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羊萧箫发自凹非寺
量子位出品|公众号
估值突破1000亿港元大关后,百度最新进展也急剧爆光——
创立一家专门的AI芯片公司,独立发展的那个,像智能车辆模式的那个。
而百度自研芯片昆仑2,也将于明年实现量产。
消息一出,百度盘前下跌5%。
不得不说,背部科技公司,近些年来行动还真是出奇地一致:
无论国外外,虽然都将眼神置于了“AI芯片”这一领域。
先是手机厂商如苹果、华为、OPPO,纷纷下海自研AI芯片。
2017年,苹果A11Bonic问世,首次采用自研GPU,首次搭载神经网路引擎,开启智能手机AI时代;
华为“昇腾”系列芯片揭晓,标志着华为即将涉足AI处理器行业;
OPPO也明晰涉足半导体,构建自研芯片。
同时互联网公司如微软、亚马逊、BAT,也开始有所行动。
美国如微软,2014年就开始为数据中心设计服务器芯片,2019年更是在美国成立芯片团队。
而亚马逊最大盈利来源之一、云估算公司AWS,也在2018年末披露了首款自研云服务器。
国外如阿里,2018年创立“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即将入局AI芯片;
至于腾讯,也已押注燧原科技,专注于AI芯片的商用落地。
此番,百度又宣布AI芯片独立拆分,甚至直接砸出自研芯片去年量产落地的重磅消息。
BAT在造芯方面的布局,现在已经明朗。
为什么大鳄纷纷入局造芯?
互联网大鳄入局造芯的缘由有两大方面。
一方面,就国际形势而言,国外科技公司在芯片上,遭到美国技术“卡手腕”已久。
2018年,新加坡商务部忽然宣布,7年内严禁日本企业向中兴通信销售零件。
2019年3月,中兴通信公布2018年度巨亏69.83万元人民币,与2017年度赢利45.68万元比较,相差超过100万元。
此前,中兴大量芯片供应依赖于英国芯片企业,此次风波,相当于给国外企业当头一击。
在这前后,还有大疆、华为、小米……等等国外企业,均遭到了英国不同程度的“封杀”。
要想在行业中不受政局变化的影响,中国企业必须作出对应的决择。
可以说中兴通讯 量子,自研芯片是国外企业必须走出的一条路。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带来的需求和机会。
此前,个人笔记本和手机等芯片,尽管基本早已被英特尔、AMD等公司垄断,但人工智能技术的盛行,无疑给行业带来了一个难得的窗口期。
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急速发展,金融、医疗、能源、制造、政务、交通、家居等行业,正在实现进一步的“AI+产业化”。
各行各业急剧智能化的同时,疫情的到来,又进一步加速了人工智能算法的需求。
无论是“无人化”等智能服务需求、还是“无接触”等智能语音需求,一波波产业浪潮,正在不断推动AI技术的落地应用。
软件的急速发展,势必推动硬件行业的革新。
面对AI算法对算力、任务处理性能的特殊需求,包括GPU在内的上一代处理器,早已呈现出头晕之势,实际任务运行效率十分低下。
但是软件重新定义硬件,AI算法重新定义芯片,来到了破局点。
芯片行业,在AI的冲击之下,打开了一个缺口,硬件需求源源不断地涌现。
这无异于是一个入局芯片的最好时机——
假如国外科技公司能抓牢这一机遇,在发展AI技术的同时自研AI芯片,软硬件一体的布局,势必也能对美国技术产业引起冲击。
而当初因加仓马斯克和比特币封神的“牛市女皇”Wood,则更是在2021年ARK报告中大胆预测,AI芯片未来的开支将下降4倍以上:
从当前的50亿港元,下降到2025年的220亿澳元。
有实力的玩家,此时不做,更待何时?
自己不做,更待何人?
百度造芯,虽然「十年磨一剑」
但此番百度AI芯片业务独立拆分,只是在追逐风口吗?
背后的胆气何在?
