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高中物理选修科目(即选择了物理作为高考科目)的学生,文章将围绕“如何学好高中物理”这个主题,分为两个方面展开。
物理是一门和数学一样难的学科,经常成为刚进入高中的学生的“拦路虎”,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握呢?笔者认为,想要学好高中物理,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要深刻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规律、定理;第二,要科学高效地解决问题。接下来,笔者就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逐一分析。
1. 你必须深刻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定理
相对于初中物理的内容留学之路,高中物理涉及的一些概念相对复杂抽象,物理定律、定理的表达也比较繁琐、难记。很多学生刚学高中物理时,会不经意间忽略了对物理概念的深刻理解,同时不去深究公式的来龙去脉,对每一个公式依然采用初中的死记硬背模式;误以为只要加大“刷题”量,物理成绩应该不会太差。殊不知物理概念、定律、定理和相关公式才是“整个高中物理大厦”的基石,如果这个基础没有打牢,想学好高中物理其实是天方夜谭。那么,如何才能对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有深刻的理解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仔细阅读课本
在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高中物理课本是最重要的书,这一点毋庸置疑!有些学生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觉得课本的内容不值得一读,粗略看完课本后就把它放在一边,拿起各种练习册开始“做练习”。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课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课本不仅提供了要掌握的物理概念、定律、定理和相关公式,更重要的是,课本会对它们的起源和发展给出非常详细的解释。
因此,学生在阅读教材时,要逐字逐句地认真学习,如果读过一遍还不能理解字面意思,就应该读第二遍、第三遍,直到真正理解、吃透教材为止。俗话说“读百遍书,其义自明”,就是讲这个道理。阅读教材时,要边读边想,多问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概念?这个物理概念是怎么定义的?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只有在阅读教材时多问问题,才能对教材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而只有对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公式建立起系统而深刻的理解,才能进一步把它们运用到各种实际问题中,才能游刃有余地做题。
很多时候,学生之所以对某些物理题目不知所措,追根溯源,几乎都与对课本的学习不够重视有关,导致对物理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和公式缺乏深刻的理解。
2.重视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些基本物理概念的定义、物理定律和定理的发现和建立,都是通过对有关实验结果的分析而得到的。
因此,学生在通读课本后,应认真对待课本各章中的演示实验和小组实验,认真观摩老师在课堂上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并在物理实验室中独立完成小组实验,通过亲身实践,才能轻松掌握相关物理实验的设计思路,进一步理解由实验结果导出的基本物理概念、规律和定理。
但由于各个高中物理实验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差异,部分学校在高中物理课上很少有课内演示实验,甚至无法进行学生必须完成的全部小组实验。如果遇到这样的客观情况,学生可以利用线上资源(在B站搜索“高中物理实验”,会找到相应的演示实验视频)观看学习。笔者也收集整理了一套比较经典的同步演示实验视频,详情见文末的资源获取方式。
2.科学高效做题
学习高中物理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做练习。做练习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某个知识点,懂得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做练习,还可以总结出一些应对各类考试的有用的解题技巧。但是,很多学生对做练习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有的学生每学期买N(N≥2)本练习册,同时开始做;有的学生对做错的题目一笑置之,改完就忘了等等。结果,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有些委屈,因为他们确实花了很多时间在“题海”里畅游,却始终无法到达自己想要到达的彼岸——考试拿高分。那么如何才能科学、高效地做练习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 培养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规范
高中物理题目(特别是综合计算题)比较长,有时看一遍可能不能完全理解题目意思或找到解题方法。因此做题时要养成圈出“关键词”的习惯,如: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单词——“匀速”、“匀变速”、“变加速度”等;描述物体受力特性的单词——是否考虑引力、接触面是否光滑;描述临界状态的单词——“刚好”、“最大”、“至少”等。
同时,在看题时,要把题目中的物理量“翻译”成物理语言,即边看题边在物理量旁边标注相应的物理符号,并尽量根据题目意思画出相应的流程图、受力分析图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帮助你一眼看出哪些物理量是已知量,哪些物理量是需要的,还可以进一步帮助你联想到要用到的相关公式,这样就能更加轻松快捷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另外,在解计算题时,要注意一些基本的书写格式要求。高中物理计算题的计分点是看是否有“原公式”和“对应的解结果”。因此,在解计算题时,一定要把需要用到的原公式写出来。这里说的原公式,并不是完全照搬课本上的公式,而是结合实际题目给出的相应符号来写。例如:如果题目给出的物理量字母有对应的下标或大小写字母,那么在书写时,就应该用实际的物理量符号代入,写出原公式。写完要用到的原公式后,就要开始计算题目要求的解法。这时,有些同学就容易犯把“物理计算题”误认为“数学计算题”的错误——把繁琐的计算过程直接写在答案里。这样做的坏处是,除了“让阅卷老师眼花缭乱”外,就没有计分点了。因此,学生在计算物理计算题时,只要写出最终的计算结果(或者中间用到的物理量的大小)即可。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计算结果一定要附上正确的单位,否则写错单位也会被扣分。
最后高中物理的物理语言,很多同学在做计算题时都会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写“连续式”,即“A=B=C=D=......”。写“连续式”的隐患在于,只要有一个步骤写错了,整个式子就不能得分!所以,在解计算题时,尽量把每个式子分开写,然后在最后的计算中把它们一起解出来。
2、关注“主旨”(也叫“问题根源”),学会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类似的案例中。
所谓“题根”或“题干”,是指每章中都有一些基本的典型题型,这些题型的特点是其中蕴含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经常会用到其他同类题型中。如果能把“题根”学透,熟能生巧,就能很轻松地把相应的解题技巧移植到其他题型中,达到“以一当十”、“高效解题”的目的,也能让学生不至于深陷“题海茫茫”的泥淖。
当然,除了注重“主旋律”之外,适当创设一些与时俱进的新题型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每年高考试题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基于最新的科研成果或时下热点话题。但即便是所谓的新题型,也往往是“旧瓶装新酒”——即题目涉及的情况是新的,但解题思路仍然是经典、基本的方法。
2、总结“错题”,尽量不要第二次陷入同样的“陷阱”。
学生在做练习时,一定要养成总结“错题”的习惯。实践经验表明,以前做过的错题往往是容易继续犯错的“高危”题,因为潜意识的思维定势会诱导你再次陷入同样的“陷阱”。那么,如何高效总结错题呢?由于学生通常学习时间有限,笔者建议,总结错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红笔在错题旁边用自己的语言写下一些经验(不是照搬练习参考答案的解析),然后经常把错题拿出来反复做,直到达到“条件反射”的状态——即“只要看到一道错题,相应的解题思路就会如河流般从你的脑海里涌出”。当然,如果有时间,最好把错题按照知识点分类(错题集),这样方便后续长期使用。
结论
总之,学好高中物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文中的一些观点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的,只是给学生学好高中物理的一个起点,至于学生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还是要看学生自己的努力!祝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高中物理!
【作者简介】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物理学教育硕士学位;曾在福建省重点高中任教高中物理的物理语言,具有多年高中物理教学及辅导经验。
【《高中物理实验宝典》视频资源如何下载】在公众号后台(菜单栏)发送关键字:即可获取下载链接。
【温馨提示】本公众号会不定期推送一些高中物理学习相关的文章和资料,敬请关注!如果本文对你有用,请收藏、转发、点击阅读、点赞;如有相关问题或建议,可在公众号对话框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