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2507:02在世界科学文化的苑囿里,西医药学可谓质朴浑厚、枝繁叶茂的一株雷人。虽历经二三千年的风雨霜雪,一直馨香浓郁。较之其他国家、民族的先后灭亡的传统医药学,堪称“众芳清寂独暄妍”。究其常青不老之秘,仁者智者各有所见,无法完全一致。但有一点可被公认,即其深植根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田沃壤,不断从中吸取水份和营养,这是其顽强生命力的重要源泉。无此源泉则无西医药学。儒、道(包括道教、道教)、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鼎足而立的三大思想体系,它们对于西医药学的深刻影响,远非其他文化思想派系所能比拟。因而,很有必要从儒、道、佛这一视角,阐明西医药学的丰富文化蕴藏乃至其发展规律;也有必要从西医药学这一层面,阐明儒、道、佛的社会历史功能。无疑,这应是清除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这一伟大、系统工程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历史表明,西医药学自形成之日起,就与汉代老娘、庄子及东汉初年的黄老思想即《史记太史公杂记》所说的“道家”,结下了不解之缘。汉朝之后,随着儒术独尊、佛教的传入和佛教的成立,医药学与儒、道、佛的关系日趋密切。就医家而言,东汉之后的名医,非儒即道,非道即佛,非儒、非道、非佛者几乎没有。
就医药专著及其理论内容而言,儒、道、佛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无所不在,例如儒学的天命观、中庸之道,儒家的道本论、自然无为思想,佛教的长生成圣说,道教的灵魂不灭、六道轮回说及其不杀生主张等,俯拾即是。从医德来看,道家的仁义忠义思想,道教佛教的行善积德主张,道教的慈悲救苦观念,是历朝医家治病愈疾的精神支柱。倘若从西医药学里除掉那些思想内容,很难想像它会呈现哪些状态,是否能够延续至今并不断发展。据此而论,儒、道、佛曾对西医药学的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不能抹煞的历史事实。但也必须清醒地听到,儒、道、佛三个思想体系在本质上为封建意识形态,非常是其中的宗教迷信思想,乃与医药学的科学性尖锐对立。两者亦曾对西医药学形成明显的悲观作用。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它们对西医药学的影响,既是其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和优势之所在,也是其历史局限性和阻滞其现代化的思想诱因之一。这些两重性,有待人们科学、细致地加以辨析和旨趣。不做好这一工作,无法实现西医药学的质的飞越。到底怎么辨析和论争西医药学中的儒、道、佛思想,具体想法难免因人而异,但均应遵守以下几条基本原则:其三,历史主义的心态。西医药学和儒、道、佛及其互相关系,是历史的产物,必须把它们放在其形成和存在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瞧瞧它们比前代的同类事物或思想,降低了哪些新鲜的、积极的内容,承继或抛弃了什么合理的成份,保留或提出了什么愚蠢的思想;而不应以后世乃至现今的历史条件要求它们,否则势必深陷完全证实西医药学及其中儒、道、佛思想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泥坑。
其一,参照当代科学思想文化。马克思以前强调:“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锁匙。低等植物头上流露的高等植物的迹象,反倒只有在高等植物本身已被认识以后才会理解。”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及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所创造的精神文明的最高形态。而西医药学和儒、道、佛则是历史上出现的比较低级的思想理论形态。后者较之前者,如同人体解剖之于猴体解剖。不立足于后者所达到的高度,则无法看清和掌握前者的合理智及其局限性。但这并非要以后者为标准,否则如同以人体解剖为猴体解剖的标准一样荒唐。而只应把后者作为方式论儒道佛与中医药学,以之剖析、辨识前者的各类成份、倾向和作用。倘若无视当代先进的科学思想文化,也是错误的。其一,以实践为标准。社会实践是检验一切认识真理智的惟一标准。衡量西医药学及其中的儒、道、佛思想是否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智,不能以某一学说和个别人因而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意愿、好恶为转移,而只应以世延续的养身防病、临证愈疾的实践为标准。但凡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证明有效的理、法、方、药,均应给以肯定;反之,则应给以否定。有的理、法、方、面上颇为完美,但却屡试屡败,表明它是愚蠢的;有的理、法、方、药,表面上简单简陋,但却在实践中常显奇效,证明它是合理的。
又因为人们的实践总是具体的,也有其局限性和不确定性,故亦不可轻易肯定或否定有限几次实践检验的结果儒道佛与中医药学,而必须采取慎重的、科学剖析的心态。有些目前无法理解和进行检验的理、法、方、药,可暂时置而不论,留待后人去解释和检验。千万不可仅凭一时的认识和实践而妄下推论,非常是否定性的推论,要慎之又慎。须知,古人的许多理、法、方、药,少则经过上百年,多则几千年的实践检验,其中一定具有合理成份,若随意将其扼杀和抛弃,既有负于儒者,也对不住今人和后人,这一罪责堪称大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和感悟,我们十几位同仁选择了《中医药学中的儒、道、佛思想研究》这一课题。奉献给读者的这本小书,就是我们在此方面从事科学探求的初步成果。今后我们仍将继续这一工作,并力争取得殊荣。马克思以前深有感悟地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象在地狱的人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避免一切迟疑,这儿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我们面对西医药学和儒、道、佛这四个号称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自知学识和能力不足,亦曾为此而“犹豫”和“怯懦”。但我们总算明白,这一心态确实“无济于事”。只有努力奋斗,奋力往前,才有希望不坠入“地狱”。虽然误人“地狱”,也可为后继者提供教训,使之顺利升人“天堂”。唯愿祖国传统文化及医药学之花,在新世纪中,开得更鲜妍,更芬芳![我是一个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