从国外科技大鳄押注芯片的节奏上来看,百度虽然落子最迟。
但是,假若寻根探源,或是对百度技术押注熟悉,都会发觉,原先百度在芯片方面的布局,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展开。
作为国外最早重注AI的科技公司,2010年,为了服务于自身业务,百度就早已开始使用FPGA进行AI构架的研制,并于次年就举办了小规模布署上线。
到了2017年,百度早已完成超过1万片FPGA的布署。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2018年,百度即将发布自主研制的AI芯片——百度昆仑。
昆仑1代处理器基于FPGA构架构建,采用14nm工艺,16GBHBM显存和2.5D封装解决方案,才能提供512GB/s的显存带宽。
但是,在高于150W的功率下,昆仑1代能实现256TOPS的INT8处理能力。
也就是说,在满足AI推理和常规训练、支持通用人工智能算法的基础之上,昆仑芯片能够进一步增加使用成本。
简单总结上去,昆仑具有以下几点特点:
截止目前,昆仑1早已量产超过2万片。
所以,这样的芯片都用在了那里?是否空有花架子?
事实上,无论是在大众所熟悉的百度搜索引擎,还是在ToB的百度智能云中,昆仑1都早已被广泛布署。
国外生态最领先的开源深度学习框架飞桨(),也同昆仑芯片深度融合,产生了“自研芯片+自主AI框架”的软硬一体组合。
而这样软硬件结合的模式,也就促使百度的芯片在面对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政务、智能交通等等数字化、智能化场景时,能做到愈发有的放矢、降本增效。
另外,不仅原生支持百度自家的飞桨、百度机器学习平台(BML)以及各垂类的AI能力引擎,昆仑也支持全球主流CPU、操作系统、和等深度学习框架。并与国外厂商展开合作,实现了对飞腾、申威和海光等国产CPU,麒麟、深度和通讯等国产操作系统的支持。
百度方面还透漏,昆仑2将于2021年上半年实现量产,这款芯片采用7nm工艺中兴通讯 量子,相比于第一代性能会提升3倍。
而不仅更注重于行业端的昆仑,百度面向消费者,同样已有成品,就是百度鸿鹄语音芯片。
鸿鹄语音芯片于2019年7月即将推出,相比于昆仑,它面向的场景愈发垂直:
专门为智能家装语音交互、智能车载语音交互,以及智能物联等场景设计,是一款主打超低帧率的语音交互芯片。
在芯片构架上,鸿鹄内嵌端到端一体化建模算法,能完成远场拾音、唤醒、定位等一系列语音交互功能,并将提取的特点直接传递到云端,在云端进列宽精准辨识。
这也就使厂商才能在不损失语音体验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智能硬件成本。
另外,鸿鹄芯片还采用了四核HiFi4构架自定义指令集,以提高算力。
2020年推出的小度智能耳机2红外版上,就早已搭载了这款芯片,并因而实现了三大性能提高:
百度造芯,关键在生态
总结这样的路径,虽然百度造芯的差别化竞争力,也进一步水塌方出。
关键还是场景和生态。
自主研制AI芯片,须要的除了是硬件技术,还须要对AI算法有深入的理解,要有软硬结合的能力。
而作为国外最早开始布局AI的科技企业,现在,百度拥有从硬件到软件,从技术底层到应用场景全覆盖的AI基础设施“百度脑部”。无论是地图、搜索,还是无人车、智能耳机,百度技术多年积累和业务实践都集成其中。
2020年发布的百度脑部6.0,早已开放270多项领先AI能力,凝聚230万开发者,企业发布的模型数目超过31万,是业内最全面、服务规模最大的AI开放平台。
背靠这样的生态,百度造芯也就有了更多落地实践的机会。
就以鸿鹄芯片举例,可以想见,小度音响仅仅只是第一站,在未来,这样的语音芯片还可能在无人车,乃至家庭、工业场景中进一步得到验证。
而站在当前这样的时间节点,掌握AI时代芯片行业的新机遇,进一步从软件的自主可控向硬件的自主可控探求,除了对于百度自身,对于整个中国的科技行业,都意义深远。
所以,在小度市值200亿,也被督查机构与市值300亿港元的对标以后……
百度最新孵化的AI芯片公司,又须要如何被评价?
从百度近来股价的一路攀升之中,似乎可以闻到一丝风向。
且拭目以待。
—完—
量子位·头条号签约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得知前沿科技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