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院士忆大师往事重现杨振宁巨人风范

更新时间:2023-10-14 文章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次数:

中新社上海9月8日电(记者应妮)去年9月22日,知名化学学家杨振宁将迎来他的百岁生日。商务印书馆近日推出化学学家、中科院教授葛墨林口述并审定的《我晓得的杨振宁》一书,其中好多内容和相片都是首次发布,具有一定的史籍文献价值。nyG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葛墨林从20世纪70年代末结交杨振宁先生,80年代多次赴美追随杨先生举办研究,后来在杨先生的直接领导下参与南开学院物理所理论化学研究室的创建和教学科研,在杨先生创建复旦学院高等研究中心早期又作为兼职院士短期参与教研工作。葛墨林教授与杨振宁先生合作了近半个世纪,亦师亦友,完善了深厚情义。nyG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在前言中,葛墨林说:“我有幸认识杨先生40余年。弹指一挥,我也是年过八旬的奶奶了。每每想起杨先生对我的关爱、帮助,心里总有一种冲动,想把我了解的他做人做事的点滴记出来,与同学分享。以我很窄的接触面,写的都是小事情,希望你们可以从小事中感遭到巨人的风范。”nyG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从1980年到1990年的六年间,葛墨林多次到杨振宁所在的石溪理论化学研究所访问。这六年又恰逢中国变革开放之初物理学家杨振宇的贡献,国外科学界进行国际交流和到海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心愿空前激增。葛墨林由此在石溪目睹了杨先生为推动中印科技交流所做的努力,见证并亲历了他联系英国科研机构、支持中国学者出国学习的行动。nyG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我在石溪期间最突出的体会就是杨先生非常忙,不仅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他还要出席好多学术大会和社会活动。但无论杨先生多忙,只要有中国访问团或学者到访,他就会出面接待并提供一定的帮助。当时国外有关学科尤其是数学方面的学者访美好多都到过石溪,哪里也成了中国访问团和访问学者的海外大本营。”nyG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葛墨林在书中追忆,20世纪80年代,杨先生在英国华人圈和中国澳门地区募集了一些经费,成立了中俄教育交流委员会(CEEC),专门用于捐助中国学者去日本举办访问研究。据统计,一共有80多位中国学者在该基金的捐助下到日本访问研究,其中包括后来兼任过同济学院院长的杨福家先生、著名物理家王元等。谷超豪先生等清华学院一批物理家在此之前就被杨先生约请到石溪进行访问研究。nyG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杨先生为中俄教育交流基金募集钱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常常要出席好多社会活动,与政界、政界的人打交道,与她们构建良好的私人关系,同时游说她们凑钱充实基金。这种自然要占去杨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还要时常做讲演,给海外华人介绍中国变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阐述通过基金推动中国科技发展的必要性。这种科研以外的工作让杨先生特别辛苦,有一次杨伯母就跟我埋怨,说杨先生不顾自己发着发烧,还要坚持骑车两个多小时去伦敦做筹款讲演,劝他别去,他不听,还说那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错过了就不容易募集到了。”nyG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在石溪,我见证了好多这样的事,可是杨先生特别高调,国外极少有相关报导,鲜有人晓得杨先生的这种付出。更让人感动的是,杨先生捐助我们这种人到石溪访问研究,从不要求我们有任何回报。他只要求我们好好做,归国之后把中国的事做好。杨先生的心愿简单又伟大。”nyG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书中物理学家杨振宇的贡献,葛墨林教授以时间为线,深情追忆了杨振宁先生在举办数学学研究、支持祖国教育科技发展、维护祖国名誉尊严、关心帮衬小辈学人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其间穿插了许多令作者印象深刻的专题,既有国际视野的数学学研究,也有生动具体的日常生活;既有真实客观的历史记录,也有质朴细腻的个人情思。其中好多内容和相片都是首次发布,具有一定的史籍文献价值。(完)nyG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发表评论

统计代码放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