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尚
区域:湖南省-乐山市-容县
校区:文县白角小学
共1节课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中学数学任教2011年课程标准版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做着不规则的运动。
●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进行解释。
●了解分子热运动速度与湿度的关系
●知道分子之间是相互排斥的。
2.工艺与技巧
● 实证实验表明,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做着不规则的运动。
●中学生通过演示实验验证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通过实验和生活现象的演示,让中学生理解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作用力。
三、情绪心态与价值观
●以示范实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培养中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2 学业情况分析
中学生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具有分子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索、分析和归纳推导能力。
3 重点难点
焦点:分子的热运动。
难点:分子间吸引力和作用力的变化
4教学设备
二氧化碳、空瓶、铅锥、沸水、烧瓶、墨水、香料、酒精、滴定管、刀
5 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期教学活动 1 【引言】
1.新课程介绍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物质世界。 我们周围一切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些关于分子的知识。 (板书题目。)
活动二【教学】新课
(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 哪些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
2.分子大小。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微小的粒子。 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球体,它的半径大约是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宽度,除了用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显微镜也看不到。 因为分子非常小,所以物体包含数量惊人的分子。 正常情况下,1分米空气中约有2.7×1019个分子。 如果人数的速度能够达到每秒100亿,算上这个数字需要80多年的时间。
活动三【活动】探究实验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运动。
由于分子太小,目前还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的行为,但是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断分子的行为。
示范实验一:香味扩散现象.开香射手
示范实验二; 二氧化碳扩散现象
展示之前装满甲烷二氧化碳的罐子。 表明瓶中红褐色的二氧化碳是甲烷。 再取一个“空”瓶,按照课本示意图,倒扣在装有甲烷二氧化碳的杯子上。 这时需要指出的是,盛着密度较大的甲烷二氧化碳的杯子在下,盛着空气的杯子在上。 把玻璃搁板拿掉,二氧化碳就不会流入空气瓶了(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现在我把架子拆了,就没有甲烷和二氧化碳流动的现象了。 我们先停一会,再观察瓶子里的现象。
等待期间,组织中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朋友们,桌上的烧瓶里有水,不要摇晃椅子,保持水清澈。 请将一滴墨水逐渐滴入清水中,观察墨水的变化。 滴下的墨会沉下去,在清澈的水中留下清晰的墨迹。 过了一会儿,墨痕的轮廓会变得模糊,墨痕会变淡,周围的水也会逐渐变黑。
组织中学生观察以上所做的二氧化碳扩散实验。 这时,空空的钢瓶中出现了红褐色,而下方红褐色的二氧化碳气瓶中的颜色也变浅了。 实验现象表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空气,空气进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不同的物体像这样相互接触时相互跨入的现象称为扩散。
液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 请观察您刚刚滴入清水中的墨水。 没有明显的墨渍,整杯水都变成了黑色,说明墨水和水也扩散了。 为了说明液体扩散现象,我们再看一个实验。 (根据课本上液体扩散实验的演示)为了节省上课时间,我们看大屏幕。 这样的实验告诉我们,站立的时间越长,界面越模糊分子热运动演示实验,人越多。
扩散也发生在固体之间。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铅片和金片紧紧地压在一起,5年后分开,可以看到相互溶入了1毫米左右。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固体的扩散。 有的煤渣本来就是石炭系岩石,由于常年与煤一起挤压,内部也变黑了。
大量事实表明,二氧化碳、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很多例子。 如墙外花开,墙内香火。
示范实验三:在两个量杯中分别放入一定体积的酒精和水,然后将水倒入酒精中,观察现象
这也是一种扩散现象。 看到混合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之间并没有紧密堆积,而是有缝隙。
推论: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断地随机运动。 分子之间有缝隙。
师:从里面的实验可以看出,固体扩散、液体扩散、气体扩散的扩散速度最快,哪个最慢?
健康:略
探索性实验:影响物质扩散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中学生猜一猜
班主任演示实验验证推测,中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归纳推理。
班主任因此强调,分子运动也叫分子热运动。
活动四【活动】3
(3)分子间的斥力
思考: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断地随机运动。 为什么分子不会飞舞扑动,而是聚集在一起?
