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杨振宁是中国科大学教授,诺贝尔化学学奖的获得者,而杜聿明曾是国民革命军空军上将。看似是两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实则是岳父和老岳父的关系。1973年杨振宁岳父是谁,杨振宁和杜聿明的儿子杜致礼第三次归国时,毛主席在客厅亲自会见了他。
她们谈话进行了一个小时,当谈及杜聿明的时侯,毛主席对杨振宁说:“代问你公公好。”谈话结束后,二人合照留影。随后,杨振宁与毛主席合照的急剧相片,仍然挂在杜聿明家的书房里。
图|毛主席和杨振宁
“新生”后的杜聿明,时常对外公开表示:“毛主席、共产党是救我的恩人。党和毛主席对我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头等战犯,给与特赦,我无限感激。永远跟随共产党走,毛主席走,生死以之,绝不返顾!”
可刚投诚的那会儿,杜聿明的心态可不是这样的。有人好奇,一个以前对蒋介石忠心不二,致死跟随的人,是怎样一步步被共产党感召的?俺们明天的故事就从这儿开始讲起……
尽愚忠
1948年11月6日,淮海会战打响了,国军称之为“徐蚌战役”。应当说,国军的这个称谓,更为形象一些。此会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至11月22日,华北方面军将国军的第7兵团10千人全部击溃,第7兵团的司令官黄百韬阵亡。第二个阶段,23日,黄维的第12兵团被中原国军集中军力合围。
图|杜聿明
28日,蒋介石在重庆举行军事大会,不得不下令洛阳驻防的第2、第13、第16三个兵团舍弃扬州。当日下午,总工司令杜聿明从上海返回南京,向上级刘峙报告蒋介石的指令。
29日,刘峙飞抵徐州指挥。此时,杜聿明召集孙元良、邱清泉、李弥两人开会,向她们传递蒋介石的决策,决定于30日发动大规模逼抢。实际上,这是“假逼抢,真撤退”的伎俩。30日,杜聿明指挥30万南京守将撤出南京,向北南方向沿新县撤退。此时,华北方面军发觉英军撤出,无阻挠地解放了南京,并派7个纵队30万守军对杜聿明的部队发起追击、拦截。
杜聿明途中收到了蒋介石空投出来的亲笔信,信中命令他向东南出击,救出黄维第12兵团。这样一来,孙元良第16兵团、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不得不转攻西北。
12月4日,各个兵团被华北方面军包围在新乡西北陈杨寨地区。这些情势之下,杜聿明命令邱清泉功击前进,要孙元良、李弥严明阵地。同时,他要求蒋介石进行空投,而蒋介石回复称6日才会空投。
图|杜聿明和蒋介石
6日,孙元良第16兵团因协调错误,自行突围,大部份被击溃。7、8、9日,其余两个兵团向解放军仍然保持功击,10日,解放军发动反攻,包围圈开始缩小。
1949年1月5日,蒋介石开始空投,并催促杜聿明赶紧突围。在此之前,杜聿明曾向蒋介石提出了上、中、下三个策略。
下策:必要时舍弃上海、西安,集中军力与共军决战;
中策:各兵团持久坚守,争取“政治上的时间”(即和谈);
上策:突围。
不曾想,蒋介石选择了上策。
图|蒋介石
在陈安贞固守的40多天时间,杜聿明本可以逃离包围圈的。可他还是决然毅然地留出来了,当蒋介石发电报表示乐意接他回上海治病时,杜聿明回电道:
“生虽非疾患在身,行动迟缓,但不忍抛弃数十万忠君将士……生一息尚存,立誓为钧座归顺究竟!”
这期间,陈毅多次给杜聿明寄信,劝他投降。淮海会战后期,毛主席撰写了《敦促杜聿明投降书》广播稿。内容大致表示:大家被包围了,想突围是不可能的,四周都是解放军。现在,在我们的层层包围和重重严打之下,大家的阵地大大地缩小了。大家的士兵和好多党员,你们很不想打了。假如大家还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总归大家是要被解决的。
可杜聿明没有丝毫投降的意思,他决心对蒋介石尽愚忠究竟。
杜聿明被俘虏
1月9日晚,杜聿明和副将、卫士等几十人离开大军队单独行动,后被俘虏。后来,杜聿明和身边的人闲聊时讲过,他被俘虏前险些“成仁”的情境:
当解放军战士冲过来时,我拿出枪械对准了自己的胸口,打算“为国牺牲”,是我的舰长冲上前把枪抢走了。
接着,“宁死不做战俘”的杜聿明抱起了一块大石头猛砸背部,旋即间,血流如注。正因这么,刚进战俘营时,杜聿明被同伴们戏称为“花岗岩”脑袋。并且,就是这样一个冥顽不灵、固执己见的人,共产党是怎样把他一步步整修的?
