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根据家用电器的额定电流和额定功率,计算出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电阻值。
2.理解估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能力目标
培养中学生的复习题能力,初步综合运用所学热学知识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
使中学生初步掌握解决实际用电问题的知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电功率的估算涉及到的化学量较多,比较全面,比较灵活,对中学生来说比较难。
这节排练课是帮助中学生解决问题。 班主任要慎重选择例子,有目的性。 例如教材中例1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中学生在使用电功率公式时要注意公式中各量的对应关系,熟悉电功率公式,铺垫一下对于下一个例子。
例2的目的是帮助中学生掌握解电题的思路,掌握解题中的变量和不变量。 其中,小学的不变量都是相同的电阻值。
教材(人教版)中例2并没有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突出了电力的决定性作用。
重点难点和疑点及解决方案
理解估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回教教义忠告
电功率的估算涉及的数学公式较多,初学者比较难掌握。 在举例之前,可以帮助中学生准备电力公式和欧姆定理的考试。 举例前,给中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在教会中,中学生要在独立思考上下功夫。 鼓励中学生不止一次解决一个问题,班主任也要在一个上下功夫,不断变化。
估计涉及的化学量比较多,题目难度比较高。 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挖掘出题中隐含的条件,加深对额定电流、额定功率、实际电流、实际功率的认识和认识。 理解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电功率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特性,加深对化学量一一对应在估算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
明确的目标
根据家用电器的额定电流和额定功率,计算出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电阻值。
培养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估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培养中学生的复习题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变题训练中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培养中学生运用电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理解估算实际功率的思想。
培养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难点:关键电功率公式的应用,难点在于灵活运用电功率和欧姆定理公式求解问题。
教学过程:
1. 新课程介绍
方案一、备考新课程介绍
问题:(1)欧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2)串联电路的电压、电压、电阻的特性是什么?
(3) 什么叫电功率? 什么叫电力?
(4) 家用电器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工作?
(5)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有什么关系?
方案二:直接引题
2.开展新课
解决这个问题:
1)了解家电的招牌,询问家电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2)根据家电的铭牌,询问家电实际工作时的电流或电压或功率。
3)电力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1:教材中的【例1】。
示例摘要:
①如果已知家电的额定状态,则可以得到家电正常工作时的电压I=P量/U量和家电的内阻R=U量2/P量。 家用电器上标明的额定条件被理解为给出了家用电器的内阻。 不考虑湿度对内阻的影响。)
② 额定电流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大的灯泡内阻小,钨丝粗。
分析:当灯管两端电流发生变化时,可以感觉到钨丝的内阻没有变化。 根据欧姆定律I=U/R,I随U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灯泡实际发出的功率也随之变化。
解题思路:
① 根据额定状态求出灯泡的内阻。
② 根据I=U/R计算灯泡在新电流下的电压。
③ 根据P=UI计算新电流下的功率。
请两位朋友到黑板前计算灯泡在210伏和230伏电流下的功率P1和P2,其他同事在课堂作业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讨论:这个问题还有其他解法吗? 中学生回答,班主任强调用比值法P1:P量=(U12:U量)2求P1比较方便。
示例摘要:
① 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随其两端的实际电流而变化;
②求实权的思路。
例3:将灯管L1(PZ220-25)和灯管L2(PZ220-60)接入220伏电流,串联接入220伏电路。 在这两种情况下哪个灯泡更亮? 为什么? ?
分析:判断两盏灯是亮还是暗,只要比较两盏灯的实际功率即可。
解:并联时,每盏灯的实际电流为220伏,其实际功率等于灯的额定功率,因此可以直接判定灯L1比灯L1亮。
串联时,由于每只灯管两端的电流大于220伏,两只灯管不能正常发光。 根据实施例1的结果,灯管L1的内阻R1小于灯管L2的内阻R2,并且由于两灯管串联,所以通过它们的电压相同。 所以根据P=UI=I2R可以判断P1P2和L1更亮。
实例总结:在并联电路中,内阻大的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少; 在串联电路中,内阻大的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多。
例4:标有6V3W的小灯泡可以直接接9伏电源吗? 想要小灯泡接上后能正常发光怎么办?
