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热量 = 质量 × 每单位质量的物质的热容 × 温度变化。
2. 这个公式的原因是根据热力学定律,热量的变化与物体的质量、物质的热容以及温度变化有关。
质量表示物体的大小,每单位质量的物质的热容表示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的能力,温度变化表示物体的热量增加或减少的程度。
3. 是热力学中的基础公式,可以用于计算各种物体或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公式来计算热量传递、热量转化等问题,例如计算热水器加热水的能量消耗、计算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膨胀等。
同时,这个公式也为我们理解热力学的基本原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Q=I^2Rt=U^2t/R
Q=c×m×△t.
Q吸=c×m×(t-t0)
Q放=c×m×(t0-t)
(t0是初温;t是末温)
、什么是热量: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由食物中[de]产热营养素提供[de]。食物中能产生热量[de]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它们经过氧化产生热量供身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运动。热能供给过多时,多余[de]热量就会变成脂肪贮存起来,时间久了,身体就胖起来了。2、热量[de]单位:营养学中用千卡做热量[de]单位。1千卡是1000克水由15℃升高1度所需要[de]热量热量消耗[de]途径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代谢率,约占了人体总热量消耗[de]65~70%,第二部分是身体活动,约占总热量消耗[de]15~30%,第三部分是食物[de]热效应,占[de]比例最少约10%,这三者[de]比例大致已经固定。热量[de]单位:大卡,1大卡=1000卡饮食中可以提供热量[de]营养素是醣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酒精、有机酸等。它们所含[de]热量,以每公克为单位,分别是:醣类(碳水化合物)4大卡、脂肪9大卡、蛋白质4大卡、酒精7大卡、有机酸2.4大卡。计算食物或饮食所含[de]热量,首先要知道其中热量营养素[de]重量,然后利用以下公式计算:热量(大卡)=醣类克数×4+蛋白质克数×4+脂肪克数×9+酒精克数×7+有热量[de]需要=热量[de]消耗成人消耗[de]热量利用在三方面:基础代谢量、活动量、食物热效应;成长阶段与怀孕阶段还需要额外[de]热量以供建构组织。进食后,体内代谢加快,用于消化食物、吸收、运送、储存、代谢利用营养素。食物热效应通常占一日总热量需求[de]十分之一,一般计算方式为:食物热效应=(BMR+活动量)x 10%或÷9个人一天所需要[de]能量等于BMR、总活动量、食物产热效应三方面热量[de]总和。成人身上多余[de]体重主要是体内脂肪组织[de]重量增加,而脂肪组织有75%为脂肪,23%为水份,另有少量[de]蛋白质和矿物质。减重一定要循序渐进,每减重一公斤,应减少约7700大卡[de]热量,若以十天计,每天应减少770大卡热量[de]摄取。应注意[de]是每人每天热量总摄取量不宜少于1200大卡,并且要广泛摄取各种食物,避免因贪食而增加饮食,口味要清淡,过多[de]盐份会使水份滞留在身体内。避免酒类饮料,增加饮食中[de]纤维量,可获充分[de]饱足感。减少热量[de]摄取则以选择热量低[de]食物,例如:减少油炸、烘焙类食物,以馒头代替面包,以开水代替含糖饮料。减少热量摄取[de]作法宜采取渐进[de]方式,每天以减少约500大卡为原则,一周则相当于体组织要分解出3500大卡[de]热量,约相当于0.5公斤[de]体重,因为一公斤脂肪组织含有7700大卡[de]热量。体重不容易下降是因为身体有抗拒减重[de]倾向,因应[de]方式包括:BMR降低,热量保存效率增加、活动量降低、心跳速率减慢等。更要注意[de]是,体重改变不一定代表脂肪[de]变化;通常减重初期,体重快速下降,减少[de]成分以水份为主;随时间加长,体重减少之速率和缓,主要为脂肪减少。减重过程涉及脂肪组织[de]分解,因此伴随有体蛋白质之损失。理想[de]减肥饮食不仅热量要适当降低,还要含有充足[de]其他营养素,以弥补蛋白质[de]损失,并且容易实行。饮食计画若能配合适当[de]运动计画,成效更为理想。体重控制[de]长期目标在改变不良[de]饮食行为与生活型态,养成健康[de]饮食和生活习惯,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