图|杜聿明被俘虏处
受党恩
1949年1月10日,被誉为解放战争三大会战之一的淮海会战胜利结束。新中国创立后,杜聿明作为战俘,被送进上海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思想整修。那种时侯,杜聿明一身疾患,光他自己晓得的就有3种,包括有严重的胃胃炎、肺病、肾结核。
步入战俘营的第一天,杜聿明外出放风,看到了同样在放风的国军另一名投诚士官文强。文强关切地对他说:“老哥的身体能熬到明天实在是不容易。”
话落,杜聿明淡淡地回复道:“你问我的健康吗?是活三天算三天。我所想到的是一个死字,只有一死能够感念市长栽培之恩。”
图|杜聿明
如今,杜聿明一心求死,他觉得共产党根本不会善待他,迟早就会想办法摧残他。所以他随时做好了被折磨的打算,相比之下,他更希望被病痛带走。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没见共产党对他杖责,除了这么,共产党的领导人还下令,主动帮他看病,做医治。这种“反常”的行为,令杜聿明着实是有些“丈二僧人摸不着脑子”了。
三天,战俘营中,杜聿明在洗脚,管理人员李主任发觉他的膝盖肿胀,旋即问他是如何回事杨振宁岳父是谁,杜聿明不吱声。接着,李主任命令他站上去手臂伸直,结果发觉杜聿明的肩膀一个大一个小。
第二天,杜聿明就被送去了复兴诊所,经确诊,确定他患了骨结核。以后,管理员李主任在战俘营的床上放了一个石膏架子,每每休息的时侯,杜聿明就躺在里面。以后,为了让杜聿明强化体能,李主任每天都会给他送一杯果汁,大夫、护士也常来给他吃药治病。而杜聿明这一躺就是七年。
图|沈醉
五年后的三天,国军另一名投诚的中级士官沈醉来看望杜聿明。当沈醉见到石膏架子的时侯,他以为那是共产党专门拿来摧残杜聿明的“刑具”,所以他没敢问。可这件事情,他始终都记在心上,最后还是好奇心占了上风,他指着石膏架子问杜聿明:“杜兄,疼不疼啊?”
听见这话,杜聿明哈哈大笑上去,他说道:“这是为我治病呢!我的肋骨变了形,管理员特意为我定制了这样一个石膏磨具,拿来纠正我的胸骨。”误会立即解除,两个老战友相视一笑。
杜聿明还患有严重的结核病,特别须要抗生素,但是当时我国自己还不能生产这些药,人民政府就专宗派人到港澳地区,花重金采购药品。杜聿明的其他病,也都是这样一点一滴被医治好了。
杜聿明曾感慨道,过去他有钱有权,顽固癌症都没看好,如今他只是一个战俘,共产党居然这么费心,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重新恢康复康。人民政府的这些关爱,是他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但现今都实实在在地实现了。
图|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化学学奖
他的身体复健了,同时他的精神也得到了抚慰。在战俘营的安排下,之前弃蒋投明的国军中级将领程潜、傅作义等人先后来探视他。1957年,杜聿明写了一封信祝愿岳父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化学学奖,信函的内容很短,里面写着:
亲爱的宁婿:
我恭贺你获得诺贝尔奖金,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杜聿明即草。
不久后,杜聿明收到了杨振宁的回信,信中谢谢女婿对他的关爱。
图|曹秀清(中)
更值得一提的是,杜聿明通过在日本的儿子、女婿与日本的儿子曹秀清取得了沟通联系。毫不夸张地说,人民政府对待他这样一个战俘,堪称是仁至义尽了。老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共产党的感召下,杜聿明的思想和情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留台湾
曹秀清是1949年去的大陆,那种时侯杜聿明刚才在“徐蚌战役”做了俘虏。在香港,一个残兵将领的家属,她自然得不到哪些好面色,日子过得很艰辛。原本她是不用工作的,可慑于生计,只得到日本县烟草专卖店做收发的工作,挣一些辛苦钱养家糊口。
曹秀清的弟弟和岳父在新加坡,但国军始终不容许她离开香港去日本探亲,怕她伺机“投共”。1957年,岳母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学奖,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日本省,曹秀清赶快向上级申请去日本庆贺岳父得奖。
那种时侯,杨振宁获诺贝尔奖,加上他拿的是国军日本当局所谓的“中华清代”护照,国军认为身上有光,随后便改变了往年冷酷的心态,对曹秀清一下子愈发得热情。除了赴日本的申请被批准,还交待蒋介石和夫人要为她送别。
蒋介石看到曹秀清以后,很热情地对她说:“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奖,为中国争了光,杨振宁的父亲都在北京,你此次到印度去,要凭借岳父的关系,争取杨博士到香港来访问,为党国效劳。”