示范实验四:分子引力实验
显示两个铅锥来证明分子引力。 随便放在一起,两个铅块此时并没有表现出吸引力。 是因为分子之间的距离不够近吗? 这样,我们认为两个铅块靠得更近了。再做实验的时候,用小刀在两个铅块的表面刮一下,然后把两个铅块挤在一起
实验结果表明,两个铅块可以吸在一起,可以承受500克以上的负荷。 这表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只有当分子非常接近时才会表现出来。 通常分子距离会大于10-9米以显示引力。
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很早就利用分子间的吸引力来进行金属钎焊。 通常钎焊是通过熔化金属来完成的,这样分子就足够靠近金属冷却并钎焊在一起。 近代还有喷砂钎焊技术,就是将金属表面清理干净后放在一起,然后依靠爆燃形成的巨大压力将两种金属压接在一起。
思考:分子间有缝隙,分子间有引力,物体应该容易压缩,但事实是固体和液体极难压缩。 原始分子之间仍然存在作用力。 分子之间既有吸引力又有作用力。 这两种力量会永远相互抵消吗? 其实不是,只有在特定距离r0处,分子间的引力才等于力。 这个距离r0就是普通分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10米。 当分子距离大于r0时,力和引力都减小,但力减小很快,分子间力表现为力。 当分子宽度减小时,作用力和吸引力都减小,但作用力减弱得更快,分子间起到吸引力的作用。 当分子距离进一步减小时,分子引力会不断减弱。 当分子距离小于10r0时,分子间的斥力会显得很弱,可以忽略不计。
思考后回答: 1、书本受潮后,不可暴晒; 2、用胶水粘东西; 3、线材不易扭结; 4.破镜重圆
活动五【活动】学生总结
三:总结:
通过实验和思考,我们已经对分子和分子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看看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其半径约为10-10米。
2、分子无规律地不断运动。 分子之间有缝隙。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运动也叫分子热运动。
3、分子之间既有吸引力又有作用力。
活动六【练习】学生思考并回答
四、解释现象。
1、毒品“毁自己、害家庭、害社会”。 我国实行“禁种、禁贩、禁禁、禁烟”的禁毒政策。 训练有素的军犬如何从乘客的行李中检测出毒品和摇头丸等可卡因?
2、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有3个:液体的体温;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程度。
提高液体的本体温度是促进液体蒸发的方法之一。 请用分子热运动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
3.课后练习题。
活动七【作业】
5. 作业:同步工作簿
活动八【活动】板书设计
6.黑板设计:
第十六章第一节分子的热运动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半径10-10米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分子之间有缝隙。 (扩散现象显示)
分子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和相互作用
第一节 分子的热运动
课程设计 课堂记录
第一节 分子的热运动
一、第一学期教学活动一【引言】
一、新课程介绍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物质世界。 我们周围一切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些关于分子的知识。 (板书题目。)
活动二【教学】新课
(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 哪些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
2.分子大小。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微小的粒子。 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球体,它的半径大约是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宽度,除了用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显微镜也看不到。 因为分子非常小,所以物体包含数量惊人的分子。 正常情况下,1分米空气中约有2.7×1019个分子。 如果人数的速度能够达到每秒100亿,算上这个数字需要80多年的时间。
活动三【活动】探究实验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运动。
由于分子太小,目前还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的行为,但是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断分子的行为。
示范实验一:香味扩散现象.开香射手
示范实验二; 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扩散
展示之前装满甲烷二氧化碳的罐子。 表明瓶中红褐色的二氧化碳是甲烷。 再取一个“空”瓶,按照课本示意图,倒扣在装有甲烷二氧化碳的杯子上。 这时要指出:装满浓稠的甲烷二氧化碳的杯子在下,装满空气的杯子在上。 如果去掉玻璃架,甲烷二氧化碳就不会流入空气瓶中(原因是甲烷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现在我把架子拆了,就没有甲烷和二氧化碳流动的现象了。 我们先停一会,再观察瓶子里的现象。
等待期间,组织中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朋友们分子热运动演示实验,桌上的烧瓶里有水,不要摇晃椅子,保持水清澈。 请将一滴墨水逐渐滴入清水中,观察墨水的变化。 滴下的墨会沉下去,在清澈的水中留下清晰的墨迹。 过了一会儿,墨痕的轮廓会变得模糊,墨痕会变淡,周围的水也会逐渐变黑。
