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是指将课程组织成许多科目,每个科目都有意识地探索专门且同质的知识体系。 科目可以是研究方面的分工,比如数学、化学、历史、文学、哲学等,据悉还包括一些实践领域,比如家政、打字、汽车机械等。
高中化学实验设计方案1
1、实验名称:乒乓球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实验设计思路:
随着新课程改革,需要改变传统的实验设计理念,通过全新的实验教学,提高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体,巧妙地设计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此,我想到乒乓球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化学实验中,为我们的化学课增光添彩,就像为国争光一样。
3、研究实验:
探索性实验1:球体半径的检测
使用乒乓球、尺子和两个长方体铁块来检测乒乓球的半径。
具体方法是:将乒乓球放在两个长方体铁块之间,尺子垂直于长方体铁块,记录两个铁块之间的距离,并沿不同方向旋转乒乓球测试几次,计算平均值,使测量的半径更加准确。
这个实验不仅让中学生学会了用尺子来检测物体的厚度,也让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检测其他球形物体的半径,同时也增强了中学生的兴趣。
探索性实验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形成的
借助乒乓球粘一根细铁丝,让挂在细铁丝下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产生的音叉会迅速将乒乓球弹开,但乒乓球会弹回来在重力的作用下反弹,并再次与音叉接触,由此产生的音叉再次将乒乓球弹开。
实验的特点是可视性高,班上的每个朋友都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的整个过程。
同时,实验也更加有趣。 中学生觉得新奇、奇特,能够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探索性实验3:二氧化碳的热膨胀和冷收缩
在讲温度计原理的时候,有必要补充一下热胀冷缩的知识。 虽然有些朋友可能知道这个现象,但如果有明显的实验来验证效果的话,疗效会更好。
方法很简单,把一个压扁的乒乓球放入冷水中,上面的二氧化碳会因温度下降而膨胀初三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视频探究浮力大小,乒乓球就会复原。
证明了氨气的热胀冷缩特性。
探究实验四:物体有惯性
讲惯性的时候,把一个乒乓球放在一张硬纸上,用力击打纸,纸飞出去,乒乓球留在原地,因为乒乓球有惯性。 静态状态,因此会留在原地。
探索性实验5:不同密度物质的分离方法
将乒乓球和玻璃球埋在装满米的大烧瓶中,摇动烧瓶,过一会儿,乒乓球就会从米中“跑”出来。
原因是乒乓球的密度比大米小,所以能上来。 该规则可用于分离不同密度的物质。
这个实验简单易做,现象明显,能引起中学生的兴趣。
探究实验六:证明大气浮力的存在
将水疗射手装满水,用乒乓球盖紧瓶口,用手握住乒乓球将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流下来,乒乓球也不会掉落。你放开你的手。
这个实验说明了大气浮力的存在,直观、生动、有趣,比用任何语言描述疗效都要好。
探索性实验7:流体浮力与流速的关系
把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下面,松开手,乒乓球就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而下落。 如果从上到下连续吹气,可以看到乒乓球并没有掉落。
这个实验表明,流体流速越快,浮力越小,下部浮力小,上部压力强,所以乒乓球就不会下落。
另外,你可以将一个乒乓球放入一个烧瓶中,对着烧瓶口吹气,你会发现乒乓球从烧瓶中跳了起来,落入了另一个烧瓶中。 这个实验也充分证明,流体流速越快,浮力越小。
探究实验八:证明压力方向始终垂直向下
中学生很容易理解压力的方向是向下的,但很难理解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为了突破这个困难,我设计了一个实验:将水倒入烧瓶中,会发现乒乓球浮了起来,此时的细线与水平面垂直,说明压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 当我倾斜烧瓶时,细线始终是垂直的,表明压力的方向始终垂直向下。
探索实验9:压力形成的原因
剪掉塑料可乐瓶的顶部(拼图的横截面半径略大于乒乓球的半径)。
如图1所示,将乒乓球放入瓶子中,并装满水。 观察到有少量的水从乒乓球与困境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但直到水充满后乒乓球才浮下。 乒乓球仍然浸在水中,没有浮上来。 因为乒乓球上部没有水,所以不受水向下的压力,只有水对乒乓球的垂直向上的压力,所以乒乓球仍然下沉。 在水里。
如图B所示,当用右手堵住存水弯的进水口,水逐渐向下流并充满玻璃管时,由于乒乓球上部有水,产生向下的压力由于乒乓球上的压力而施加在其上。 小于自身重力,所以乒乓球会向下漂浮。
本实验的特点是简单、引人注目、有趣。
探索性实验10:机械能的转化
1. 用细线将乒乓球绑成单摆,分析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势能→动能→势能
