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院专科在西北农业学院学的是生物技术(1998-2002),当时我们系上面有一个北大50年代的结业生,是国外植物克隆很有影响的人物-秦朋春,他的中学生好多在国外美国都很有名气,如在英国的孟利首次弄成了克隆猴,中科院植物所的周奇首次克隆了小鼠等。中学在生物学的其它领域如生化或生物化学等基本没有,于是在这些环境下只对植物发育有较多的了解,再加上专科生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有限,不过当时图书馆的一本英文分子生物学刊物对我了解其它的东西还是起了一定的帮助,内容也多是分子生物学。西南交大在70年代曾经是国外挺好的学院,五六十年代的时侯中学生讨论的内容都上过人民晚报头版头条。后来毛泽东说农业学院应当建在农村,于是从成都迁往了阿城,真正来到了农村,但也丧失了发展的机遇,后来再搬回到城市,但现址早已被西医大学占了,只能在偏远的南岗区重整旗鼓。学院时流行吃在交大,爱在交大,学在北航的口头语,因而对校区旁边的美食一条街还是终身不忘,尽管结业好多年了,但我永远认为那儿的美食好吃实惠,100块钱可以请8个朋友吃饱吃好,哪里留出来太多学院的记忆。
由于学院发育生物学的大环境薰陶,我结业的时侯就立志要考中科院发育所,教课的老师都说21世纪是分子发育生物学的世纪,当时发育和遗传所正好要合并。2002年如愿以偿的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到了发育所,那是一个童第周逝世前就在设立的所,但他逝世的时侯发育所还没建好。2002年元旦之后不久我就来到了发育所笔试,笔试成绩也是最好的。所里那时进门要刷卡,于是所里给我配了一个电子卡,由于笔试完我就留在那做结业实习了。当时背部上挂个卡,里面写着中科院,认为老有成就感了,以为自己真就在学术殿堂了。我的硕士导师是一个80年代结业资格很老的女老师,对科研十分执著,但哪个年代结业的人确实不够,热情可以夸奖,我对我老总的工作心态还是十分钦佩的,一个年过5旬的人每天都亲自做实验。我当时进实验室工作也很努力,但我这个人做东西从小就马虎,所以我理论成绩好,但实验还做不过成绩不如我人,于是我时常失望,有时去路边的面食店饮酒宣泄纠结。第一年啥也没做下来,就是每晚重复一样的东西,如今想来感觉自己太傻了。老师也很不满意,常常挨训,但我从来没还过嘴,我从来不跟老师解释自己的错误,哪管有时侯是情有可原的。但我第二年还算足够辛运,克隆了一个新基因,做了一点简单的功能研究就结业了。在发育所得3年,我读了1000篇以上的文献,所以这对我后来的科研和学习还是起了十分好的作用,我英文当时不算好,但读完这些文献,我基本哪些文献都不用查字典才能看懂。3年的发育所薰陶,当时觉得发育生物学就是空叫一个新名词,技术上跟分子生物学没啥区别,但是那时分子生物学早就是一个基本工具,做生物的人就会。结业的时侯认为有些茫然,我第一年申请出国也没领到offer,由于省钱一个申请费也没交,网上有人说不交也能申请到。所以网上的东西要掂量之后再相信,瞧瞧他的环境和其它条件你是否具备,有时有人为了显摆自己的伟大,故意把自己付出的努力弱化,觉得她们很容易就成功了,包括我明天写的东西,但这确实是我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没有领到出国的offer,我就去中科院植物所一个国家实验室做了研究助理,准备第二年再申请,其实那时侯我也报名了生物化学所的博士研究生考试,万一又没出去,想给自己找个退路。记得那时侯还有其他人要考取生物化学所06年校长的博士研究生,老饶当时只招一个人,那种人05年没考上,于是就在老饶的实验室做志愿者,06年继续考。这儿还有一个小插曲物理系考研可选择什么专业,当时植物所一个同学认识在老饶手下准备考博的那种人,告诉我你赶快换个老师报名,有个很厉害的人要跟你争,人家在那工作一年了,但是老饶只招一个,打算的时间也比你长。我当时还是心高气傲,我说全省联考的考研我都能考第一,我还怕一个非联考的考博,我由于打算出国申请,没时间打算考博的东西,最后我只用了15天打算考博的东西,由于我认为我有更好的基础,后来我还是考了第一。在笔试的时侯我还没有领到英国那边的offer,所以我还是竭力的打算了。