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的起源
这种在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关于波的形成和传播的明显“理想化”错误,一般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然而,在最近的一次模拟考试中,在完成了下面这道题后,老师和学生发现了这个错误。
首先看问题:
对于本题C选项,出题人给出的参考答案是,在t=0.05s时物理高中必修一3-1 波的形成》(教案),b波刚好到达x=0.4m,在平衡位置上引起向上振动,振动速度为b波引起的最大振动速度。根据波的叠加原理,x=0和x=0.4m都是两波引起的“平衡位置上同方向最大速度”的叠加,所以此时两个粒子的振动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出题人判断C选项错误。
然而,对于选项C,老师和部分学生却存在两种理解,均认为选项C为正确选项:
首先,在t=0.05s时,b波刚好到达x=0.4m处,尚未引起x=0.4m处粒子的振动,所以只需要考虑a波引起的振动。选项C正确。
其次,在t=0.05s时,b波刚好到达x=0.4m处,使x=0.4m处的粒子发生振动。但由于粒子的惯性,有一个从静止加速的过程。由于此时没有时间积累,粒子的速度并没有立即达到最大振动速度。因此选项C正确。
提问者辩称,根据波的传播定义——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可以看出,在t=0.05s时,b波的“平衡位置和最大向上振动速度”状态刚好到达x=0.4m,质点立刻在“平衡位置和最大向上振动速度”状态振动。
面对上述第二题,出题人认为,x=0.4m处的粒子应该看作是轻粒子贝语网校,其速度应该瞬间达到最大振动速度,才能保证波的传播定义成立。人教版教材就是这样处理的!所以选项C应该按照参考答案的方式处理。此时,两个粒子的振动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错误”
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波的传播和简谐波的定义和出题人说的完全一样,请大家看一下教材内容截图:
1.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选修课1
2.陆克版高中物理选修必修课1
陆克版高中物理选修必修课的答辩出题人更精准,画出了粒子振动的速度矢箭,很明显,波传播到哪个粒子,那个粒子就直接以最大振动速度开始振动!
3. 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悖论
按照高中物理教科书的说法,显然波前方的粒子必须看作是一个很轻的物体,它并不需要逐渐加速的过程,而是被左边更靠近波源的粒子瞬间带动到最大振速的状态。
但这显然违背了“前方领先后方,后方重复前方但落后于前方”的振动传播机制——每个粒子都是被迫振动的,每个粒子都需要靠近波源的相邻粒子施加的力来驱动它振动,而正是由于惯性的作用,它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前一个粒子的振动,从而有序地形成了波浪形状。
我们还知道,对于一个受迫振动的物体,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也有一个振动调整过程——从固有频率到驱动频率,最后稳定在驱动频率振动,如下图所示:
所以,教科书上的说法明显是错的!在波的传播过程中,波前质点的振动必然有一个从静止加速的过程,以及从固有频率到驱动频率的不稳定调整过程物理高中必修一3-1 波的形成》(教案),不可能直接以最大稳定振动速度振动!波形曲线中那一小段波前不可能是正弦曲线的一部分!
不过,可以对教科书做出一个“理想化”的解释:虽然波前粒子确实存在从静止加速和调整频率的过程,但由于连续介质中每个粒子的质量足够小,加速和调整过程极其迅速,因此经过很短的时间,波前粒子的振动可以看作是驱动频率的简谐运动。
三、教材编写及题目设置建议
由于上述“悖论”,建议在编写教材时,不要像陆克版教材那样,在波的形成图上标出每个粒子的振动速度矢量箭头,而应该像人教版教材那样,把教材标得模糊一些。然而,人教版教材的悖论依然存在!
同时,在出题时,应该只考查波前振动的方向,而不要定量计算波前振动速度,以避免出现上述悖论!
尊敬的专家,您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传播信息
欢迎大家关注陈恩普老师的《原来物理可以这样学》。本书唯一正版授权店铺为淘宝“原来物理可以这样学”店铺,发货地“湖北恩施”,发货人“陈恩普”,售价59.8元/本。其他店铺均为老旧劣质影印盗版(特别是发货地为湖南衡阳、湖南娄底、广东揭阳、广东广州等地)。请读者谨慎下单,谨防上当受骗。被骗的读者可以“非法盗版”为由向不法商家申请退款(无需退货),如不法商家不同意,举报其非法盗版,要求平台客服强制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