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本身是很抽象的,有时甚至很枯燥。那么在单调枯燥的课堂中,如何才能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是有趣和有用的呢?因此,上课听不听、如何听好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另一个关键是教师如何组织教学,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物理。以下是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作为教师,要认真观察任何能给学生带来乐趣的突破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启发性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中,这样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物理不同于其他学科,物理是一门基于观察和实验的科学,但又不同于简单的“看”和“做”,它还需要思考——思考。俗话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经得起实践的考验。例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如下问题:①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同时、同时、同时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②在讲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我们的实验条件是让一辆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小汽车,在不同粗糙度的各种表面上滑动,实验现象是滑动距离不同,并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思维得出实验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不同于我们日常经验——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所以光是“看”和“做”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仔细思考:物体本身就在运动——它有速度,摩擦阻力越小,它滑得越远,如果没有阻力会怎么样呢?③在讲“光的反射”时网校头条,我们还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如果你在漆黑的夜晚走进一个房间,你能看到里面的东西吗?”学生回答:“看不到。”“那你怎么能看到呢?”学生回答:“开灯,就能看到房间里的东西。”“好,很聪明!那么同学们,再想一想,为什么开灯就能看到房间里的东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趣的物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乐于学,乐于学,才能学得好、学得积极。 2、注重探索,重视实验,掌握概念 1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实验客观真实,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能让学生获得很多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打下良好基础,还能让学生加深对定理、定律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尽量把演示实验都做完,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做实验。例如,我在讲“光的折射”时,给学生准备了一些碗、筷子和硬币,让他们做3个实验: ①往一个空碗里倒水,观察倒水前后碗底有什么变化。 ②在盛满水的碗里,把筷子斜插进碗底,从侧面看水面,你会发现筷子有什么变化? ③ 在空碗里放入一枚硬币,调整视线的位置,让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
此时,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让另一个学生慢慢往碗里倒水(不要让水冲到硬币的位置)。随着水位的上升,观察者会发现什么呢?在上面的实验中,学生可以看到碗底“变浅”、筷子“弯曲”、硬币“上升”等现象。这些都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界面的折射所致。这样加深了对光折射的理解。实验结束后,组织各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得出初步结论。在做实验时,学生不仅要知道实验的目的、设备、原理、步骤等如何上好初中物理第一节课,还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筋如何上好初中物理第一节课,通过分析、归纳、推理得出结论。同时,对如何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精度、设计实验等给予必要的指导。还可以在课外增加一些辅助实验,然后进行深入讨论,看看谁做的产品最好,找出他们的优点。然后完善自己的设计。所以,实验对学生学好物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实验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切不可“用嘴做实验”。 2 学好初中物理,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要学会把握: ① 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它是怎么提出的。 ② 明白概念的表达方式。 ③ 明白怎样用这个概念去计算或解决实际问题。 ④ 明白概念的应用范围和条件。 这样,学习了基本的物理概念才算是抓住了重点。 下面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听物理概念课。
(1)物理概念的分层很多物理概念往往具有多层含义。概念的分层就是将其复杂的内涵分解成多个层次,让学生逐层逐渐理解,最后将各层内容综合起来,得到一个完整的定义。例如“匀速直线运动”第一层含义为:物体做直线运动(体现“直”字);第二层含义为: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体现“变”字);第三层含义为:物体的速度匀速变化(体现“匀速”字)。其定义是:“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这种速度就称为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管概念分为多少层,也不管层层平行还是层层递进,听课时只要把各层含义分开,把每一层都讲清楚就行了。另外,概念内容的权重不同,层层要有主次之分。听课时要注意抓住体现本质属性的重点,加以强调,区别那些非本质的、容易混淆的现象。例如:“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一层次: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例如汽车的各种运动情形:静止→运动;运动→静止;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等)。第二层次: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例如汽车左转、右转;自行车转弯等)。第三层次:力不是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3.讲授细致凝练,源于生活物理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最为密切,学生在学物理之前,已经从那些肤浅、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中获得了大量的“日常经验”。这些日常经验是先入为主的,往往会干扰科学概念的形成,成为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障碍。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究和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传授知识后得出的结论。课后练习和作业题目要精挑细选,结合“双基础”和螺旋上升形式,同时多探讨问题、思路、方法和规律。而不是用题海战术,给学生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