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历史人物(八):密立根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1868年3月22日 - 1953年12月19日)是一位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油滴实验:确定基本电荷
1913年,他测得了电子电荷的值:e=(4.774±0.009)×10-10esu,从而从实验上证实了元电荷的存在,他测得的精确值最终结束了关于电子离散性的争论高中物理的常量,并使许多物理常数的计算能够获得较高的精度。
油滴实验中将微观量测转化为宏观量测的巧妙构思和精准构思,以及利用相对简单的仪器得到相对准确、稳定的结果,都非常具有启发性。
普朗克常数
1916年,他的实验结果充分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并测得当时普朗克常数h的最精确值。凭借上述工作,密立根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元素火花光谱法
他还对强电场作用下电子从金属表面的逃逸进行了实验研究。他还进行了元素火花光谱学的研究,测量了紫外和X射线之间的光谱区,发现了近1000条谱线高中物理的常量,波长可达13.66nm,使紫外光谱远远超出了当时已知的范围。他对X射线光谱的分析导致了1925年乌伦贝克(GE~1974)等人提出的电子自旋理论。
宇宙射线
他还对宇宙线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宇宙线”这一名称,研究了宇宙粒子的轨道和曲率,发现了宇宙线中的“α粒子、高速电子、质子、中子、正电子和V量子”,改变了过去“宇宙线就是光子”的观念。特别是他利用强磁场中的云室对宇宙线进行实验研究,导致他的学生安德森在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
他求实严谨,一丝不苟,富有创造力,是物理学界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