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县孙老家镇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科目:物理班级:初三A姓名:张存华2018年3月3日本学期共18周,新生教学15周中学八年级物理下(第八章)认识压强,复习2周,测试2周,每周本学科3学时,本学期新生教学45学时,弹性安排3学时。2、本学期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负责初二年级的物理教学。通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也有一些学生觉得学起来困难,大大降低了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想上进一步端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启发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六章:7.力;8.力与运动;9.压力;10.流体的力现象;11.力学与功;12.机械能。具体章节可分为观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活动、我的设计、家庭实验室、走向社会、物理在线等几个板块。这样的安排更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在内容选择上,教材注重从物理知识内部挖掘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潜力,积极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互动。在学习方式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材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编排方式,根据学生学习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3.是在考虑线索的同时兼顾物理知识结构的系统。这种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中学八年级物理下(第八章)认识压强,保持了知识的结构。 4.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入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界有新的、更科学的认识和认识。 1.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把物理教学与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2.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鼓励学生采取主动的动手方式,
4.多动脑筋,通过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与规律,体验学习物理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意识。 3.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模型,而不是照搬照抄知识。 5.本学期采用的教学方式:以交流讨论为主,在辩论中获得新知识,辅以练习,对新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比较,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 6.教学建议 1.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发展,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有关的教学,把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结合起来。
5、技术与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主动状态,通过认真观察、实践、思考,才能理解物理现象所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索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合适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立足实际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耐心帮助,鼓励他们多做物理实验,多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于有空余时间学习的学生,
6.可采用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 七、各单元(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单元(章、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七章 力 1.理解和描述力。 2.力的测量 3.重力与摩擦 1.理解力,力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效果。 2.力的单位,并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3.理解力的二要素,会画力图。 力的概念和三要素,重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大小。 1.力图。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第八章 力与运动 1.理解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 3.两种力的平衡 1.理解两种力平衡的条件。 2.理解牛顿一和惯性。 1.两种力在同一直线上的合成 2. 认识牛顿 1 3. 探索两种力的平衡条件。 1.
7. 等效替代。 2. 解释具有惯性的现象。 3. 设计一个实验来平衡两个力。 第九章 压力 1. 理解压力。 2. 水力学 3. 大气压力。 1. 知道影响压力效应的因素。 2. 理解压力。 3. 影响液体压力的因素。 4. 知道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原因。 1. 理解压力的概念。 2. 探究与液体压力有关的因素。 3. 了解连通器和大气压力的原理。 1. 理解压力。 2. 推导出液体压力的计算公式。 3. 大气压力的测量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1. 流体压力与流速的关系。 2. 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 3. 与浮力有关的计算。 1. 知道流体压力与流速的关系。 2. 理解浮力及其产生的原因 3.阿基米德原理。4.了解浮沉的条件。
8.了解流体压力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浮力及其产生的原因。 3.阿基米德原理。 1.浮力产生的原因。 2.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 1.杠杆。 2.功和功率。 3.机械效率。 1.学会利用简单机械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 3.了解机械效率。 1.功的概念和功的原理。 2.功率与机械效率的计算。 3.探索杠杆平衡的规律和条件。 1.做功的判断 2.杠杆平衡的条件。 3.与功和机械效率有关的计算 第十二章 机械能 1.影响动能与势能的因素。 2.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1.了解动能与势能及其转化。 2.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9. 影响因素。 1.了解动能与势能的概念。 2.探究影响动能与势能的因素。 3.水能的转化。 1.势能的概念。 2.弹性势能、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VIII. 课程表 每周课程表 课时 17.1 力 7.2 力的描述 7.3 弹力与力的测量 22 7.4 重力 7.5 摩擦 复习总结 33 8.1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与惯性 8.2 力的平衡(第一课) 34 8.2 力的平衡(第二课) 8.3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5 复习总结 第一次月考 26 月考试卷分析 9.1 压力 9.2 液体压力 37 9.3 连接容器与液压技术 9.4 大气压 复习总结 38 10.1 流体中的运动 10.2 理解浮力 10.3 探究浮力的大小 39 10.3 探究浮力的大小 10.4 沉与浮 五一假期 210 复习总结 期中考试 311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12 11.1 功 11.2 杠杆 213 11.3 滑轮 11.4 功的原理和应用 314 第二次月考复习 315 端午节 11.5 机械效率 316 12.1 机械能 12.2 机械能的转换 12.3 水能和风能 217 期末总结 期末复习 318 期末质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