当时老饶问我你是不是申请英国的学院了,我说申了没中,他说你的考博是不是备选的,我说不是,给我投档我就来念,实际我说了违心的话,假如领到日本的offer,我肯定是要出国的。后来老饶不晓得由于哪些又不招了,生物化学所的老师打电话给我说你可以调剂到其它几个老师哪里,但我当时早已领到了两个德国学院的offer,所以我拒绝了。由于要打算考博,对生物化学的信息也愈发关注了,05年8月的时侯生物化学组织了一个国际蛋白质学术大会,我没报考就混进去了。在那我第一次据说了核磁共振这个东西,认为那东西解出的蛋白结构能够动,比哪些分子发育有趣多了。回家之后,就开始改主意了,我就要学蛋白质核磁共振,但我对哪个东西一点不懂,真是一点不懂。我那时认为核磁共振似乎是化学物理的东西,于是出国申请的专业全改成了物理系。
正由于我的不懂,所以在选中学的时侯我就犯了错误,当时两个offer,其中一个中学的蛋白质核磁共振还可以,但另一个校区不怎样好,但她们有核磁技术,但是她们先给的offer。于是阴差阳错的就去了核磁共振并不好的中学,那的老师基本不做蛋白核磁共振,她们用NMR做抗生素的跨膜等,我没有有机物理背景,对抗生素合成不感兴趣,但是老总把实验室安排的像个鞋厂,每位人只做一小块,不让接触其它的东西。当时觉得自己又走错路了,于是呆了三年以后就想走。在日本不是想走才能走,假如你走了须要老总的推荐信,他假如不好好写你永远都找不到位置,并且在一个地方呆了一年没拿学位,没发文章,将来他人问你无法解释。于是硬着头皮拿了个硕士,想换个核磁共振做的好的地方。那时侯世界范围内NMR比较厉害只有几个地方,一是NIH,但NIH不招研究生,并且发信问过,不招。其它NMR起源于法国,好多厉害的人都在法国,法国也有厉害的。当时须要重新考寄寓,也很沮丧,都是背着他人打算。联系了一些人,觉得一个比较好的牛人在美国国立学院,那种老师也说好要我,仍然有短信联系,但到了4月份突然发了个电邮告诉我经济危机没领到。我当时有点懵了,仍然就跟这一个人联系,4月份的时侯英国所有学院申请都结束了,但是我都没申请。这儿的教训是永远别对任何人抱有太多的期望,不管哪个人哪些地位身分,一旦对方变卦,我们会很惨。仓促之中赶忙申请了一些中学,还有由于有在日本的三年背景,最后领到了几个offer,那时一个中国老师在佛罗里达学院,那种老师发了4篇,但是他的技术PRE也是很新的,天真的以为跟随他就能发。第一年真正学上了我梦想已久的蛋白质NMR,学会了好多东西,我感觉自己此次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我那时有两个项目,每位项目与预期的目标都有差别,新老总在设计的时侯都有这个问题,由于结果与预期的相反,不能发大文章但小文章也能发几个。我以为这样4年结业,再去找个好的博士后,做学术还是有机会的。
但好景不长,我老总2010年忽然决定归国,我辛辛苦苦费了这么大劲就要拿英国的学位,他回家我怎样办,当时系里和他的关系闹得很僵,由于他在没有及时通知系里要走,系里也不支持我回来。于是我在2010又要换老师,系里还有一个NMR的老师,但由于当时选实验室的时侯没去那,如今由于我老总走了我再去那,我认为心中不舒服,好马不吃回头草,但是那种老师的水平通常,假如还想学NMR,就必须换中学。想来想去,认为时光不饶人,折腾不起了,眼看30了还没领到博士学位。于是我不得已换了方向,换到了单分子生物化学,此次换专业确实不是我计划内物理系考研可选择什么专业,人好多时侯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我认为我仍然被命运取笑。刚换老师的时侯心情仍然不好,认为自己仍然在虚度岁月,懊悔不如当时在发育所直接读个博士,如今博士后都做了好几年,但世界上哪有懊悔药啊。看见其他与自己同龄的人都开始当老总,归国做院长了,有时侯愈发倍感纠结。但我此次还是比较辛运,我由于是老总的第一个中学生,我转的老师是一个新老师,刚来系里2月一个人都没有,于是我可以自己选,我选了一个最稳妥的,还好很快就坐出了东西,才能达到系里的结业要去。老总当时想就是这个也须要个3-5年,但他没想到我这么顺,一年就做完了,之后就开始写文章,老总在培训中学生写文章上还是很不错的,他让我来回改了30遍,花了将近一年时间。12年6月投到,做梦了很多年第一次投,当时还很兴奋,管他收不收先说我也投了一次。评价是两个支持,一个反对,但可以补实验。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补完了,她们还让补,学术圈投文章也是有潜规则,没这么纯洁。我马上结业还在补实验,还好我老婆跟我一个实验室,虽然我先结业,她也可以帮我顶一下。她入学比我晚一年,所以要晚一年结业。
