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推行新中考,而新中考和传统中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施行“3+3”的选科模式。
但是课目的选择直接跟学院的专业挂钩,所以了解各科目本身的特点和其与学院专业的对应关系是选科前必做的功课。
为帮助你们更好的了解课目和专业之间的关系,新文达小文非常整理分享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3+3“选科模式下的20种组合:
适用省份:上海、天津、山东、海南、上海、浙江
通常情况下,好多考生和父母就会问,选择哪些样的组合可以得高分,哪一个组合对应的专业范围更多。不妨先来瞧瞧中学各学科和专业之间的联系,以及所对应的专业都有什么,了解清楚,能够合理选科。
学科与专业之间的联系
1、物理
化学是学院注重度最高的学科,好多专业要求考生必选化学,化学课目的专业覆盖率也极高学天体物理学要选哪些科目高中,除部份要求物理为必选课目的专业外,化学课目可考取大部份理工类专业。
数学对应的专业包括:理论与应用热学、地球化学学、应用数学学、机械类、信息与电子科学类、核工程与核技术学、航空航天类和装备类、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热学、材料科学类、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子科学类、海洋科学类等,希望从事以上专业的考生,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
2、化学
物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极广,工、农、医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可见物理存在。
物理对应学科专业分类包括:核工程类、生物科学类、地质学类、医学类、林业工程类、公众卫生与防治医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应用物理、化学与药业类、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3、生物
生物研究的是生命体的现象和活动规律,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生物对应学科专业分类包括:生物工程类、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环境科学类(生态学等)、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水产类、动物医学类、植物生产等。
4、历史
2020年强基计划施行学天体物理学要选哪些科目高中,历史和数学、数学、生物等学科共同被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培养专业人才。
历史对应学科专业分类包括: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世界历史、汉语言文学、文物保护技术、地理学科、政治学科、马克思主义研究等。
5、政治
政治是考研、考公务员的必选课目,从事事业类,行政类、管理类工作必然须要学习政治。
政治对应学科专业分类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经济学类(金融学、税务等)、政治学类、历史学类、工商管理类、社会学类(社会工作,家政学等)、教育学类、公共管理类、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监狱学等)、哲学类(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
6、地理
地理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民生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对应学科与专业分类包括:气象类专业、城市规划类、旅游类、地质钻探类、资源管理类、地理教育类、酒店管理类、地图测绘类(尾声遥感,GPS专业)等。
2020年上海中考选科人数总览
1、物理选科25308人,相对于往年3.8千人的理科生总量,说明有近1.3万名传统的理科生舍弃了化学课目;
2、化学选科34507人,相对于往年3.8千人的理科生总量,说明有3500多名传统的理科生舍弃了物理课目;
3、生物选科35640人,相对于往年3.8千人的理科生总量,说明有2000多名传统的理科生舍弃了生物课目;
4、政治选科16824人,相对于往年1.8千人的工科生总量,说明理科生选择历史的人数与工科生舍弃历史课目的人数相当;
5、历史选科25099人,相对于往年1.8千人的工科生总量,说明起码有7000多名理科生选择了政治课目所以提高了选科总人数;
6、地理选科29673人,相对于往年1.8千人的工科生总量,说明起码有1.1万名理科生选择了地理课目。
上海市新中考的“6选3”使得中考形势显得复杂,同时考虑到不同高校的不同投档专业对选科均有限报要求,因而在选科方面除了要考虑个人在不同课目上的学习情况,更要充分结合专业志愿对应的选科限制。
2020年上海新中考那个课目竞争最为激烈?
1、物理学科
推行新中考后将不再分文理,不再有传统中考的理科生。据北京首届选科数据,仅有23.06%的北京小学生选择【物理+物理+X】组合。
而2019年上海中考,理科生占比是68.7%。从68.7%降到23.06%,导致人数“流失”的主因就是数学。
2、生物学科
为何如此多人选择生物?缘由在于生物学科的小学知识题量是6个学科中最少的一个,相对容易得高分。生物课目在不少的组合中以“提分者”的角色出现,选择【生物+X+X】组合的考生合计达59.71%。
这样的结果对明晰以生物类专业意向的考生来说,冲击最大。竞争对手的增多,给真正以生物为专业方向的考生的学院招考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非常提醒:
新学期开学后,对于初三生来说,选科是当前面临的重要的最艰辛的选择,考生不仅仅要了解自己的优势特长并加以发挥借助,更要充分了解各科目对应的学院专业,剖析所选择学科在未来的学习发展潜力,学科竞争力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