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考专题训练简单电路
参考答案与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小兵在探究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时用了下述选项中的某个电路,已知R1=R2<R3,电压表1、2、3的示数分别是0.22A、0.3A和0.52A.则由此推测所用电路应是()
A.
B.
C.
D.
【分析】(1)串联电路中,各处电压相等;并联电路中,支路电压等于各大道电压之和;
(2)内阻并联时,两端电流相等,内阻大的大道通过的电压小。
【解答】解:
A、该电路为串联电路,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应当相等,不符合题意。
B、R1和R2组成并联电路,电压表A1测R1的电压初三物理电路图练习题及答案,电压表A2测R2的电压,电压表A3测支路的总电压;依照欧姆定理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由于R1=R2,所以A1的示数应等于A2的示数,A3的示数等于A1和A2的示数之和,不符合题意。
C、R2和R3组成并联电路,电压表A1测R2的电压,电压表A2测R3的电压,电压表A3测支路的总电压;按照欧姆定理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由于R2<R3,所以A1的示数应小于A2的示数,A2的示数等于A1和A3的示数之和初三物理电路图练习题及答案,不符合题意。
D、R1和R3组成并联电路,电压表A1测R3的电压,电压表A2测R1的电压,电压表A3测支路的总电压;按照欧姆定理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由于R1<R3,所以A1的示数应大于A2的示数,A3的示数等于A1和A2的示数之和,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以及欧姆定理的应用,也考查了中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特性"实验中,某同事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图中A、B、C三处的电压大小,并初步得到它们之间关系的推论。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一步他的操作是()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度检测A、B、C三处的电压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度检测A、B、C三处的电压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度检测A、B、C三处的电压
D.换用不同尺寸的灯泡,再度检测A、B、C三处的电压
【分析】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时,为了使实验推论具有普遍性,要进行多次检测,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电流,或则更换不同的灯泡,或更换不同的用家电进行多次实验。
【解答】解:A、将电源的正正极对调,不能改变电路中的阻值、电压、电流,实验数据不变,不能得出普遍推论。
B、改变开关S的位置,不能改变电路中的阻值、电压、电流,实验数据不变,不能得出普遍推论。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不能改变电路的内阻、电压和电压,实验数据不变,不能读出普遍推论。
D、更换不同的灯泡,内阻变化,电路中的电压发生变化。使实验推论具有普遍性;
故选:D。
【点评】掌握并联电路的电流特性,把握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性的实验方式,但是晓得为了使实验推论具有普遍性,要更换不同尺寸的灯泡进行多次检测。
3.小明在课间忽然发觉,头上的电扇扇叶的下表面有许多脏污,这种污垢竟然没有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出来!关于这个现象的形成缘由,下述猜想正确的是()
A.这是扇叶下表面带了静电吸附的尘土
B.这是因为电吊扇工作电流(220V)较高而吸附尘土
C.按照扇叶的形状,这是伯努利原理造成尘土被压在扇叶下表面
D.这是扇叶吸附尘土能力较强所致
【分析】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解:用久的吊扇扇叶上遍布尘土主要是因为吊扇旋转与空气磨擦起电,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尘土没有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出来。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4.如图所示,电压表A1、A2、A3的示数分别为30mA、50mA、70mA,则电压表()
A.A的示数是150mAB.A的示数是70mA
C.A′的示数是80mAD.A′的示数是30mA
【分析】由图可知三电阻为并联关系,A检测流过A2、A3的电压;A'检测流过A1、A2的电压,则由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出两电压表的示数。
【解答】解:
由电路图知,电压由两侧流入,则分为两支,一支流入A1、左侧灯泡,另一支流入A;由A流出的电压一支流入中间灯泡、A2,另一支流入A3、右侧灯泡,A1、左侧灯泡与中间灯泡、A2的电压汇合后再与A3、右侧灯泡汇合流向正极;故三个灯泡为并联关系,如图所示:
由并联电路的规律可知,A示数等于A2、A3示数之和;A'示数A1、A2的示数之和,
即A的示数:I=I2+I3=50mA+70mA=120mA;
A'的电压I'=I1+I2=30mA+50mA=80mA;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重点在于明晰电路的性质,同时能确切找到各水表所检测的对象,则借助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出正确结果。
