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教案设计任何两个粒子都存在着沿连线方向互相吸引的力。这种引力的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与两物体的化学成分和它们之间的介质种类无关。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教案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万有引力的发现过程和牛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依靠自己非凡的数学才能,证明万有引力普遍定律的思想和(方法)。 本课主旨思想是:从圆周运动和开普勒运动定律的知识,得出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到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从万有引力的相互性,得出引力也应该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这一定律的发现,使地面上的运动与天体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作为高中无法证明椭圆轨道情况,只能用圆形轨道近似处理的“近似”物理思想,这是讨论物理的极好方法。本部分内容包括:发现万有引力的思路和过程,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能推导万有引力定律,记住万有引力常数G,理解其内涵。 3.知道任何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并遵循同一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处理问题时把握主要矛盾、简化问题、建立模型的能力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维过程,表明科学探讨的长期性、连续性和艰巨性。 【教学重点】 1.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 2.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公式。 【教学难点】 1.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2.让学生把地面物体的引力和其他行星与地球之间的引力联系起来,这是同一性质的力。 [(教学方式)] 1.推理万有引力定律——采用分析推理与归纳(总结)的方法。 2.处理难题——采用讲授与例举的方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 [教学设计] [(故事)导言] 1666年夏末一个温暖的夜晚,在英国林肯郡的伍尔斯索普,一个年轻人夹着一本书走进母亲家的花园,坐在一棵树下开始埋头看书。当他翻开书页时,他头顶树枝上的某个东西震动了,一个历史上最著名的苹果落了下来,落在了23岁的艾萨克·牛顿身边。 恰巧,那天他正在苦苦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月球绕着地球转?又是什么力量使行星绕着太阳转?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正是从这个问题出发,他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老师问: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使行星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这是不是意味着地球对月球有引力作用? 抛出的物体总会落回地面,这是不是意味着地球对物体有引力作用? 【新课教学】? 课件展示: 图一:八大行星绕太阳转 图二:月球绕地球转 图三:人造卫星绕地球转。 演示四:地面上的人把物体向上抛,物体总是落回地面。 学生思考、争论以下问题: 1、行星为什么能做近似的圆周运动? 2、为什么月球能绕地球做近似的圆周运动? 3、是什么使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近似的圆周运动? 4、地面上物体所受的力和上述力一样吗? 5、根据以上四个问题的探究,你猜是什么? 教师引导分析猜测:“天上”的力和“人间”的力应该是同一种性质的。 教师讲解:在探究以上问题时,我们运用了类比的方法,得出了猜测。猜测是否正确,需要检验,所以不能作为结论。 月地测试 1、目的:验证“天上”的力和“人间”的力是同一种性质的。 2、原理:教材P39 教师引导学生读书。
3.验证:师生互动,老师引导学生推导: 根据验证原理,如果“天”和“地”中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就应该满足:F∝EMBED.DSMT4 理论推导:月球受到的引力:F∝EMBED.DSMT4 和 EMBED.DSMT4 由 EMBED.DSMT4 实测: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为 EMBED.DSMT4。 2.万有引力定律 我们的思想可以再解放一点高中物理的核心是力吗,任何两个物体之间是否都存在着“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吸引力呢?经过科学家大量的试验,的确如此。 牛顿根据前人的工作总结出了这条定律高中物理的核心是力吗,我们称之为万有引力定律。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教案设计2【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三节【教材分析】1.万有引力定律是承上启下,延续上一章匀速圆周运动,开启后面要学习的卫星运动规律。2.万有引力定律是本章的核心,这一节的内容是对前两节课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推演留学之路,也是下一节课教学内容和本章教学重点的基础。3.教材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打下一些(规律性思维)基础,让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基础,亲身体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学习情境分析】1.高一学生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