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分析知识点总结
【考试要点汇总】
测试点1:物体受力分析
要点:
找出特定的物理情形下作用于特定物体(研究对象)上的一切外力,并画出受力图,称为受力分析。
物体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它贯穿了整个力学乃至整本教材,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物体的受力分析通常可按照如下方法和步骤进行:
1. 确定研究对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选择研究对象有助于快速解决问题。从现在开始,我们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研究对象施加的力(即研究对象受到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外界施加的力。
2. 找到力量顺序
先有场力(重力、电场、磁场),然后有接触力;在接触力中网校头条,必定先有弹力,然后有摩擦力(只有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有可能产生摩擦)。
3. 只提取定性力量,不提取有效力量
画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来画力,而不能按其作用(拉力、压力、向心力等)来画,否则会造成重复。
4、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
解同一道题,如果分析了合力,就不能分析分力;如果分析了分力,就不能分析合力。千万不要重复。
把分析的孤立体上的所有弹力、摩擦力都画出来高中物理的相对静止,被分析物体的受力图就做好了。
(二)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
(1)防止“力的泄漏”和“力的叠加”。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力的分析是防止“力的泄漏”的有效措施。注意寻找施力对象,这是防止“力的叠加”的措施之一。如果没有施力对象,则力不存在。
(2)深刻理解“确定研究对象”的含义,如果题目要求分析物体A受到的力,那么物体A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不等于物体A受到的力。
(3)画力图时,力的作用点可以沿作用线移动。
3. 整体治疗和隔离治疗
进行受力分析时,首先要选定研究对象,选定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粒子),也可以是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粒子群)。
1.隔离方法:
将一个物体与其周围的物体隔离开来,并单独分析作用于该物体上的力,称为隔离方法。
隔离法原理:
如果我们将相连的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要分析整体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即内力),就需要单独拿出一个与该力有关的物体,换言之,它所受到的一切力,都应视为外力。
2. 整体方法:
把几个相互联系的对象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并分析整体之外的对象对整体内每个对象所施加的力量(外力)的方法称为整体方法。
整体方法的基本原则:
(1)当整体中所有物体的加速度都相同(对于加速度不同的问题,初中不建议用整体法)或处于平衡状态(即a=0)时,该问题涉及的是外力,而不是内力。选取整体时,选取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2)整体法分析的是外部的力量,而不是整体中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部的力量)。
(3)整体性方法的运用原则是,首先回避小矛盾(未知的内力),然后突出主要矛盾(需要研究的外力),这是一种辩证的思想。
3. 整体疗法与孤立疗法交替使用
对于连通体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同时分析外力和内力,此时可以采取先整体(求解外力)再分离(求解内力)的交叉应用方法,当然有些情况下高中物理的相对静止,我们也可以先分离(从已知内力求解未知外力)再整体逆向应用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