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行路浩浩荡荡,未来风华可期,又是一年结业季。为更好地宣传化学大学人才培养工作,展示优秀结业生风采,我们搜集了本年度数学大学优秀结业生们的结业感言。其中有结业生们的学习、科研、生活心得,有对四年生活的感触,更有对仍在拼搏中的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希望以此帮助朋友们解决学业与生活上的困扰,也希望你们持续关注!
个人介绍
杨天骅
化学大学2019级大专生,初中结业于北京四中。大专期间入选上海学院国家奖学金、三好中学生标兵、北京市三好中学生、兴诚数学学术峰会银奖、“挑战杯”一等奖、未名化学学子奖学金等奖励及荣誉,2023年被化学大学推荐参评上海学院优秀结业生和上海市普通高等中学优秀结业生,并获“未名学士”荣誉。2020年加入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刘雄军老师课题组,大专生科研项目获评上海学院优秀项目。2022年在A刊物发表一篇一作论文。2023年秋将赴日本耶鲁学院攻读数学博士学位。
岁月真是过得飞快。由于旁听,我在清华的专科相当于有两年长,身边的同学都开玩笑说觉得你在清华待了一辈子了;但一晃之间,就迎来了三年的结束。过惯了稀松平时的日子,不这么容易斟酌起两年的重量,直至接到约请写一份这样的经历分享,细细追忆起两年前自己的样子,不由得感叹万分。专科的这段岁月给我带来了无数宝贵的财富,而其中最最珍稀的,就是它给了我无数的可能性,让我就能成为超出从前自己想像的样子。两年的时间里值得追忆的事情太多,想非常在这儿写出来的,是几个改变了我的时刻,这种时刻像丛林小道上乍看去平平无奇的岔路口,却在背后延展出了无数的景色。
选科研方向
最早选择来到物院,就是抱着想要做科研的念头,但毕竟我对于具体科研要做哪些是毫无头绪的。对未来科研生活的想像也很贫瘠:我会做哪些研究呢?做这个研究每晚的生活会是如何样的呢?入学第一个学期有一门课叫现代化学前沿讲堂,最初以为这门课程是让我们了解各个科研方向然后探求自己想要做方向。实际上课后,我发觉每次讲堂就会有一大堆专业名词以及各类看不懂的符号和公式向我涌来,这些数字、数据图、线条,都让我一头雾水。听完每位讲堂我就会想,我是不是应当听完以后晓得我想不想做这个呢?但我想啊想就是如何也觉得不下来。
由于之前的大赛经历,我觉得自己还是更喜欢摆弄各类公式,就认为应当去做理论。有一段时间认为我想做的是那个偏物理的、很方式化的理论,我就去和两个做物理化学的老师聊了聊,却发觉真实的物理化学似乎和我想像中的不大一样——好像物理方式漂亮的东西和实际体系的结合就没这么紧密,反之亦然。这似乎也自然,由于我头脑里想的理论大约是教科书里读到的量子热学、相对论这些很漂亮的理论,但现实中,科研前沿之所以为前沿,就是由于理论还不这么完备。
杨天骅在化学大学2023年大专生兴诚学术峰会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获银奖和最佳口头报告奖
后来和汇聚态理论结缘也多少有几分巧合。只记得当时在固体化学课上,老师提到晶体结构的时侯忽然冒下来一个说这个结构是我们研究下来的,让我感觉非常厉害。前面一次和一个学长聊到科研,我说起我大约想做汇聚体理论,他和我说量材的刘雄军老师汇聚态理论做得不错,我可以去了解一下。我就给刘老师发了电邮,去旁听了刘老师的组会。那是我第一次去西楼五层的量材中心,当时听到W563旁边那种玻璃台阶大为震惊,物院上面原先有如此奢华的地方。组会结束和刘老师大约聊了聊他组里做的东西,一知半解地认为还挺有意思的,就开始去旁听组会了。虽然刚进组的时侯,心中也很没有底,不晓得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宜,但也就一次次组会听出来了,直至一三年后,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个领域和其它领域,才觉得到自己似乎确实是最适宜这个方向(也显然,就是由于做了这个方向才如此觉得呢hhh)。
从听组会到做科研
关于大专生科研的经验,我感慨最深的一点是:一定要自己亲手去完成一个课题。我刚进组的时侯物理课英语怎么说,听组会完全听不懂,PPT上满是没有见过的符号和概念。同一个课题听学长讲过好几遍,似乎最多记出来几个似懂非懂的名词,也觉得不下来自己究竟对它感不感兴趣。