分析:中学生根据现有知识不难判断,因为9伏小于灯泡额定电流6伏,如果直接接的话,因为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大很多,灯泡会烧坏,不能直接接。 如果要连接,则应在灯泡上串联一个内阻R,使内阻R分担3伏的电流。
解决方法:不能直接连接。 应串联一个电阻R。
I=I量=P量/U量=3瓦特/6伏特=0.5安培。
R=(UU量)/I=(9V-6V)/0.5A=6欧姆。
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讨论这个问题来问R。
实例总结:当实际加在家电两端的电流远大于额定电流时,家电可能会烧毁,应串联一个内阻。
询价活动
【问题】通过观察比较两个灯泡的钨丝粗细来确定额定功率。
【组织方式】学生团体或个人
【活动形式】
1. 问问题
2.仔细观察
三、讨论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电压的热效应。
2.了解焦耳定理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应用。
能力目标
在本节实验中了解科学研究方法中常用的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等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光度计的生活,培养中学生热爱科学和克服困难的信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验入手,定性研究了电热与电压、电阻、时间的关系。 理论推论导致中学生对纯内阻电路的理解和认识困难。 在实验的基础上推断中学生更有说服力。 同时,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启发中学生学习数学。
做好实验是这节课的关键。
回教教义忠告
本节主题突出,就是研究电热问题。 可以从电压通过导体形成的热量说起,可以举个例子,或者让中学生通过实验体会。 然后进入定性实验。
在讲解光度计定理内容时要注意,电压的平方成反比,中学生不太容易理解。 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数据来帮助他们理解。 在推论中初中电功率典型例题,应说明条件。 问题。
教学设计
问:
(1) 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感觉如何? 为什么?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触摸电机部分感觉如何? 为什么?
中学生回答:热。 这是电压的热效应。
介绍新班级
(1) 示范实验:
1、介绍如图9-7所示的实验装置。 用煤油填充两个相同的烧杯,并在每个瓶中安装一个内部电阻丝。 A瓶电阻丝的内阻大于B瓶电阻丝的内阻,将它们串联起来。 通电后,电压通过内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温度下降,体积膨胀,煤油会在玻璃管内上升。 电压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升得越高。 观察玻璃管中煤油的上升,可以比较电压产生的热量。
2、三种情况:
第一个实验:两个串联的电阻值电压相同,加热时间相同,A瓶的阻值比B瓶大,A瓶内的煤油升得更高。 说明内阻越大,电压越高,发热越多。
第二次实验:待两根玻璃管内的液柱回落到同一高度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调高电压,重做实验,使通电时间与上次相同。 两个实验比较了A瓶前后煤油的上升高度,第二个十字煤油上升的高度越高,说明电压越大,电压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三个实验:如果延长通电时间,瓶内的煤油升得更高,说明通电时间越长,电压产生的热量越多。
(2) 焦耳定理
日本化学家焦耳做了很多实验。 1840年,他首先准确地确定电压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它与通电时间成反比。 这条定律叫做杜焦耳定理。
焦耳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表示:Q=I2Rt
式中电压I的单位应为安培(A)初中电功率典型例题,内阻R的单位应为欧姆(),通电时间t的单位应为秒(s)。 这样,热量Q的单位就是焦耳(J)。
例:60电阻丝接36V电压,5分钟会产生多少热量?