组织中学生观察以上所做的二氧化碳扩散实验。 这时,空空的钢瓶中出现了红褐色,而下方红褐色的二氧化碳气瓶中的颜色也变浅了。 实验现象表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空气,空气进入甲烷二氧化碳。 不同的物体像这样相互接触时相互踩踏的现象称为扩散。
液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 请观察您刚刚滴入清水中的墨水。 没有明显的墨渍,整杯水都变成了黑色,说明墨水和水也扩散了。 为了说明液体扩散现象,我们再看一个实验。 (根据课本上液体扩散实验的演示)为了节省上课时间,我们看大屏幕。 这样的实验告诉我们,站立的时间越长,界面越模糊,人越多。
扩散也发生在固体之间。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5年后分开,可以看到相互溶入约1毫米。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固体的扩散。 有的煤渣本来就是石炭系岩石,由于常年与煤一起挤压,内部也变黑了。
大量事实表明,二氧化碳、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很多例子。 如墙外花开,墙内香火。
示范实验三:在两个量杯中分别放入一定体积的酒精和水,然后将水倒入酒精中,观察现象
这也是一种扩散现象。 看到混合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之间并没有紧密堆积,而是有缝隙。
推论: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断地随机运动。 分子之间有缝隙。
师:从里面的实验可以看出,固体扩散、液体扩散、气体扩散的扩散速度最快,哪个最慢?
健康:略
探索性实验:影响物质扩散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中学生猜一猜
班主任演示实验验证推测,中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归纳推理。
班主任因此强调,分子运动也叫分子热运动。
活动四【活动】3
(3)分子间的斥力
思考: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断地随机运动。 为什么分子不会飞舞扑动,而是聚集在一起?
示范实验四:分子引力实验
显示两个铅锥来证明分子引力。 随便放在一起,两个铅块此时并没有表现出吸引力。 是因为分子之间的距离不够近吗? 这样,我们认为两个铅块靠得更近了。再做实验的时候,用小刀在两个铅块的表面刮一下,然后把两个铅块挤在一起
实验结果表明,两个铅块可以吸在一起,可以承受500克以上的负荷。 这表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只有当分子非常接近时才会表现出来。 通常分子距离会大于10-9米以显示引力。
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很早就利用分子间的吸引力来进行金属钎焊。 通常钎焊是通过熔化金属来完成的,这样分子就足够靠近金属冷却并钎焊在一起。 近代还有喷砂钎焊技术,就是将金属表面清理干净后放在一起,然后依靠爆燃形成的巨大压力将两种金属压接在一起。
思考:分子间有缝隙,分子间有引力,物体应该容易压缩,但事实是固体和液体极难压缩。 原始分子之间仍然存在作用力。 分子之间既有吸引力又有作用力。 这两种力量会永远相互抵消吗? 其实不是,只有在特定距离r0处,分子间的引力才等于力。 这个距离r0就是普通分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10米。 当分子距离大于r0时,力和引力都减小,但力减小很快,分子间力表现为力。 当分子宽度减小时,作用力和吸引力都减小,但作用力减弱得更快,分子间起到吸引力的作用。 当分子距离进一步减小时,分子引力会不断减弱。 当分子距离小于10r0时,分子间的斥力会显得很弱,可以忽略不计。
思考后回答: 1、书本受潮后,不可暴晒; 2、用胶水粘东西; 3、线材不易扭结; 4.破镜重圆
活动五【活动】学生总结
三:总结:
通过实验和思考,我们已经对分子和分子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看看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其半径约为10-10米。
2、分子无规律地不断运动。 分子之间有缝隙。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运动也叫分子热运动。
3、分子之间既有吸引力又有作用力。
活动六【练习】学生思考并回答
四、解释现象。
1、毒品“毁自己、害家庭、害社会”。 我国实行“禁种、禁贩、禁禁、禁烟”的禁毒政策。 训练有素的军犬如何从乘客的行李中检测出毒品和摇头丸等可卡因?
2、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有3个:液体的体温;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程度。
提高液体的本体温度是促进液体蒸发的方法之一。 请用分子热运动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
3.课后练习题。
活动七【作业】
5. 作业:同步工作簿
活动八【活动】板书设计
6.黑板设计:
第十六章第一节分子的热运动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半径10-10米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分子之间有缝隙。 (扩散现象显示)
分子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和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