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用功、附加功、总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和公式,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进行相关的估算。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有用功、附加功和总功; 通过参与探索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计划。
3、本课非常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类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以机械效率评价机械的意识,进而提高科学为人类服务的责任感。
2.教学重、难度大
1、有用功、附加功、总功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机械效率的概念。
2.激励措施影响机械效率的大小。
三、教学流程
链接1:导出新课程
【创建场景】
班主任展示了一张照片。 提问:中学生听到生活中有关效率的单词和句子后,才能回答:工作效率、学习效率等。根据中学生的回答初中求机械效率的公式,得出主题“机械效率”。
第二节:新课讲座
1、组织中学生完成《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书中的实验。
提问:中学生推测定滑轮和动滑轮将同一个物体拉到相同高度所做的功是否相同。
实验:(1)让朋友到讲台上,朋友用弹簧测力计轻轻地将钩子升到一定高度,估算拉力所做的功。
(2)让另一位朋友到讲台上,用弹簧测力计和动滑轮将同一个钩子轻轻提升到同样的高度。 在做这个演示实验之前,先询问两个拉力所做的功是否相同,然后开始实验并再次估计拉力所做的功。
问,为什么两个实验中拉力所做的功不同? 提问完毕,结论:虽然使用动滑轮会省力初中求机械效率的公式,但由于滑轮本身重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钩码是由动滑轮带动的,拉力做更多的功。
通过以上实验,导出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三个概念。 解释一下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