5.一节安乡电瓶电流为()
A.220伏B.24伏C.3伏D.1.5伏
【分析】一节安乡电瓶的电流为1.5伏。
【解答】解:一节安乡电瓶的电流是1.5V,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干电瓶的电流,记住数值就行。
6.下述四种仪器中,拿来检测某段电路两端电流的是()
A.电压表B.电流表C.电能表D.验电器
【分析】先明晰各选项仪表或仪器的作用,再选择拿来检测某段电路两端电流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电流表是拿来检测电压大小的仪表,故A不符合题意;
B、电压表是拿来检测电流大小的仪表,故B符合题意;
C、电能表是拿来检测家用家电在一段时间内消耗多少电能(即电压做功)的仪表,故C不符合题意;
D、验电器是拿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中常见仪表、仪器的作用,注意辨识,不要混淆,为基础题目。
7.小明发觉了一块手机电瓶,他想晓得这块电瓶的"+""﹣"极,于是他设计了图所示的电路,并在AB间连入一个器件,下边的器件中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电流表B.滑动变阻器C.警铃D.小灯泡
【分析】要想确定电源的正正极,必须依靠于一个有正正极的器件,据此进行剖析。
【解答】解:A、当电压从电流表的正正极流入时,电流表的表针往右偏转;假如电压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电流表的表针将反向偏转,故将AB间接入电流表可以确定电源的正正极,故A符符合题意;
BCD、将滑动变阻器、电铃以及灯泡接入电路,无论电压从那个接线柱流入,实验现象都难以确定电源的正正极,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电流表的使用,关键注意当电压从电流表的正正极流入时,电流表的表针往右偏转,反之表针反偏,这一特性可以分辨电源的正正极。
二.填空题(共7小题)
8.如图所示,把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S后,发觉L1比L2亮。设通过灯泡L1的电压为I1,通过灯泡L2的电压为I2,则I1=I2(选填">"、"<"或"=");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灯泡串联,按照串联电路处处电压相等可解答此题。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灯泡串联,由于串联电路中处处电压相等,因而通过L1、L2的电压相等,故I1=I2;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同时还要明晰串联电路中出现断路后的各用家电工作的情况,即串联电路一旦出现断路,整个电路将停止工作。
9.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性"的实验中,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a、b、c三点的电压Ia、Ib、Ic.选择两个小灯泡的尺寸应当是不相同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下表是某同事实验中的一组数据,有一数值是显著错误的,导致错误的最大可能缘由是选用小阻值却按大量程读数了。
【分析】(1)为防止实验的碰巧性,要选择尺寸不同的灯泡;
(2)按照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电压表大小阻值之比为5:1剖析。
【解答】解:(1)为得出普遍性的推论,选择两个小灯泡的尺寸应当是不相同的;
(2)串联电路各处的电压相等,故1.5是错误的,导致错误的最大可能缘由是:选用小阻值却按大量程读数了:
故答案为:不相同;选用小阻值却按大量程读数了。
【点评】本题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性,考查归纳法的运用和串联电路的规律。
10.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毛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产生"怒发冲冠"的景色,如图所示。形成这些现象的原理是毛发之间带同种电荷,互相敌视。
【分析】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故据此剖析即可判别。
【解答】解:
静电球是带电的,人体是导体,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体也带上了和静电球相同种类的电荷,即人的毛发上也会带上与静电球相同种类的电荷;据同种电荷相斥可知,带电的毛发之间会互相敌视,所以毛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产生"怒发冲冠"的景色。
故答案为:毛发之间带同种电荷,互相敌视。
【点评】本题考查了磨擦起电的现象和电荷间的互相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敌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11.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A1的示数是0.35A,电压表A2的示数是0.54A,两灯是并联的,A3的示数应当是0.89A,A4的示数是0.35A。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盏灯并联,电压表A3测支路电压,电压表A1、A4都检测L2大道的电压,电压表A2测L1大道的电压;按照并联电路的电压特性结合电压表的示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盏灯并联,电压表A3测支路电压,电压表A1、A4都检测L2大道的电压,电压表A2测L1大道的电压;
按照题意可知,通过L1的电压I1=0.54A,通过L2的电压I2=0.35A,
由于并联电路中支路的电压等于各大道电压之和,
所以A3的示数:I=I1+I2=0.54A+0.35A=0.89A;
由于电压表A1、A4都检测L2大道的电压,
所以电压表A1、A4的示数相等,即A4的示数为0.35A。
