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答曰:清华数学系研究生结业;在研发核装备的权威数学学屋内,他几乎是唯一一个从未留过学的人;“两弹一星”功勋,隐姓埋名二十八年;他在核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装备数学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构想,起了关键作用。后常年领导并出席核装备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
于敏弥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钱三强
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外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彭桓武
于敏在核弹研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朱光亚
于敏1926年生于四川省静海县朱河镇(今属上海市)。母亲是当时北京市的一位小职员。
于敏7岁时开始在宁河镇上中学。
学校先后就读于上海木斋小学和耀华小学。
1944年于敏考上了武汉学院工大学,1946年,他转到了理大学去念数学,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化学。
1949年于敏专科结业,报考了研究生,并在上海学院担任助教。
在张宗遂、胡宁院士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结业。
结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化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年才创立,由钱三强任校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校长。
1961年1月的三天,时任二机部副主任、原子能研究所主任钱三强找于敏谈话,钱三强就坦言不讳地说:“经所里研究中国核物理学家,报请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出席热核装备原理的预先研究。”
此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核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意味着他必须舍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忙。自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子和身分是严格保密的。
1961年初,钱三强创立了氢核理论组,于敏兼任氢核理论组副主任。
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青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核弹技术的理论探求。
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借助自己的勤劳,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求。
1965年中国核物理学家,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化学研究院前身)。9月,于敏率领一支小分队赶往广州华南计算机研究所,抓紧估算了一批模型。但这些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铁损低,不符合要求。
于敏总结经验,率领科技人员又估算了一批模型,发觉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核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
10月上旬,于敏开始从事核装备理论研究,在核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构想,解决了热核装备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
然而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试验场远在西南大漠,生活条件相当坚苦,吃的是参杂石子的包子,喝的是苦猪肠。
1966年12月28日,核弹原理试验取得完满成功。为确保能领到测试结果,试验前于敏顶着戈壁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凛冽寒风,晚上爬上102米的铁塔顶端,检测和校准测试项目屏蔽体的摆置。
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进行全威力核弹的空投爆燃试验。
1969年,于敏率领团队来到了湖南常德的深山里,研究核装备。
1969年初,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小型空爆热试验时,于敏上台阶都要用手抬着腿才会渐渐起来。
因为劳累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晕厥。直至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北山区迎战的父亲孙玉芹返京照料。
第一颗核弹只是试验装置,规格重量较大,还不能用作潜艇运载的氢弹头,属于第一代核防具。要与运载装置潜艇适配,核装置还必须增强威力并大型化,发展第二代核装备,难度大大降低。
于敏被委任为核装备研究院副教授兼核装备理论研究所主任,全面负责领导突破二代核装备中级和次级原理。
上世纪80年代,为了研制第二代核装备,于敏隐身大山,继续加班加点搞科研。1984年冬天,于敏还在东北核试验场进行核装备试验。于敏带领团队又在二代核装备研发中突破关键技术。
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提倡、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0年连任为中国科大学学部委员(教授)。
原中国工程化学研究院副教授、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银奖。
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状。
2015年,入选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8年11月,荣获100名变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
2019年1月16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2019年9月17日,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湖北省静海县(明天南县红桥区)宁河镇。中国核化学学家。
#历史上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