2、将乒乓球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乒乓球落地时会弹起。
整个过程中,乒乓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观察分析动能与势能的转换。
探索实验 11: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用一根细铁丝悬挂两个乒乓球,并用一根涂有毛皮的橡胶棒触碰它们。 它们会被吸引,说明带电体可以吸引轻的和小的物体。 然后用擦有毛皮的橡皮棒同时接触两个乒乓球。 制作两个带相同电荷的乒乓球,仔细观察它们在相同电荷下的运动,并举一反三。
这种乒乓球实验看似简单,却给数学教学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
只要我们能够注重观察并加以运用,就可以培养中学生对化学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中学生课后小制作和发明。
通过观察、测量、分析、综合、归纳、解读等方式,提高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高中化学实验设计方案2
1.实验名称:检测纸片下落速度
2、实验设计思路:
“测量一张纸的下落速度”实验提供的实验设备有一把尺子、一个秒表和一张纸,用这种实验设备,总是发现这张纸是漂浮的下落过程中左右移动,
坠落路线并不笔直,遇到桌子或其他物体时很容易改变路线。 我只是想找个东西来代替,本来想用气球,但是发现路线比较难控制,而且气球太大了,
放在实验桌上会引起中学生不经意的注意。 后来我想这些东西应该是纸做的,因为如果用铁块等致密的东西做实验,由于下落时间太紧,很难检测到下落时间。
或者检测到的时间偏差太大。 最终我和朋友商量,想到用小时候玩过的三个音符组成的“纸盆”来代替原来的纸片。 而下落时间可以通过秒表来测量(因为实验室没有足够的尺子,可以利用人体臂展已知的条件,此时的下落时间约为1.2秒)。
三、实验目的:
学习检测移动物体的速度。
4、实验涉及的科学原理:
检测一张纸的下落速度(改为“纸锥”)。 本实验采用的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 把这张纸改成“纸锥”,主要是考虑到它下落时,由于上部形状不同,空气的流速也不同。
根据“流体中,流速越高,浮力越小”(伯努利原理),会形成压力差,使“纸锥”下落时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具体旋转方向由安装时间顺序决定)。
5、实验操作步骤:
(1)实验前,应检测朋友的臂展初三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视频探究浮力大小,作为“纸锥”的下落高度s,并记录在实验表中。
(2)一位朋友将一块30-50分米长的秤放在额头上,另一位朋友根据这个高度自由释放“纸锥”,同时开始计时,记录“纸锥”出现时的时间。纸锥体”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记录在实验表中。
(3)重复上述步骤两次。
(4)根据速度公式估算“纸锥”下落3次的速度,并估算平均值。
6、实验装置或照片:
中学生可以制作自己的“纸锥”(剪下三个相同的左右音符,将每个音符对折一次,然后将它们排成一排,如图1所示,并将三个“腿”向外拉紧,如图2)
7、实验所用设备:
“纸锥”一个,30-50分米长的刻度尺一个,秒表一个。
八、实验疗效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实验效果:2005年12月14日前后,广州树人国际中学12个初中班的教学效果很好。 该设备制作方便、成本低、操作简单、学生感兴趣。
后来在新街口区其他中学、初中的数学教学中进一步测试,各位同事反应良好。 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说明:制作“纸锥”时,需要使用低强度、低密度的纸张,以中学生课堂练习用的纸张为最佳。 可以选择高个子同事的臂展作为“纸锥”的下落高度,这样可以减少下落时间,减少时间检测的偏差。
而且会让矮个子的同事很难判断尺度是否横向; 用矮同事的净高作为“纸锥”的下落高度,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秤的水平,缩短下落时间。 检测高度准确,
但下降时间的检测偏差将会减小。 这样的分析过程可以通过中学生的讨论来完成。
【初中数学实验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中学数学课堂上的数学实验02-05
化学实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01-29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浅析07-10
提高中学数学实验教学效率01-30
高中数学班主任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02-12
化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01-29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07-17
化学实验教学思路07-17
利用实验优化化学教学02-05
化学发热实验论证报告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