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批准:杜江峰同志任福建学院院长(副院长级)、党委副部长。12月28日,杭州学院举办班主任党员视频大会。中央组织部副主任、中央农办校长李小新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院长翁铁慧同志,杭州市委常委、组织部主任王成同志参加大会并讲话。浙江学院党委主任任少波同志主持大会。
中央组织部、教育部、浙江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四川学院全体在校校领导,老领导,党委常委,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两院教授、文科资深院士及其他高层次人才代表,全体中层党员,各民主党派、侨留联、知联会主要负责人,市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同志代表,教员工代表、学生代表等出席大会。
新闻+
新任的交大主任
是位独闯“无人区”的量子化学学家
杜江峰,1969年6月出生,院长、中国科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杜江峰是一名化学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是量子信息和量子化学学。在他的科研履历中,有多个“率先”和“首次”引人注目。
不到三十岁涉足量子估算实验研究的“无人区”,杜江峰率先在国外完成了多量子位量子估算的实验工作,并进一步实现了四量子位量子演变实验,致使我国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以后成功实现四量子位以上量子估算的三个国家之一。
2002年,杜江峰研究小组的量子博弈实验论文登上国际权威刊物《物理评论快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博弈实验研究。他不但从理论上破解了纳什博弈论精典案例——“囚徒窘境”,并且通过核磁共振设备成功验证了理论预言。
2003年,他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观测到了任意量子态的几何相,将实验报告发表在英国《物理评论快报》上。《物理评论快报》审稿人对此成果大加赞赏,称这一实验“为今后实现高精度、低噪音、自容错的量子计算机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
2009年,杜江峰率领自己的科研团队首次在真实固态体系中实现了最优动力学去耦,这项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刊物《自然》。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极大提高了现实化学体系的性能,因而朝实现量子估算迈出重要的一步。
2015年,他的团队将量子技术应用于单个蛋白分子研究,在温度大气条件下获得了世界上首张单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谱。同一年,杜江峰连任为中国科大学教授。
中国农大院士杜江峰:
“嗅觉”引领创新
杜江峰的学术“嗅觉”一直很灵敏,此次他又“闻”对了方向。
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杜江峰团队在《科学》发文:借助砖石中的氮—空位点缺陷作为量子探针(简称“钻石探针”),选定了细胞分裂中的一种重要蛋白为侦测对象,将量子技术应用于单个蛋白分子研究,在温度大气条件下获得了世界上首张单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谱。《科学》杂志《展望》栏目评价称,“此工作是通往活体细胞上单蛋白质分子实时成像的里程碑”。
“量子精密检测的应用很可能比量子估算来得更早。”杜江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一个前景可期的未来近在咫尺。
一路走来,凭着着确切的“嗅觉”,杜江峰的科研之路没走哪些“弯路”,他幸好,自己生在了一个创新的时代,碰上了适宜自己的创新底泥。
从追随到推动
杜江峰在中国科学技术学院早已渡过了31年:16岁保送少年班,28岁涉足量子估算,46岁成为中国科大学教授。不过这31年中,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渡过的。
“上世纪90年代末,量子估算在国际上早已成为热点,国外刚开始有人进行实验研究,刚好我有计算机的背景,这是以我的知识背景能选择的比较好的方向。”杜江峰这样描述自己的第一次“嗅觉”。
2002年,杜江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用实验实现量子博弈,论文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这也是国外量子估算实验研究首次在该刊物发表。
