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教育资讯

2016 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攻略

更新时间:2024-07-01 文章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次数:

2016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攻略 由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编写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初中 一、考试概况 1、考试模块分析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分为选择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四种题型,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排列。 题型、题量、分数、考点分布、特点分析 【初中物理知识:1-2题】 电路、声音、透镜、机械运动、内能 【高中物理知识:5-6题】 考点分布明确,力学、热力学、电磁学、机械波、光学、原子及原高中学科知识 单选题 88*5=40 核物理、物理实验、物理学史及 高中题 【大学物理知识(或初中课程标准):1题】 同主题 力学、电动力学 义务教育新课标课程内容、课程性质等 【课程标准】 一般结合初中义务教育新课标课程内容、课程性质等 简答题 220 物理知识 【教学理论】 分析教材、教法、课程资源等 【诊断案例】 (1)分析学生对案例、记录的理解误区 (2)给对于初中物理内容的教学思路或片段 案例分析题2 20+30=50 【课堂记录案例】 内容;2015新 (1)点评课堂记录考场情况:分析导言 (2)第1类:提出改进的教学思路或教学活动功能 第2类:分析此教学片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1】 测试对教材的学科知识或教学理论+师生沟通方案或教学思路 教学设计题2 12+28=40 理解;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2】 要求完整、规范的学科知识+教学设计2.提问规律与趋势 【单选题】 (1)初中物理学科知识,1-2题。3Vd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电路、声音、透镜、机械运动、内能等。(2)课程标准或大学物理知识,1题。课程标准以初中物理知识为主,从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等角度设置题型,多为理解题。(3)物理学史或物理实验知识,1题。这是2015年新增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初中实验基本操作知识和对物理思想的理解,预计后期会增加该题型。(4)高中物理知识,5-6题。主要考查力学、热力学、光学、原子物理、电磁学等高中物理知识。 【案例分析题】 题型选择题 (1) 指出学生犯错的原因 诊断案例 学生常犯的错误及错题解决方法 (2) 根据学生犯错情况设计教学环节或思考环节 应回到原题,指出错误 中公教育学生专题资料 第 1 页,共 8 页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1) 明确优势/劣势(一般需2分);真实的课堂教学环节,优势劣势都要评价 反面案例: 结合物理课程概念与教学分析劣势,提出改正建议,优缺点 综合课堂记录案例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诊断;分析就是审视趋势 正面案例: 分析教学中的教学计算环节 (2) 设计新的教学环节。 (3) 分析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的作用(2015:引入泛函分析) 【教学设计题】 题型特点:共2题。3Vd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第一题主要以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为主,给出材料,考查对教材内容安排的理解和教学资源的应用情况。第二题以材料的形式给出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学习情境等内容。根据给出的材料完成完整的教学设计,要求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等。 文章特色: 会考八九年级的内容,一般以实验探究课的内容为主。 三、考点分布 考点分布 高中学科知识 16.13% 大学学科知识 3.23% 高中学科知识课程标准 大学学科知识教学理论 9.68% 课程标准 59.35% 初中学科知识 初中学科知识教学理论 11.61% 二、经典真题【单选题】 1.图为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放置在马蹄形磁铁内的导体两端用外带绝缘的细导线悬空,串联灵敏的电流表和开关,组成闭合电路。 在教学中,这个实验用来说明( )。 A.安培力 B.电磁感应现象 C.电动机的原理 D.电功与电力 【答案】B.解析:此电路中,没有电源装置,有一根金属棒切割磁通线,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故选B。 2.如图所示,在距离凸透镜焦距2倍的地方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调整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位置,可以看到清晰的蜡烛火焰像。此图像为( )。3Vd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A.正立放大像 B.倒立放大像 C.正立缩小像 D.倒立缩小像 【答案】D.解析:当物距超出一倍焦距时,屏幕呈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D为正确答案。 【案例分析题】下面是初中物理课《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中老师介绍新课的数学内容摘录: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老师拿出一个漏斗和一个乒乓球) 师:现在我把乒乓球放入漏斗中,嘴朝下,请你看(说完,松开手),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A:乒乓球掉下来了。 师: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让乒乓球挂在漏斗口而不掉下来? (学生想……) 师:如果我用嘴巴向漏斗颈部向下吹气,然后松开乒乓球,你猜这次乒乓球会不会掉下来? 生乙:会掉下来。 (老师向漏斗颈部吹气,松开乒乓球后,乒乓球挂在漏斗口不掉下来初中物理的三维目标,学生看得目瞪口呆……) 生乙: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 师:这既不是魔术,也不是杂技,其实你也可以做到,只要不停地吹气,让空气流动起来就行了。 生甲:我们来试试看。 (几位学生上台模仿老师的实验,如图8所示) 师:流动的气体有一些不一样的特性,我们的实验和流体压力有关,你们想找出原因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流动压力与流动速度的关系”。 问题:(1)利用“流体压力与流速的关系”解释上述实验现象。