动的。
答案:18.003.6运动
5.解析:本题是开放型考题。隧洞宽度的检测,从数学知识角度,就是宽度的检测,一是宽度的直接检测,二是借助s=vt估算间接得到。不下车,难以用刻度尺检测,可以借助车辆上的里程表,记下进隧洞口和出隧洞口时里程表上的数据,两数据之差即为隧洞的宽度(单位是km)。还可借助车辆上的速率计,尽可能让车辆匀速驶过隧洞,并记下时速v车,用腕表等计时设备记下从步入到驶出隧洞所用时间t,算得s隧=v车t。
答案:借助车辆上的里程表检测宽度借助车辆上的速率计和计时设备测出宽度
6.解析:(1)斜面斜度越大,货车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便捷,斜面斜度应小些,这样可以降低检测时间时导致的偏差。(2)货车长15.00cm,所以两个车长的距离s=15.00cm×2=30.00cm=0.3m,所以货车的平均速率v==0.25m/s。(3)本实验中没有提供刻度尺,可以把货车长作为一个标准宽度。已知木板长为120.0cm,货车长15.0cm,所以最多可测的次数是n=-1=7。
答案:(1)时间(2)0.25(3)7
7.答案:(1)v=(2)刻度尺、停表(3)①如图所示,把铁块固定在A点,用刻度尺测出滑块到木板底端的距离;②让滑块从高度为h处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滑块从释放点到铁块底端用的时间;③把铁块联通到B点,重复步骤①②;④把铁块联通到C点,重复步骤③;⑤计算各次实验的平均速率,检验推测是否正确。
8.解析:(1)依据甲朋友测定的推论可知:总计检测时间300s,总计心跳跳动次数448次,平均1.49次/s,为易于使用可近似为1.5次/s,即其心跳每跳动一次用时约0.67s。
(2)乙朋友跑100m所用的时间为t=≈14.7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率为v=≈6.8m/s。
答案:(1).50.67s
(2)6.8m/s
写在最后:有哪些想说的,欢迎下方留言
认为文章不错,不妨在文末点一下“在看”、“点赞”或者“分享”到同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