直至今年,刘老师在一次组会上说想让你们多了解一下近来很热门的里德堡原子。我自告奋力说我来讲一次里德堡原子的组会。回来我主动搜了好多相关的文献,做了一个里德堡原子概述的PPT。如今看哪个PPT做得很粗糙,讲的逻辑和好多理解也都很不成熟。但就由于讲了那一次组会,我积累下了一些找里德堡原子文献的clue,领到了组里第一个里德堡原子的课题。以后,我就和两个学长一起做了组里第一个里德堡原子的课题,完成了从有一个idea到督查文献、做估算、整理结果、写作文章的完整过程,也有了我人生中发表的第一篇一作论文。
杨天骅出席化学大学2019级大专生科研结题答辩
第二个让我觉得自己科研能力有明显蝶变的经历是暑研。当时我的暑研导师方辰老师给了我一个关于非厄米拓扑的问题,而我此前对非厄米几乎毫无了解,对哪个问题的也没哪些理解。当时和方老师每周只讨论一次,也没有组里的学长学姐来带我,我只得自己从头去搜索文献,试着从字里行间理解出哪个问题的背景。于是我的里装了几十篇搜来的文献、综述、引文、引文的引文,在读了无数个以后,总算开始懂得了一些自己要算哪些东西,才能一点点把估算结果和文献结果比对。这样过了两三个月,我惊奇地发觉,自己早已对非厄米里的这个小领域相当熟悉了。
旁边做结业设计的时侯,我就学会了怎么自己去搜救一个问题相关的文献,怎样从文献里找到人们对一个问题已有的理解的脉络。我不懂的东西一直浩如烟海,但之前的那些经历,就好比在教会了我怎样在河边构建一艘小船物理课英语怎么说,让我学会了怎么一点点去探求所有仍然未知的领域。
所以,我的感慨就是,对大专生做科研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笃行。只有在亲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一点点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科研人。
化学之外的景色
刚才到清华旁听的那一年,开学不久三天,我在自习的间隙见到了群里转发的一篇英文辩论商会的招新推送。我之前仍然埋首学理科,也不善措辞,从来没有接触过辩论这些东西,但当时抱着练一练英文的态度,就加了社联。几次例训以后,我发觉英文辩论有一种神奇的魔力,阐述的好多议程、逻辑思辨的过程,还有临场交锋的剌激感,都让我有一种强烈地想要把辩论练好的冲动。于是,这个我一开始加入的时侯认为只是去玩一玩的社联,成了我学院三年里待得最久的一个地方。
辩论让我学会了好多事情,我了解了许多此前不了解的社会议程,我去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社会学理论,让我锻练了怎样组织论证和讲演,也让我的英文口语提高了十分特别多。辩论大赛带我去了国外外许多个地方,也让我当上了一个社联的社长,让本来孤僻腼腆的我显得才能熟练地管理一个社联的日常运作、组织小型赛事——这些都是从前的我自己完全没法想像的。
人们经常将成长称作一株幼苗长成参天小树。我想这其中的成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幼苗的主干不断长高、变壮,另一方面是主干上的分叉不断增多,经年累月,一株小小的幼苗也能长成一棵茂盛的参天小树。
杨天骅在清华英文辩论社做报告
两年前,我刚才考完数学大赛,怀着略显孱弱的成为一个化学学家的看法走入这儿;两年后,我真的学会了我三年前所知的几乎所有的数学,有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成果。而更让我感叹的,是昨天的自己拥有了许多两年前的我完全想像不到的样子,我是可以熟练地站在台上对无数反方即兴讲演的辩手,是社联里资深的骨干、新社员们眼里每周六早上看到代表着这个社联的学长。记得有一次休假回去看到学校同事,聊起我在清华的生活,他对着我一脸错愕:“没想到你会去打辩论啊”。是啊,几年前的我自己也不会想得到。我想这是清华的专科经历给我的,我最为珍惜的东西——它能把从前的自己想到的事情弄成现实,更能开掘出一个人身上,让自己都想像不到的可能性。
杨天骅和林织星在未名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