3Vd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7分) 【参考答案】从倒置漏斗中吹入空气时,乒乓球上方的气流速度增大,根据“流体速度大的地方压强就小”的原理,向乒乓球内吹入空气,使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减小,使得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低于下方的大气压强,这个压差将乒乓球托住。 (2)分析此教学片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8分) 【参考答案】 ①集中作用。此导言在课堂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学习的内容上,使学生能迅速进入学习准备状态,做好学习新课题的心理准备。 ②刺激作用。此导言新颖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主动融入物理课堂情境。 中公教育学生专题教材 第 3 页共 8 页 中公教育赋予人们改变未来的力量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③ 前奏功能。导言材料在新知识“流体的流速和压力”之间建立了良好的联系,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学内容得以进一步展开。 ④ 情感功能。以符合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刺激”作为课文的开端,可以激起学生的认知需求,增加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是一种强大的认知驱动力,可以激励学生深化学习,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用另一个实验设计该内容的新的课文导言教学环节,要求实现与上述数学环节相同的功能。3Vd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5分)【参考答案】师:同学们,如果我想让这两张纸条自动合并在一起,你们有什么办法吗?(两只筷子上各挂一张纸条,中间留一点空隙)?(学生思考、讨论,没有人同意。。。)师:如果我往这个空隙里吹气,两张纸条会有什么运动?生甲:我觉得纸条会向外吹。(老师做实验)生乙:怎么可能?越吹,纸条越向里面靠拢?师:谁上台试试?(生丙上台试试,出现同样的现象,大家都很疑惑,很神奇)师:其实这个神奇的现象,要靠老师吹出的气体,今天我们来探究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高中 1.考试概况 1.试卷模块分析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时长120分钟,总分150分,分为选择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四类题型,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排列。 题型特点、题量、分值、考点分布分析 【高中物理知识:6道题】 力学、热力学、电磁学、机械波、光学、原子,考点分布清晰,学习核物理、物理实验、物理史知识。 难度及以上的单项选择题88*5=40 【大学物理知识:1题】试题难度与动力学、电磁学相同 【高中课程标准:1题】普通高中实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性质等。 【大学物理知识】考察大学基础到解决计算题120质点运动、刚体力学、电磁学问题思路和能力。 中公教育学生专用资料 第4页共8页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教学诊断(习题集)】 (1)分析学生答题错误。 考型稳定性 (2)给出教学思路或片段。 案例分析题2 20+30=50固定; 练习与记录均为高中物理内容【案例分析(教学记录体)】 (1)点评课堂记录 (2)提出改进的教学思路或教学活动【教学设计1】考查理科学科知识或教学理论+师生沟通方案或教学思路教学设计题2 12+28=40道解答;教学设计要求【教学设计2】完整、规范的学科知识+教学设计2.提问规律与趋势【单选题】(1)力学,2-3题。3Vd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包括运动学、动力学、曲线运动、机械运动等知识。(2)光学,1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色散和波粒二象性。(3)热力学,1题。主要考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三定律的应用。(4)原子物理与原子核,1题。主要考查三类核衰变及衰变方程。(5)大学物理知识,1题。主要考查粒子运动、刚体力学、电磁学等。(6)课程标准,1题。课程标准主要以高中物理知识为基础,从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等角度进行设置,多为阅读理解题。(7)物理学史或物理实验知识,1题。 这是2015年新增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高中实验基本操作知识和对物理思想的理解和掌握,预计后续将增加此题型。 (8)电磁学,1题。主要考查带电粒子或导体棒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状态,电磁感应等。 【案例分析题】 题型选择题 (1)指出学生犯错的原因 (2)根据学生犯错情况设计教学片段 教学诊断(练习式) 学生易犯的错误及错误的解答展示或思路片段应回到原题初中物理的三维目标,指出错误 (1)明确优点/缺点(一般要求2分); 优点和缺点都应进行评价 真实课堂教学环节(结合物理课程概念 案例分析(教学记录形式) 分析缺点并提出纠正建议,优缺点及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诊断) 综合分析以测试趋势 (2)设计新的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题】 题型特点:共2道题。3Vd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第一题主要以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为主,给出材料考察考生对教材内容安排的理解和教学资源的应用。第二题以材料的形式给出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学习情境等内容。根据给出的材料完成完整的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等。课程特点:根据往年真题分析,教学设计第二题出现的课程多为实验课程,选修系列实验较多,因此复习的时候,考生要注意教材中的实验课程。中公教育学生专题资料 第 5 页,共 8 页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保留所有权利。禁止转载。 3.考点分布 考点分布 高中学科知识 27.92% 高中学科知识教学理论 大学学科知识 53.25% 课程标准 大学学科知识教学理论 课程标准 15.58% 3.25% 二.经典真题【单选题】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运用科学探究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具体课程目标,它属于三维目标的哪个维度?(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科学探究 【答案】B.解析:根据此句意思可知,它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经历的探究过程,以及所采用的探究方法。