老总为了不让我早点结束,在改文章发文章上尽量托,我12年6月去出席了一个大的会,让他人都晓得我们做的东西,想逼着他赶快发。但他对内质网体这个小圈内的所有人基本都认识,他基本就是告诉人家我在做这个大家别做了,所有他还可以托。12年11月之后,我准备开始找厚薄的位置,他一开始就是托着不给我写推荐信,由于好实验室申请博士后通常都要提早半年。我最早联系了几个,由于没有他的推荐信都招了他人,上面有3个HHMI做单分子方向,由于好的实验室就这么几个,他再不给我写我可能一个也找不到了。于是我就急了,我说我联系的几个博士后位置都刚被占上了,你若果再不帮我,我就拿不到好的位置了。后来他写了,我没过多久就领到了几个位置,之后定出来去伯克利一个实验室,总算可以完成这个久违的博士学位了。中间还有几个插曲,12年6月去出席学术大会的时侯,认识一个法国EMBL的哥们,他也在做蛋白质NMR,还在上海经营着公司,我当时认为他比较强,也想学一学,后来8月份归国也在上海注册了一个公司。从事单分子仪器和超分辨率显微镜的组织业务。花掉了我好多时间,但我认为对我自己有好多磨炼,但时间平衡要把握好,否则公司没干好,学业也没干好。其实我想做些创业的活动,但我不想舍弃学术,我认为两者可以融合,由于日本和中国好多老师自己都有公司。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在专业选择上,我认为一定要对每位方向都有细致的了解,如今网路发达,多瞧瞧多听听。假如有时间最好把日本前100名中学,所有相关系的老师在做哪些都看一下,我来日本后花了2个月的业余时间看了日本前100名学院所有生物系,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物理系,好的研究生如,cold,等所有老师的研究方向,我认为这对于我认识整个生物学界有特别大的帮助。不能上来就说我对这个特别感兴趣,好多时侯新入道的年青人说自己对哪些感兴趣普遍是由于自己只了解那一块,对其它不了解,也不乐意了解,轻率的觉得自己的最好,如同我曾经选择发育生物学一样。在选择好之后就不要轻易去换,由于换专业只特别浪费时间的事情,我为此浪费了6年的时间。其实我接触了好多其它的领域和知识,但你开始独立学术生涯就比他人晚几年,其实这几年就是人生创造力最好的时侯,与其花时间改,不如用心就做一个方向,但我鼓励接触其它的领域和知识。好的德国科学家通常都是懂几个领域,俄罗斯有那样的环境,这在中国比较难。另外在选专业的时侯不要挑这些看起来好理解的,门槛低容易学的,入门容易,但一旦你下来竞争压力就大,你们都懂,你们都拣软枣子捏,你没有任何优势,简单的东西一般都不是好的,简单的东西是可以兼休,可以用来用,千万别把那种当作你的事业,由于你会竞争力不足。
对自己行业跨径大的专业不要轻率的觉得他人如何,一定要亲身去感受,有时侯你看低或则看错他人,会遮住你的眼睛,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我出席学术大会,多看,多提问,敢于讲,我就是不懂我就要问,哪管你认为我的问题是人渣问题,永远不要不懂装懂,由于一次这样你可能永远这样,一旦养成习惯你就完了。由于我自己转过几个专业,我刚转过来的时侯就是啥也不懂,例如我刚到日本学质谱,我就是啥也不懂,常常问一些低级问题,遭过好多人的厌恶,但我就是问,最后我感觉我的质谱议比我大多数朋友都好。诚恳接受其它专业的人对你的评价,她们可能不懂你的东西,但提到他的专业的时侯一定比你懂,不用争论解释一定显示自己多强,要学会保持一个中学生的态度。知名的单分子学者TJ,Ha时常出席不是他的领域的大会,每次去他都像中学生一样问这些其实是大专生的中学生问题,一个一个的看,他说只要他不懂他可能连小学生都问。现今的学术前沿方向千百万,所以选择的时侯一定是在自己对都每位方向都真正理解的时候选,不用自以为的觉得自己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