故答案为:并;0.89;0.35。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电压的电压规律,剖析清楚电路结构、熟练应用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一节安乡电瓶的电流约为1.5V;蒸气熨斗接入电路熨烫衣服时,衣服内能降低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来实现的。
【分析】(1)要记住一些常见的电流值,如一节干电瓶的电流为1.5V。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解:一节安乡电瓶的电流约为1.5V.蒸气熨斗接入电路熨烫衣服时,衣服内能降低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来实现的。
故答案为:1.5;热传递。
【点评】准确记忆生活中常见电流值,晓得生活中改变内能的方式,可解答此题。
13.小明在烧瓶中加入盐水,将锌片和铜片部份溶入盐水中,组成一个盐水电瓶,他用电流表检测这个自制电瓶的电流,其现象如图所示。通过现象可判定铜片相当于盐水电瓶的负极,你判定的依据是:电流表表针正向偏转,说明与电流表正接线柱相连的为电瓶的负极。
【分析】根据"电压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判定电瓶的负极。
【解答】解:由于电流表表针正向偏转,说明与电流表正接线柱相连的为电瓶的铜片是负极。
故答案为:正;电流表表针正向偏转,说明与电流表正接线柱相连的为电瓶的负极。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电流表的读数以及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14.图中电压表的示数为7.5V。
【分析】首先确定使用的阻值,之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按照表针位置读数。
【解答】解:电流表的阻值为0~15V,每一个大格代表5V,每一个小格代表0.5V,示数为7.5V。
故答案为:7.5。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方式,是一道基础题目。
三.画图题(共2小题)
15.在探究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请你借助那些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一个电压表,设计了一个电路。借助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压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压,同样可得出三处电压的关系。请在实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分析】可在支路上接电压表,在各大道上接一个开关,通过开关的转换即可。
【解答】解:在支路上接电压表,在各大道上接一个开关,电路如右图所示:只闭合S1测通过L1的电压;只闭合S2测通过L2的电压,开关都闭合时电压表测总电压。
【点评】本题考查电路的设计,关键是电路的剖析。
16.在如图所示的圆圈内,分别填入字母"V"或"A",致使开关S闭合后,两灯泡并联且都能发光。
【分析】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在电路中可以看作开路;电压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电路器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联接形式是并联,因而依据仪表的联接形式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解答本题。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右下边圆圈与L2并联,应为电流表;左上边圆圈与L1并联,应为电压表;两灯泡首首相连、尾尾相连,两灯泡L1、L2并联,如右图所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联接形式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并会设计串并联电路。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7.如图甲是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的电路图,开关闭合后电压表A1的示数如右所示,这些情况下电压表的分度值为0.02A,A1所选阻值为0~0.6A,通过灯泡L2的电压为0.28A,电压表A2的示数为0.28A.由实验可知灯L1、L2之间的电压为0.28A;推论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分析】(1)按照乙图可知电压表所选阻值及分度值;
(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乙图可知,A1所选阻值为0~0.6A,分度值为0.02A;由表针位置可知,此时示数为0.28A,
由图甲可知,两灯泡串联,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通过灯泡L2的电压为0.28A,电压表A2的示数为0.28A.灯L1、L2之间的电压为0.28A;
故答案为:0.02A;0~0.6A;0.28;0.28;0.28;处处相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串联电路的电压特性,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18.某兴趣小组朋友学习了《电压》之后,设计实验对影响猕猴桃电瓶电流的诱因进行了探究。
实验目的:制做并检测不同方式的"猕猴桃电瓶",研究其电流与什么诱因有关。
实验器材:电流表一个;不同粗细的铜、锌电极一宗;导线若干;各类蔬菜若干枚。
实验推测:
①水果电瓶的电流与猕猴桃的种类有关;
②水果电瓶的电流与两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
…………
实验过程及记录:
在保证两电极之间的距离、两电极插入猕猴桃的深度以及两电极的粗细(半径)不变的前提下,选择五种不同的猕猴桃进行实验,记录数据(表一)
以葡萄为实验对象,在保证两电极插入猕猴桃的深度以及两电极的粗细(半径)不变的前提下,调整电极的宽度进行实验,记录数据(表二)
剖析与论证:
(1)由表一数据可知,两电极之间的距离、两电极插入猕猴桃的深度以及两电极的粗细(半径)都不变,不同的猕猴桃形成的猕猴桃电瓶的电流通常不同,可能的诱因:猕猴桃的种类不同,还可能与该种蔬菜的内部结构有关(如香蕉、西红柿)。
(2)由表二数据可知:猕猴桃电瓶的电流跟极板与两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
(3)你还可以推测:猕猴桃电瓶的电流可能还与猕猴桃的大小、是否成熟有关。(合理即可)
【分析】(1)剖析表格中数据,按照控制变量法即可判别得出影响电流的可能诱因,由此得出推论;
(2)按照控制变量法知,剖析表格中数据可知极板间的距离不同,据此即可得出推论;
(3)按照影响猕猴桃电瓶电流的可能诱因回答即可。
【解答】解:(1)由表一数据可知,两电极之间的距离、两电极插入猕猴桃的深度以及两电极的粗细(半径)都不变,不同的猕猴桃形成的猕猴桃电瓶的电流通常不同;所以猕猴桃电瓶的电流可能与猕猴桃的种类有关。
(2)相同的猕猴桃,在两电极插入猕猴桃的深度以及两电极的粗细(半径)都不变的条件下,形成的猕猴桃电瓶的电流不同;由此可知:猕猴桃电瓶的电流跟极板与两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
(3)可以按照自己的经验提出:猕猴桃电瓶电流可能与猕猴桃的大小、是否成熟等有关。
故答案为:(1)两电极之间的距离、两电极插入猕猴桃的深度以及两电极的粗细(半径)都不变,不同的猕猴桃形成的猕猴桃电瓶的电流通常不同;猕猴桃的种类不变;
(2)猕猴桃电瓶的电流跟极板与两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
(3)猕猴桃的大小、是否成熟。
【点评】本题考查了猕猴桃电瓶的电流与哪些诱因有关,锻练了中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考试的热点。
五.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19.如图是几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之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在下边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主要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如图乙所示为二氧化碳扩散的演示实验,两个瓶中分别装有无色的空气和红褐色的甲烷二氧化碳,此实验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在室温较低的环境中做此实验,抽取中间的玻璃板后须要更长(选填"长"或"短")的时间才会观察到上一实验现象。
(3)如图丙所示,将与羊绒衫磨擦过的汽球紧靠毛发,会听到毛发被汽球吸上去,这是因为汽球磨擦后带上了电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4)如图丁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性"的实验中,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a、b、c三点的电压Ia、lb、Ic,选择两个小灯泡的尺寸应当是不相同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下表是某同事实验中的一组数据,有一数值是显著错误的,导致错误的最大可能缘由是选用小阻值却按大量程读数了。
【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引力和作用力;
(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当把密度大的置于下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运动;气温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快;
(3)两个物体磨擦时,出现带电现象,称为磨擦起电现象;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才能吸引不带电的物体;
(2)按照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电压表大小阻值之比为5:1剖析。
【解答】解:
(1)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之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都会结合上去,甚至下边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图乙中,抽掉玻璃板后,可见到两种二氧化碳渐渐混和在一起,颜色显得均匀,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气温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做此实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变慢,则抽取中间的玻璃板后须要更长的时间才会观察到分子的运动;
(3)与羊绒衫磨擦过的汽球紧靠毛发,会听到汽球吸引毛发,这是由于与羊绒衫磨擦过的汽球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而吸引不带电的毛发;
(4)串联电路各处的电压相等,已知有一数值是显著错误的,则1.5A是错误的,导致错误的最大可能缘由是:选用小阻值却按大量程读数了。
故答案为:(1)引力;(2)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长;(3)吸引;(4)不相同;选用小阻值却按大量程读数了。
【点评】本题考查分子间的斥力,分子运动,以及磨擦起电,串联电路,电压表的读数,是一道综合题。
第1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