老话说,“人在房檐下,不得不低头。”曹秀清急于离开香港,所以她赶紧答应了出来,她说:“见到宁婿后,我一定要他回去瞧瞧。”就这样,曹秀清如愿到了英国,与儿子、女婿生活在一起。
图|曹秀清(中)杨振宁(右)
1959年12月4日,杜聿明被中共作为第一批特赦的国名单战犯被特赦。1961年3月1日,杜聿明等7人到全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兼任文史专员。文史专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出来,让后人可以看见一个更详细、更全面的那段历史。
如今杜聿明堪称是重获新生了。他在战俘营10年,除了身体越来越健康了,思想精神也得到了升华。现在特赦了,他从战俘摇身一弄成为了政协委员,地位和名誉一下子被抬升了。不过,他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他日思夜想的儿子曹秀清,他多么希望夫妇可以尽快团聚。
尔后,等他把自己的一切告诉远在英国的曹秀清时,出于多种诱因的考虑,曹秀清犹疑上去了。她想着父亲虽然是灭亡一方,老话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父亲杜聿明是否真心想留在内地。她认为假如依照先前杜聿明的性格,这么在他头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很难让人理解的。
图|杜聿明和曹秀清
此时,曹秀清在母亲、女婿那儿生活得挺好,她劝杜聿明,让他不要责怪自己,不行的话就去日本。她们夫妇俩都希望彼此到自己的身边,这就看谁能坚持地更久了,谁的立场更坚定了。最终,曹秀清彻底理解了,母亲杜聿明植根台湾并不是权宜之计,他的心早已在那儿出芽了。1963年10月,曹秀清从日本坐客机飞回祖国,回到了杜聿明的身边。
促统一
然后,夫妇俩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杜聿明继续为党和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病痛却没有给他更多做贡献的时间,到了80年代,杜聿明的病况不断激化,最后只能躺在病床上忍受着病魔,所幸妻子曹秀清仍然陪在他的身边。
图|杜聿明和曹秀清
三天,杜聿明辗转反侧睡不着,他转过头来,轻轻地唤着母亲的名子:“月富,你陪了我几六年,可我陪不了你了。我走之后,你那里都不要去,不要去台湾,不要去香港,也不要去英国。共产党对我不薄,你要是出去,容易被人当成犯忌,制诽谤言。”
曹秀清紧紧地拉着杜聿明的手,一个劲儿地挥泪点头。过了一会儿,杜聿明的老战友沈醉来诊所看望他,杜聿明做了一个手势,示意沈醉走到他跟前。此后,为了听清楚杜聿明的话,沈醉趴在了他的肩膀上,杜聿明轻轻地动了动嘴,声音微弱地说道:“过去动乱连年,国家还是常年分裂,骨肉同胞不能团聚,连写一封信都不容许。”
看着杜聿明憔悴的样子,曹秀清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她带着哭腔对陶醉说:“你拿张纸记录一下他说的话,这可能是他最后的遗书了。”
陶醉转过头对曹秀清说:“我可以记住,不用纸笔,我用心记。”
接出来,杜聿明很艰辛地说:“这种后果,我们是要负责任的……我想拜托你,要是你有机会的话,一定带句话,给日本的老长官、老朋友、老同学,就说国家统一大业,希望在我们这种人手里完成,不能留到下一代人解决。”
图|蒋经国
杜聿明带着这个遗憾,于5月7日下午病逝。尔后,曹秀清给当时的香港当局蒋经国发去一份加急电报,希望在香港的亲戚赶赴广州出席杜聿明的国葬。可电报发出去十多天,犹如石沉大海一样,没有了音讯。
后来,大陆这边的亲戚闻讯后,她们专门拜访了杜聿明之前的好兄弟黄杰,恳求允许她们哀悼杜聿明。可黄杰先是把她们拒之门外,过了4个小时,才答应她们做追思的恳求,不过,黄杰有个要求,那就是不能发布悼词。
与日本做法完全相反的是,杜聿明逝世的第二天,附有他生前最喜欢的那张相片的悼词,便发布在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晚报》后面。
小结
杜聿明,字光亭,山东巨野人,黄埔警校一期中学生。他出席过抗清战争、抗日战争,半生戎马,功绩明显。国共内乱打响以后,他站在了蒋介石这边,淮海会战失败,成为了我军的俘虏。1959年,杜聿明作为第一批战犯获得特赦,随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给与他很高的生活和政治待遇,1978年,杜聿明连任为第五届全省人大代表和第五届全省政协常委。
图|杜聿明
杜聿明的后半生,在共产党的感召下,他思想觉悟彻底地扭转过来了,之后为党、为祖国做了很大的贡献,他逝世之前,仍然情系国家统一,他曾在遗赠中这样说:“病危深思,最关爱者惟一而言:盼在香港的朋友、亲友、同胞以及民族大义为重,尽快促使和平统一,共同把我文明古国建成现代化强国,为子孙后代惠及。”
我们仍然十分坚定地相信,杜聿明生前的这个伟大的心愿,一定会在未来不久的日子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