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客户端北京10月25日电 题:不屑考试的他,为何一次次成为考生?
撰稿人:宋玉生
在中国,考试似乎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从“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近140万人”到考研临近,大家在为考试而奋斗的同时,也为考试而担忧。
虽然考试内容不同,但面对考试时的心情总是相似的。明朝时期,就有一位不屑考试的名人,他被考试折磨多年,但最终却屡屡被写进科举试题。
他就是明代大儒王阳明。
“神童”还是“顽皮童”?
多数人可能想不到,王阳明小时候是个“顽皮小孩”,十分贪玩。
王阳明年少时,沉迷于下棋,耽误了学业。
在当时家长的眼里,孩子下棋简直就是浪费时间,那种感觉或许就跟现在家长看着孩子打游戏的感觉差不多,更何况王阳明的父亲王华还是个状元秀。
图:倪文兵
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王华的手段可谓是简单粗暴,趁着孩子睡着,直接把棋子和棋盘扔进了河里。
这与今天父母希望孩子出人头地的心情很相似,但王阳明的反应与今天的“顽童”不同。
据史料记载,王阳明曾为这枚被扔掉的象棋专门作了一首诗:终日对弈得心甘情愿,却被严父母抛弃而伤心;将士落江无人救,将相淹死……
这首诗后来被清人所作《鉴湖集》收录。不得不说,虽然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几百年来始终如一,但像王阳明这样写诗“批判”父亲的人,却是很少见的,这也说明他有才华。
由于不被允许下棋,年轻的王阳明就和他的朋友们玩“兵棋”。
据说他亲手制作了大小不一的旗帜,像排兵布阵一样指挥着孩子们。
图:倪文兵
父亲知道后,又责骂他:“天天玩这种游戏,有什么意义呢?”王阳明反驳道,问父亲,读书有什么意义呢?
经过几轮问答,王华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你想和我一样成为状元,就要好好读书;王阳明却回答说,成为状元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对话进行到这个地步,结果已经很明显了:挨打是不可避免的。
科举才是“第一要务”吗?
当然,王阳明也并非一直都是这么“调皮的孩子”,后来他考入了北京的一所私塾,虽然还是有自己的想法,但成绩还不错。
有一次,他问他的私塾老师,世上什么东西最重要?老师的回答是“唯有好好读书,考上科举”。
和上次和父亲的谈话类似,王阳明这次依然不同意,他觉得考试并不是最重要的,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读书、做圣人。
在王阳明那个时代,八股文已经很完备了,但是很多人却把科举、升官当成读书的最终目的,当时王阳明虽然年轻,但是他说的是实话。
王阳明虽然不把考试当回事,但21岁时还是参加了浙江乡试,他觉得自己参加考试只是为了好玩考题网,结果却考中了。
次年,王阳明进入科举考试的第二阶段——会试,这个曾经多次表示不屑科举的年轻人,开始陷入困境。
弘治六年(1493年),王阳明在科举考试中落榜。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他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时考题网,已是弘治九年(1496年),但依然落榜。
图:倪文兵
但他却丝毫不介意,并留下了一句名言:“天下人都以考试失败为耻,我却以考试失败懊恼为耻。”大意就是天下人都以考试失败为耻,我却以考试失败懊恼为耻。
多年后,王阳明写了一篇文章阐述他对科举的看法,他认为科举考试是必要的,但绝不能成为谋取名利的途径,而应该成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途径。
在后来的书信和文章中,王阳明多次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并不排斥科举,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通过科举,很难实现他治国惠民的理想。但如果只注重科举,不注重身心的修养,就会陷入急功近利的歧途。
战场上的哲学家
这种思想在他以后的生活中也有所体现,他非常重视身心的修炼,同时也是一位实干家。
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成功,王阳明开始了他的仕途,但是道路并不顺利。
明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上表得罪宦官刘瑾,被关入大牢,挨了四十棍,贬为贵州隆昌驿使。
正是在这里,王阳明对儒家思想获得了新的认识,开辟了中国哲学史的一座高峰。
但王阳明最终没有继续哲学探索,而是走向了战场。
图:倪文兵
刘瑾死后,他又重新受任,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王阳明受命巡视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这一带地势险恶,匪患横行,次年,46岁的王阳明出征剿匪,这个只能在棋盘上下棋,指挥小伙伴“打架”的少年,踏上了真正的战场。
随后,王阳明率部四处征战,一举剿灭了困扰当地数十年的土匪。但战争并未结束。两年后,宁王朱辰濠叛乱,占领了南昌。
王阳明得知叛乱后,一边上报朝廷,一边等候出兵,一边发布敕令,揭露朱琛的罪行,部署战争,并带头展开心理战。
他伪造了有关调兵的公文和假情报,然后故意让这些假文件落入叛军手中,这让朱琛豪不敢轻易从南昌调走主力部队。
等到朱辰濠发现朝廷还没派兵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叛军主力这时开始进攻安庆,王阳明趁叛军防守薄弱之机,一举夺回南昌,随后又在鄱阳湖与叛军展开激战,活捉了朱辰濠。
成为一道测试题
然而,平叛并没有给王阳明带来任何好运,反而引起了明武宗身边谄媚者的嫉妒。
经此一事,王阳明更加坚信“良知”足以真正忘却苦难、超越生死,他提出要消除功利主义的弊端,唤醒人们心中的良知,这才是他所谓的“觉醒良知”。
图:倪文兵
今天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利用道德教育来帮助人们辨别善恶,从而修正初衷。
明嘉靖七年(公元1529年),王阳明病逝于江西。此后几年,他的学说成为明代中后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来传到日本,在东亚产生了很大影响。
就连年轻时不屑科举的王阳明,当时的乡试题中也常常出现他的身影,隆庆、万历年间,浙江等地的乡试题中就常常提到王阳明。
这些考题固然与当时的学术和社会环境有关,但也可以看出王阳明所倡导的学说影响之深远。(完)
参考:
1 张廷玉等著,《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 [日本]鹤成久明,沈旭鲁译:《万历元年浙江乡试随笔——论王守仁的孔庙祭祀与浙江王氏家族》,《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4[日]冈田武彦,杨天译:《王阳明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重庆:重庆出版社,2018年版。
5李博:《曾经的“叛逆少年”王阳明》,《人民周刊》2018年第24期。
6陈英年,《王阳明的良知:一种现象学的教育理论》,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7 张新民,《王阳明思想的诞生及其发展》,《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8钱明:《王阳明的入仕之路探微》,《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6期。
9 张学智,《论王阳明思想的逻辑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⑩杨国荣,《王阳明的哲学之旅》,《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