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二次结论(超全)高中物理二次结论温馨提示:1.“二次结论”是常识和经验的总结,都是可以推导出来的。2.先思考大前提,再写下结论,不要盲目照搬套用。3.常用于解选择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一般在计算题中不用。一、静力学:1.如果几个力平衡,那么一个力就是与其它力的合力相平衡的力。2.两个力的合力应满足下面的不等式:F大+F小≥F合≥F大?F小。三个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时,力之间的夹角为120度。3.力的合成与分解是一种等效替代,分力和合力都不是真正的力。 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的方法和手段。4、若三力共点且平衡,则F3/F1=F2/sinα2=F3/sinα3(拉米底定理)。5、物体匀速沿斜面滑下时,摩擦系数μ=tanα。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分开”时,弹力为零,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但以后就不再相等。7、轻绳不能拉长,两端拉力相等,线上各点拉力相等,由于忽略其变形,其拉力可以突变,没有记忆性。8、轻弹簧两端弹力相等,弹簧弹力不能突变。9、轻杆可以承受纵向拉力、压力、横向力,力可以突变,没有记忆性。 10、光杆的一端连接在铰链上,另一端受到沿杆体方向的合力。
11.如果有三个不平行的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使该物体保持平衡,那么这三个力必定交于一点。它们可以按比例平动,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12.已知合力F的大小,分力F1,以及分力F2与F的夹角θ,当θ时,F2有两个解:F2=Fcosθ±(F12-θ)1/2;当F1=Fsinθ时,F2=Fcosθ;当θ时,无解。13.在不同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互相垂直,那么这两个角必定相等。1.当船头斜向上游,与岸边成θ角时,cosθ=vship/,船的排水量最短。 当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ship小于时,船首斜指向下游,与岸边成θ角,cosθ=vship/。见图2(a)、(b)。2.当“刹车陷阱”现象发生时,给定时间大于滑动时间,不能用公式计算,必须先计算滑动时间,确定滑动时间小于给定时间后,可利用公式v2=2as求解滑动距离。3.对于绳索末端物体的速度分解,地面速度为合成速度,可分解为沿绳索方向的分速度和垂直于绳索方向的分速度。4.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接触时速度相等或匀速运动速度相等。 5、物体滑向手推车(板)一端的临界条件是:物体滑向手推车(板)一端时,其速度与手推车的速度相等。
6.两物体在同一直线运动时,最大(最小)距离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7.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加速度a=μg,式中μ为动摩擦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8.系统方法:功率-阻力=总质量×加速度。9.沿光滑斜面滑下时,加速度a=gSinα。时间相等时,最短速度为45度,无极值。10.对于共同加速的物体,合力与质量成正比分配:N=m2F/(m1+m2),不管有没有摩擦力(μ相同),且适用于平面、斜面和垂直方向。 11.当物体在斜面上由静止在A点开始下滑,在B点再次沿表面滑行,然后在C点停止时,若物体与接触面的动摩擦系数均为μ,则μ=tgα,如图所示。12.几个关键问题:a=gtgα,对于光滑、相对静止的物体,弹力为零;速度最大时,合力也为零。13.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最大速度vm=P/f。14.推一个放在粗糙平面上的物体,物体与平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μ,推力方向与水平面成θ角,最省力的是当tanθ=μ,且Fmin=μmg/(1+μ2)时。 若将该平面替换为一个倾斜角为α的斜面,当推力与斜面角度满足关系tanθ=μ时,Fmin=μmgcosα/(1+μ2)。15.两个彼此靠得很近的物体A、B,质量分别为m1和m2,放置于同一光滑平面上,当A受到水平推力F时,A对B施加的力为m2F/(m1+m2)。
虽然平面并不光滑,但是当A、B与平面之间有相同的摩擦系数,用斜面代替平面时,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只要推力F平行于斜面,当F大于摩擦力与沿斜面的重力之和时,上述结论也成立。 16、设系统由质量分别为m1,m2,m3…,加速度分别为a1,a2,a3…的物体组成,则总外力F=m1a1+m2a2+m3a3+… 1、当系统有向上的加速度a时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支撑力N为m(g+a);当系统有向下的加速度a时,支撑力N为m(ga)(其中a≤g)。 2、当一质点拴在一根长度为L的绳索上,做圆锥摆运动时,其周期T与绳索长度L、摆角θ及当地重力加速度g之间的关系为T=2π(Lcosθ/g)。 3、若物体仅受重力作用,则物体在垂直平面做圆周运动的条件是:在高度为h时,物体的速度v≥√(gh)。若将绳子改成杆,对速度的要求就宽松一些,即物体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v必须≥√(gh)。若v>√(gh),杆就会拉住物体;若v<√(gh),杆就会支撑住物体。若物体在重力、电场力等力的综合作用下,轻绳模型通过等效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与物体接触的物体的弹力等于零。 4、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公式为F=(mv^2)/r=GMm/r^2,其中F为向心力,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r为物体到中心的距离,G为万有引力常数,M为中心物体质量。
5、非均匀圆周运动中,由于沿半径方向的合力就是向心力,所以可以用向心力公式计算。6、垂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有三种情况:(1)绳式,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gR),最低点的最小速度为√(5gR),上下两点的拉力差为6mg,过顶点的最小滑动高度为2.5R;(2)绳端系一小球,当它从没有初速度的水平位置荡下到最低点时,弹力为3mg,向心加速度为2g;(3)杆式,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gR)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最低点的最小速度为√(4gR)。 7、重力加速度g与高度h的关系为g=G*M/(R+h)^2,式中G为引力常数,M为行星质量,R为行星半径。解决引力问题的基本模型为“重力=向心力”。8、人造卫星的特点是:高度越高,速度越小,周期越长,加速度越小,动能越小,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越大。速度与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周期与半径的平方根的立方成正比。同步卫星轨道在赤道上方,高度为5.6R,速度为3.1公里/秒。9、卫星因阻力而损失机械能,导致高度下降,速度增加,周期减小。 10.双星的引力是两颗恒星的向心力。两颗恒星的角速度相同,恒星与自转中心的距离与恒星的质量成反比。11.第一宇宙速度为√(2GM/R),其中G为引力常数,M为地球质量,R为地球半径。
12、设某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行星半径为R,则卫星绕其表面运转的最小速度v为gR。设行星平均密度为ρ,则卫星周期T的最小值与ρ和G有如下关系:ρT^2=3π/G。 23、卫星绕行星运转时,其线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与轨道半径r有如下关系: ①v2∝1/r, ②ω2∝1/r3, ③T2∝r3。以地球半径R=为例,卫星周期不得小于84分钟。同步卫星的周期T是固定的,因此只能在赤道上空运行,发射高度和线速度也是固定的。 24、在太空中,两个距离很近的天体被称为“双星”。 它们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着连线上一点做圆周运动,周期和角速度相同,它们的轨道半径和质量成反比,轨道速度和质量成反比。25、如果一个粒子先受到力F1,又受到反方向的力F2,使它向前运动了位移S后停下来,则运动时间t与质量m、力F1、F2、位移S有关系:t=2m(F1+F2)s/F1F2。26、如果一个粒子先受到力F1一段时间,又受到反方向的力F2作用同样时间后回到起点,则F2=3F1。 27.由质量为m的质点和刚度系数为K的弹簧组成的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2π√(m/k),与弹簧振子是横放还是竖放无关。28.由质量为m的质点和摆长为L的单摆组成的单摆的周期为T=2π√(L/g),与摆角θ和质量m无关。若单摆处于加速度为a的系统中,则公式中的g应改为g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