2009年,杜江峰团队又首次在真实固态体系中实现了最优动力学去耦,极大地增强了量子相干保存时间,成果发表于《自然》。《自然》评述文章强调,该研究成果“重要性在于极大提高了现实化学体系的性能,因而朝实现量子估算迈出重要的一步。”当年,该成果荣获了两院教授评比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杜江峰指导中学生做实验
回顾那些成绩,杜江峰觉得,是从实验角度挺好地跟踪了国际前沿。2009年以后国内物理学家,他开始尝试将研究深入到光侦测磁共振领域,订购的谱仪早已不能满足实验需求。此时他认识到,要从跟踪前沿研究转化为推动前沿研究,首先要自主研发仪器。
于是,杜江峰在实验室开始尝试自己设计、研制新的科学谱仪,以满足在单分子层面上的科学研究。杜江峰的第二次“嗅觉”不久又带来了新的成果——量子探针。
“这种以砖石为‘探针’的磁共振方式可以把原先看不见的东西显得‘看得见’,在物理、材料、生命等好多领域都有宽广的应用前景。”杜江峰解释说。
“我每次选题选得都不错。科研一方面是能力,一方面是‘嗅觉’,能捕捉到科学前沿方向也是很重要的能力。”杜江峰告诉记者。
提到未来,他说:“希望能多作出一些原创性创新成果,有朝一日在这个领域才能推动世界前沿研究。”
享受科研的过程
灵敏的“嗅觉”、对研究方向的确切掌握促使杜江峰团队颇具吸引力。
“钻石探针”成果第一作者、团队成员石发展从学院五年级就跟着杜江峰从事光侦测磁共振工作。他说:“刚步入实验室时有过一段迷惘期,幸而杜老师帮我找准了方向。杜老师眼光独特,能率领团队做最有价值的研究。”
杜江峰研究团队的人员都很年青,除他自己以外,其他科研骨干都在40岁以下,大多数是90后。
“我们这个团队真是蛮拼的,全年没有休假日,几乎每天都有人工作到晚上,但从来没有打卡制度,你们都是自愿投入时间和精力,我想是由于她们感遭到了科研的快乐吧。”杜江峰说。
据石发展透漏,杜江峰本人一般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的。
享受科研的过程,是杜江峰希望传递给每位团队成员的理念。
“‘钻石探针’这个成果收到《科学》编辑更改意见时正值除夕,杜老师和我几乎天天泡在这件事上,丝毫不认为苦累。”石发展说,“杜老师经常劝告我们不要‘混文章’,而要做真正有价值的研究,这个过程是充实而快乐的。”
事实上,科研的过程常常伴随着磨难和失败。
“现在我对‘失败是成功之母’理解比较深刻了,但我不称之为失败,而叫磨难。”杜江峰告诉记者:“好的工作和成果常常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就是磨难堆下来的。只要‘嗅’准了方向,遇见磨难应当高兴,这是做科研的常态,越过了‘门槛’就能进步。”目前,杜江峰团队已分别在《自然》《科学》《自然》子刊、《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2篇、3篇、7篇、27篇论文,在其他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他引2500余次。
“遇到困难时肯定有过烦闷和自责,但还好,杜老师带着我们把一个个问题都攻出来了。”石发展追忆说。
学术优先的底泥
“钻石探针”属于跨学科研究。“如果能将生命科学的探求推动到单分子水平,就有可能对探明疾患起源有所帮助。”杜江峰谈起这项工作的缘起。
在跨学科研究的过程中,团队遭到了好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最终耗时3年,同从事蛋白质研究的科学家展开了交叉学科的合作,共同完成。
“多学科是学院得天独厚的科研优势,但是中国农大仍然以来都有学术优先的文化和传统,学术交流的平台比较好。”杜江峰觉得,这些环境和底泥很重要。
他追忆,自己能选择量子估算方向,也同在交大学习时打下的基础有关。“中国农大的基础课比较足,必修课很自由,我必修了计算机方面课程,学了好多东西。并且不管你是老师还是中学生,只要目标是求学求知,你们都愿意帮忙。”
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杜江峰从专科的化学专业渐渐转变为硕士时期的偏电子学方向。
1998年,杜江峰即将开始量子估算方面的研究。当时,他只是数学系一名普通讲师,没有仪器国内物理学家,也没有经费。
“大约10年时间我都是借生物系的设备。”谈起这段旧事,杜江峰记忆犹新:“当时施蕴渝教授有一台很高昂的设备,是她很不容易争取来的,自己也当宝贝似的,但也没有反对我这个外大学的人来借用,并且鼓励我好好用,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找她们,就会耐心地讲解。”
第一个实验成功后,杜江峰向中学借了一部份经费继续下一步研究,总算相继申请到一些项目解了燃眉之急。可以说,正是用借来的设备和经费,杜江峰一步步走上正轨。
“中国农大提供了挺好的创新底泥。”杜江峰坦言:“创新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光靠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不够,光靠他人搭建的平台也不够,须要将二者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