因此,这是在描述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所以B为正确答案。3Vd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初中物理的三维目标3Vd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2、图中所示为高中物理教科书上介绍的一个实验,其中摆A、B两杆长度相同。当摆A振动时,这个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可以用来解释的物理问题是()。A.球D的振幅最大,球C的振幅最小,摆场与振幅的关系B.球D的振幅最小,球C的振幅最大,摆场与振幅的关系C.球B的振幅最大,存在共振现象D.球B、C的振幅相同,存在受迫振动现象【答案】C.解析:球A给BCD提供驱动力,所以摆长越接近球A,振幅越大,当摆长与球A相同时,会发生共振,达到最大振幅。故选C。 【案例分析题】以下是老师《向心力》一课的教学片段: 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向心加速度,我们知道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都有向心加速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向心力。请大家翻到课本第20页,阅读屏幕上显示的几页文字(同时老师会在屏幕上显示文字的相关内容如下)。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不沿直线飞行,而是做圆周运动呢?那是因为它受到了力的作用。如果你挥动一个绑在绳子上的物体,它能做圆周运动,是因为绳子的力在拉着它。月球绕着地球转,是因为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在“拉”着它。3Vd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有向心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有向心加速度的原因一定是物体受到了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这个合力就叫向心力。(学生朗读课文……) 师:好,同学们,你们知道向心力吗? 生:(大声回答)知道! 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书上的实验,先看老师的演示。(老师拿出一根细绳,一端系着一个小球,用手抓住绳子的另一端,让小球做圆周运动)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这就是书上所说的圆环链摆。现在大家看屏幕,谁能告诉我图中小球受到的向心力是多少? 生甲:向心力就是绳子拉着小球的力。 师:没有,有谁知道吗? (无学生回答) 师:大家仔细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学生乙:书上说向心力是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合力。 师:对了,大家好好看看书,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学生甲:书上说我们刚才读了“用手挥动一个系在绳子上的物体,由于绳子拉着它,所以它能做圆周运动”,所以向心力就是绳子拉小球的力。 师:它们不是一回事,大家动动脑子吧?大家看书上的图片(老师把书上的图片投影到屏幕上)。 师:跟我一起读书上的这句话。 师生:(一起朗读)“钢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作用于钢球的重力和细铁丝的拉力FT,它们的合力为F。3Vd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师:这个合力就是向心力,你明白了吗?生:……问题:(1)简述“向心力的特点及其大小的表达”。(5分)(2)指出上述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不当之处(10分)(3)设计一条教学思路,帮助学生理解“圆锥摆”运动中小球所受的向心力。(15分)【参考答案】(1)向心力的特点是:始终指向圆心,产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但不改变速度22v2 4 r的大小。向心力的大小为:Fmmr m。 面向2rT(2)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的教学仍属于灌输式教学,没有起到良好引导者的作用。不当的教学行为有: ①提问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设置任何启发性的问题,而是直接将知识内容呈现给学生,违反了提问的启发性原则。 ②评价行为:当学生有错误的理解时,教师直接批评学生,违反了评价的激励性原则,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另外,面对学生的答案,教师只说“对”或“错”,而不说明理由,违反了评价的反馈性原则。学生不能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进行新的思考,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③教学内容的处理:对于学生不熟悉、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网校头条,教师应设置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理论知识。 教师没有设置任何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这是教学内容处理上的错误。3Vd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3)老师:同学们,物理概念是构建物理大厦的砖瓦,因此在解决物理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解决两个概念。 老师:我们再复习一下上节课学的向心加速度。 生1:向心加速度永远指向圆心,它的大小为 av r2 4 r 2rT 老师:对,上节课的内容你掌握得很好,继续努力;那么,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力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它们的大小为 Fma。据此,谁能告诉我物体所受的向心力的方向和大小? 22v2 4 r 生2:向心力永远指向圆心,它的大小为Fm mr m。2rT 老师:好,很好。那么你能不能到黑板上把圆锥摆所受的向心力的方向画出来? 生2:(画图) 老师:物体上的这个向心力是从哪里来的?是谁提供的? 生3:是绳子的拉力提供的。 老师:为什么?给大家解释一下。 生3:从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到重力,还有绳子沿水平方向的拉力,重力没有水平分力,所以向心力肯定是绳子拉力的分力。 老师:对,分析的很透彻。其他同学有不同看法吗? 生:没有,我们明白。 中公教育学生专题资料 第 8 页 共 8 页 2016 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直播课堂班级名称学校课时课程内容课时上课时间价格学前/中学综合素质 0.5 天 1 月 8 日 19:00-22:00 9.9/小学校长学前教育知识与能力 0.5 天 1 月 15 日3Vd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发表评论

统计代码放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