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报记者张雯婧摄影刘欣
“大家看那些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就是电压讯号的相关参数……”昨天晚上,在南开学院基础数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电磁实验室中学物理学科网物理,来自南开学校的13名小学生学习学院化学实验先修课第三课。
去年5月,根据《关于强化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南开学院数学科学大学与南开学校签订共同培养数学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合同,南开学院基础数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向南开学校中学生开放学院化学实验先修课及大中衔接教学研讨活动等。
本学期开学后,13名对化学有着浓烈兴趣的南开学校小学生首批步入南开学院学习。学习了“滤光片特点研究”和“牛顿环”两节实验课后,今天中学生们在电磁实验室学习了伏安法测内阻实验。
课上,南开学校带队的数学老师张汉泉仍然坐在实验室的角落中,边记录学院老师讲课特性,边观察中学生表现。跟前两节课相比,这节课对实验结果不断反省、复盘、修正的中学生越来越多。这样的结果,让张汉泉很是惊讶。
“第一次上课时,面对学院老师的提问,中学生们大多保持沉默。”对此,张汉泉并不意外,“除了学生知识有限,理解学院实验有难度,须要时间消化这个诱因外,更多的是由于现今真正乐意动脑思索,擅于剖析、总结的学生太少了。”张汉泉坦承:“我们的中学生特别擅于做题,而且科学探究的路上中学物理学科网物理,须要的常常不是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在实验过程中的发觉。这可能是学院与学校实验课的本质区别。我们想通过此次活动探求一条衔接与融合学院与学校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让中学生吴家俊印象深刻的是由南开学院张跃变老师主讲的实验课。在借助牛顿环干涉法测定球面透镜的曲率直径实验中,朋友们发觉每次检测须要双向旋转鼓轮能够防止返程差。“之前没想到旋转方向这个细微的动作竟能造成实验结果的天差地别。”张家俊说。
中学生陈弈闻也有相像感受,“做实验前仪器调试中出现了一点偏差,当时没感觉是多大的事,没想到实验快结束时,由于这个小偏差不得不推翻之前的步骤重来一次。”陈弈闻还告诉记者,学院实验跟学校实验一个不同,就是你们须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复盘”上,“我们须要在一次次‘复盘’中找到问题,不断修正实验参数。”
“通过这项活动,中学生们宽阔了视野,我们也在找寻未来学院和学校科学教学衔接的努力方向。”在张汉泉看来,这种收获正是两校“牵手”的目的和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