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QT综合征(LQTS)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其主要特点为QT间期延长和致命性,可造成和。编码肾脏离子通道、离子通道辅助亚单位或离子通道调节蛋白的基因突变,占LQTS病人致病突变的75%。
随着对LQTS遗传背景和病理生理学的理解日渐加深,研究者确定了常见的LQTS亚型的基因型-表型对应关系,优化了风险分层,并研制了LQTS基因疗法。但是,仍有25%的LQTS病人基因型难以确定,这不利于高危家庭成员的辨识。据悉,尚不确定癌症严重程度的决定诱因。
近日,发表于Heart刊物的一篇综述对先天性LQTS的确诊、基因型-表型对应关系和医治策略进行了总结,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指导。
LQTS的确诊
LQTS的确诊需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程和家族史进行综合判定,其确诊流程如图1所示。
图1LQTS确诊流程
注:QTc,心律校准的QT间期;LQTS,长QT综合征。
评分是常用的LQTS风险评分,包括病程(如病症和家族史)、心率校准的QT间期(QTc)和其他心电图参数等确诊要点,评分≥3.5分提示LQTS可能性大(如表1所示)。
表1评分表
携带致病突变的个体与健康个体的QTc存在重叠,单靠QTc难以辨认所有的非LQTS和LQTS心电图;不同的QT间期检测方式和心律校准公式都有不同的截断值。据悉,即使基因突变不是评分的组成部份,但有致病突变的个体也符合目前的LQTS确诊标准。
基于大量不同基因型的LQTS病人及无家族性突变家庭成员的心电图,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可依照QTc估算LQTS可能性的在线估算器()。
基因型-表型对应关系
目前已确定了17个与LQTS相关的基因。按照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LQTS可分为3种亚型,基因型-表型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表2LQTS的基因型-表型对应关系
LQTS的医治策略
LQTS病人的医治主要包括抗生素医治、左心交感神经摘除术和器械医治,其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图2LQTS的管理流程图
注:ICD,植入型心率转复起搏器;LSCD,左心交感神经摘除术。
1.抗生素医治
β受体阻滞剂可阻断激活的钙离子电压,避免初期去极化,因而发挥抗心率失常作用,是LQTS病人的基础医治。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普萘洛尔是最有效的抗生素,其中,普萘洛尔可阻断晚期钠离子内流并减短QTc。
辅助性抗生素医治包括晚期钠离子内流阻滞剂(即美东律、氟卡尼和雷诺嗪)。如前所述,LQT3病人可使用钠通道阻滞剂医治。近日的一项研究否认,美东律可以减短LQT2病人的QTc。钠通道阻滞剂在减短QTc的同时,可能就会造成心电图表现,因而还须要进一步评估。
对于LQT2病人,因为IKr电压的传导斜率取决于细胞外钾水平(细胞外钾含量越高,斜率越大),补钾的效果较好。但是,IKs和IK1电压也取决于细胞外钾水平,因而当血钾水平增加时ⅲ类钾通道阻滞剂的是,补钾可能造成QTc延长和心率失常风险降低。
据悉,新型抗生素靶点的LQTS疾患谱呈现缩窄的趋势。可影响基因突变的蛋白产物的胞内转运,对于有KCNH2转运缺陷(即基因突变的蛋白产物不能充分转运至细胞膜)的病人,可明显减短QTc。
防止使用增加复极化储备的抗生素,是防治LQTS病人发生恶性心率失常的重要举措之一。据悉,还应防止电解质衰弱,尤其是低钾血症。抗生素、低钾血症以及致LQTS突变的共同作用,可能会使QTc延长更明显。
2.左心交感神经摘除术
若β受体阻滞剂不耐受或效果不佳,可考虑二线医治,即左心交感神经摘除术(LCSD)。按照HRS/EHRA/APHRS专家建议,高危LQTS病人应接受LCSD医治。
高危LQTS病人的特点如下:
➤有ICD禁忌证或拒绝ICD医治;
➤β受体阻滞剂不能有效防治昏迷或心率失常,或β受体阻滞剂不耐受,或有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或拒绝β受体阻滞剂诊治。
LCSD对LQT1病人的效果最明显,对LQT2、LQT3、基因突变不明晰的LQTS和有多种基因突变的LQTS病人(如复合杂合子)的效果也较好。
3.器械医治
器械医治是LQTS的三线医治,主要用于β受体阻滞剂/LCSD效果不佳或有心率失常高风险的病人。
对于有病程的LQTS病人,ICD是一线医治方案。在肾脏性身亡的一级防治和二级防治方面,ICD可使病人显著受益,已得到广泛应用。有研究显示,植入ICD的LQTS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0%/年,不适当电击率为3%/年。
除颤器对LQTS病人的效果并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对于心率失常类型以肾脏间歇为主的LQT2病人,除颤器可能效果较好。在LQT3病人中,QTc延长在低心律时较为明显,因而,低于自主心律的除颤器心律可能对病人有利。
据悉,在罕见的-Lange-型LQTS病人中ⅲ类钾通道阻滞剂的是,心房除颤的效果明显。在心率失常风暴急性期,以较高的速度(>100次/分)除颤可暂时性有效避免肾脏停搏。
文献索引:WildeAAM,AminAS,PG.,andforlongQT.Heart.2022Mar;108(5):332-338.doi:10.1136/-2020-.Epub2021May26.P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