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物理分层教学设计
——以“浮力”为例
文字|滕岩、倪亚贤、董文
教育部2019年发布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意见》提到要构建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制定实施,强调新课程理念留学之路,“提倡多元化教育手段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坚持“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目的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差异化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互联网+教育”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差异化教学的效率。教学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知识、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笔者以《浮力》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差异化教学:课前利用《文聚星》和《SPSS》软件辅助进行学生调查;课上利用《PhET》和《方言》《智慧教室》软件提高教学效率;课后利用微课、《问卷之星》灵活巩固知识,利用《SPSS》评估教学效果。因材施教,精准教学,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在现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1. 根据学习情况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
教学对象是一群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学生的任何学习都是建立在前概念的基础上的。教师若要评估学生的前概念水平,不仅要了解学习情况,还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反馈。在第一阶段,笔者利用“文聚星”在学生群体中张贴问卷,并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了解学生个体水平和班级平均水平。“SPSS”是一款数据统计与分析软件,教师从问卷中收集数据。将其导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散程度。点击打开“SPSS”界面,导入数据库,点击“分析”-“描述统计”-“频率”-“筛选变量”-选择描述统计离散和集中趋势的形式-“确定”,系统会呈现问卷分析表(见表1),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
表1 模拟问卷结果描述分析
在《浮力》的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前概念和探究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见表2),并结合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各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了具体的目标(见表3)初中物理新课程理念,由易到难,由C目标到A目标逐级递进。
表2 教学对象分层
表3 教学目标分层
2. 根据目标分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主要途径,作者以B级教学目标为基准初中物理新课程理念,首先保证教学内容的普遍性、典型性,然后针对A级和C级学生设计教学细节。
作者按照“认识浮力—探究影响浮力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应用浮力”的顺序进行授课,除了使用互动白板、PPT等基础工具外,为了方便C级学生理解浮力知识,作者还借助“PhET”平台的模拟程序,将浮力知识形象化,降低理解难度;为了激发A级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他们利用“在线实验室”进行自主模拟实验,拓展思维。
在资源充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利用“畅言智慧教室”软件进行授课,实时收集学生答题数据,系统会即时处理,了解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重点。软件会在数据分析结果中呈现每位学生的答题数据。同时,软件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教师课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按差异对作业进行分类
学生要想巩固学习成果,课后一定要做好作业,比如练习、自制器材、扩展阅读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后巩固环节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在巩固阶段,教师可以单独录制微课,课后提供给各类学生,比如为C级学生录制《浮力的概念》、《称重法测量浮力》、《影响浮力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为B级学生录制《浮力的成因》,为A级学生录制《应用浮力——自制浮标》。学生对课上没有解答的问题,自行观看微课,在达到基础目标后,如果学到了一些东西,如果有空余时间,还可以自行学习其他微课,“跳着摘果子”,实现进阶目标。
物理作业作为巩固的手段之一,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课后作业可以在平台上完成:教师在平台上设置难度由大到小的题目,当学生答错一题时,在答下一题时会再次出现同类型的题型,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例如,笔者借助“问卷之星”设计了作业(如图1所示),问题1用来测试“影响浮力的因素”,如果学生理解了浮力和沉水物体体积的关系,就能正确回答,答案为B。如果学生选了其他三个错误的选项,就会自动出现测试相同知识点的问题2,掌握了这个知识点的学生就可以练习下一个知识点。对于问题1,如果学生答对了,平台会直接显示问题3,测试“阿基米德原理”。与纸质练习相比,在线练习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灵活设置问题,精准弥补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图1 物理作业
4.分层教学评估的整合过程
教师教学应从目标出发,最终回归目标。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应用,记录、分析学生的行为和表现已经成为一件简单的工作,为教学评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评价“浮力”的教学结果时,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学生课堂行为数据,填写在线观察记录,进行表现评价;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发放课后小测验,与课前信息进行比较,检查学生学习“浮力”后是否取得了预期的进步,并进行最终评价。教师根据班级整体水平和学生个体水平的变化,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直至达到相应的发展目标。图2为模拟学生课前、课后成绩总体对比分析图。笔者将课前、课后成绩单导入“SPSS”,进行相关样本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明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整体上取得了进步。此外,还可以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析,得到更加细致的对比图。
图2 “SPSS”软件中课前与课后成绩对比分析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是必然趋势。对于差异化教学,信息技术是助力教学的催化剂。作者在设计“浮力”教学时,将学生、目标、作业、评价等进行划分。信息技术应用于差异化教学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教师不仅要具备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知识和教学方法之外,更要关注教育领域最新的技术手段,还要合理地将其融入课堂与课堂之外,避免忽视学科的本体功能,陷入“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的陷阱。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抛砖引玉,希望同行们共同探讨,提高差异化教学的效果。
(作者滕艳为苏州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倪亚贤为苏州大学副教授、通讯作者;董文为苏州大学教授)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