解:I=U/R=36V/60=0.6A
Q=I2Rt=(0.6A)=6480J
在一定条件下,根据电功公式和欧姆定理公式,推导出焦耳定理公式。 如果电压通过导体,它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但不会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即电压所做的功全部。 用它来形成热量。 这样,电压产生的热量Q等于电压所做的功W,即Q=WW=UIt。 根据欧姆定律U=IR,推导出焦耳定律Q=I2Rt,
(三)总结
在相同的通电电压和通电时间下,内阻越大,电压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内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压越大,电压产生的热量越多。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产生的热量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在通电电压和内阻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电压产生的热量越多。
询价活动
【主题】焦耳定理的证明
【组织方式】学生小组或班主任宣讲
【活动形式】
1. 问问题
2、实验观察
三、讨论分析
【实验计划例】
1、实验器材:四节干电池、玻璃棒、若干内阻丝、蜡烛、火柴棒。
2、制作方法
在玻璃棒两端分别缠绕相同的内电阻丝,绕制电阻比列为1:8,两线圈之间的距离约为5cm,然后在两线圈上滴等量的蜡,使线圈上覆盖着蜡。 均匀地包裹起来。 点燃一根火柴立即吹灭,利用余热将两根火柴分别粘在两个线圈上,如图1所示。
图1
三、实验步骤
(1)用两节干电池给玻璃棒上的电阻丝通电。 可见,火柴棒放在电阻大(内阻大)的线圈上比火柴棒放在电阻小(内阻小)的线圈上快。 这表明:在电压硬度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内阻越大,电压产生的热量越多。
(2)时间长了,线圈上电阻小(内阻小)的火柴也会掉出来。 这意味着:通电时间越长,电压产生的热量越多。
(3)用四节电池重复以上实验(减小供电电流)。 可以看到,两根火柴接连迅速掉了出来。 当线圈温度不太高时,可以感觉到总内阻不变,电流减小。 小时,它们两端的电压降低。 这表明:电压越大,电压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加深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认识。
能力目标
1、会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不在额定功率电流下的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2、提高中学生综合使用电压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技能。
3、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中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心态和不怕吃苦、敢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中学生认真、细致、爱护公物的品质。
教学建议
本节拟采用伏安法测量小灯的内阻,以供比较研究。
重点难点之谜及解决方案
1.要点:会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2.难点:自己设计电路检测小灯泡的功率,排除各种故障。
用电流表和电流表检测小灯泡的功率是热科学中第二个需要定量检测的实验。 它关系到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等热敏元件的正确使用和操作。 所以对中学生的要求比较高。 正确选择仪器和合理开展实验,准确记录和处理实验中的数据是关键,班主任要注意正确引导。
教学设计
问一个问题
1、什么叫电功率?
2.电功率公式。
3、什么是额定电流和额定功率?
实验: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目的:测量小灯泡在额定电流下和不在额定电流下(已知小灯泡额定电流为2.5V)的功率,并进行比较。
原理:根据电功率公式:P=UI。
设备:电源、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几根电线。
步:
①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电路,绘制电路图。
②并设计相应的形式。
额定
实际的
电流 (V)
2.5
3个
2.2
电压 (A)
0.40
0.45
0.35
功率(瓦)
1个
1.35
0.77
比较
1个
1个
1个
③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注意事项:1、电源的正极和正极。
2 电流表和电流表的正负端子。
3 最初害怕电流表和电流表的阻值。
④ 检查电路无误后,进行实验
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流下发光,测量灯泡功率:
合上开关,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使电流表的读数为2.5V,计数电压表的读数,记入表中,(读数正确后,关断开关)
2、当小灯泡电流小于额定电流时,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测量小灯泡功率:
合上开关,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使电流表的读数为3V,计算电压表的读数,记入表中。 (读数正确后关闭开关)
3、当小灯泡电流大于额定电流时,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测量小灯泡功率:
合上开关,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使电流表的读数为2.2V,计数电压表的读数,记入表中(读数正确后关断开关)
⑤实验数据处理
表中根据记录的数据估算:额定电流下的额定功率和实际电流下的实际功率。 将额定电流下的功率与实际电流下的功率进行比较。
推断:小灯泡在额定电流下可以正常工作,实际电流偏大,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偏低,灯光变暗。 工作不正常,实际电流小,小灯泡耗电减少,灯太亮。 常年使用会影响灯的寿命,还可能烧坏小灯泡。
⑥ 拆开电路,布置仪表。
询价活动
【问题】如何简单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组织方式】学生团体活动
【活动流程】
提供电源、变阻器、开关、电流表、定值内阻和几根电线,中学生分析实验; 评价; 沟通和合作。
【备注】额定电流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