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质量和管理控制的效果直接影响教与学的效果。搞好作业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中英语教师应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优化作业模式管理,从作业布置走向作业设计。本文从当前高中英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出发,基于单元整体视角提出优化作业设计的原则,并以具体案例阐释作业设计方法,分析作业改进的路径,并从作业任务规划、设计意图、内容导向等方面探讨如何优化高中英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单元整体视角;作业设计;高中英语
引用: 王晖. 2022. 整体单元视角下优化高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 英语学习, (11): 52-57
问题陈述
操作方式机械化、僵化。
与单元学习内容缺乏联系
很多教师布置作业时仅仅使用课本或教辅材料中的练习或测试题,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往往只是重复碎片化的知识、机械地练习技能。以考试为目的的练习单调乏味,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课后作业往往与学生已学单元内容缺乏实质性的关联性,难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迁移的效果。
这项作业不合上下文。
学生缺乏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的机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迁移、创新,从而提高能力。作业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精准教学。但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与学生课堂学习的单元主题和情境不太相关,学生缺乏建构所学知识体系的机会,从而缺乏真正的实用环境。
作业寻求封闭式问题的答案。
限制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由于考试压力,高中英语教学存在应试化倾向,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作业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协作探究的机会,难以进行发散性思维,更谈不上探索问题的多元解决方案。教师对学生作业质量的评价往往停留在判断是否与标准答案相符的层面,这不仅影响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而且也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狭窄,限制了高层次思维的发展。
高质量的作业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思维品质。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思考、同伴合作等形式,巩固单元内容,对单元主题有深刻理解和感悟,并能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问、辩论、展示作业成果,信息整合能力、实际应用能力、迁移创新能力等得到同步提升。
下面笔者将以全市英语教学研讨活动中的优秀作业设计为例,从单位视角探讨作业设计与管理的创新途径,从而有效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丰富作业种类、改进评价方式,促进高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从单位整体角度优化任务设计的原则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以德育为根本任务,强调主体性教育,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的概念,为整合课程内容、落实总体课程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英语教学与学习的有效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教育部,2018)。
单元是提供主题语境、建构主题意义的基本教学单位。单元教学承载着完整课程内容的六大要素,承载着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目标任务,是一个通过英语课程学习促进学生成长的相对完整的课程周期(梅德明、王强,2018)。当学生围绕主题意义建构知识时,作业是学生内化语言文化知识、巩固和输出成果的重要环节,不仅起到单元学习过程评价的作用,更是学生整合知识、深入领悟的起点。
因此,优化作业设计,高中英语教师应根据单元视角、学习内容、知识类型、学生智力结构等,选择适合学生发展和教学需要的作业。具体来说,优化作业设计可遵循以下原则:
主题和相关性原则
教师应树立单元教学意识,探究单元大主题与课文小主题的关系,梳理单元主线与核心,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统筹设计作业,统筹规划教学活动,体现逻辑性和关联性,实现课堂前后学习的衔接。
作业要以单元主题为导向,注重输入语言学习与生产性语言语用的紧密联系,避免作业与课堂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切实解决教学活动与作业之间缺乏逻辑联系、学用相脱节的问题。
情境和实践原则
教师在设置单元学习活动时物理资源网,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真切体会语言知识的潜在应用价值和交际价值,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采用多模态话语,创新作业形式。作业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体现学习的应用性,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带动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最终实现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全面性、开放性原则
教师在单元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核心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作业的设置应体现一定的全面性,引导学生在完成单元学习后,进一步围绕主题建构和完善知识网络,理顺思维逻辑。同时,作业也应适度开放,通过设置开放性、合作性、探究性作业,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思想教育原则
主题情境为学科教育提供了话题和情境,在整体单元教学中高中物理德育渗透教学案例,教师要牢记学科教育的使命,重视单元主题和课文主题在促进学生成长中的德育价值,通过有意义、有价值的作业和任务设置,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优化工作设计的方法与实施路径
《课程标准》指出,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中,教师应通过与主题意义紧密相关的情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点(教育部,2018)。教师应采取将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索意义的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语言,让语言服务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让学习有意义、内容有价值、语言有温度。
优化英语作业设计,首先要形成单元主题、语篇内容与语言应用的闭环联系,从“能用英语做事”的角度出发,将单元主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开放、合作、探究的作业场景中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充分掌握单元内容、理解主题意义并实现输出应用。
主题聚合,
利用脚手架构建知识网络
主题聚合就是将单元主题与生活场景进行最大化的聚合,同时将主题与现实生活进行合理有机的结合。为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与表达水平,教师需要设计符合单元主题与内容的输出任务,并进一步优化作业设置,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主题的意义有切身的感受和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布置的输出任务往往略高于学生目前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搭建相应的支架,让学生在支架的支撑和引导下,有效地整合已学的知识内容,促进作业成果的顺利输出,达到预期的输出目标。
情况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中英语(2019版)选修必修第二册Unit 6的主题是促进野生动物与人类和谐共处。本单元的ideas部分的课文《The wild》探讨了越来越多野生动物出现在城市的原因,并思考人类与动物如何和谐相处。老师设计的课堂作业如下:
尽管它很高,但您还是要为了呼唤人类和野生动物而制定计划并制定计划。
[设计方案]
在完成课文的学习任务后,学生对《The wild》这一主题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设计实践活动以促进深入学习,建构单元主题。好的读后活动应立足于课本,并超越课本的要求。在此,教师布置学生设计海报,呼吁公众为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处采取有效行动。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上述作业,教师首先构建课文内容框架(见图1)。
图 1. 通配符文本内容框架
这个支架将文本的主要内容通过视觉图形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全面梳理文本内容,明确文本主要信息,结构化所学知识。学生在小组制作海报时,可以基于这个框架确定海报的主要内容,然后内化和巩固语言,整合和过滤有用信息,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完成海报制作。
让材料栩栩如生,
通过实践提高你的能力
英语作业所用素材应尽量取材于现实生活,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探究主题意义要用到相关情境,尤其是真实情境高中物理德育渗透教学案例,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单元教学设计离不开现实情境和具体任务(崔云衡,2019)。
作业情境的设置也应符合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单元主题意义,体现所学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在深入解读单元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创设真实情境,善于发现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实践。
案例 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中英语教材(2019版)第一册必修六单元《水稻》课文介绍了龙脊梯田的开垦原因和经营原理,让学生在领略中华人民的勤劳智慧的同时,体会到人类可以巧妙地利用自然的力量实现美好生活,形成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根据课本文本设计了语篇思维导图(见图2),要求学生根据所读文本填写关键词,概括段落大意,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文章内容,准确把握语篇结构,深刻理解文章寓意。
图2. 稻米话语思维导图
基于此,作者设计了分层作业,第一级作业针对全体学生,指导学生通过完成思维导图中的信息、填写关键词等方式,理清课文主要内容,巩固主要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第一级:用词语填写。
水稻种植园是由当地人和瑶族建造的。由于该地区没有大片平坦的土地,因此他们在陡峭的土地上建造了水稻种植园,以便有更多的水稻种植区。他们可以将土壤保持在陡峭的斜坡上以收集雨水。那里有,沿着斜坡向下流动并进入。水被太阳照射到,形成雨水。今天,当地人仍然使用。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下划线的单词是参考答案)
此外,作者还设计了体现情境拓展的二级作业,通过视频展示其他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案例,让学生全面锻炼听、说、读、看、写能力,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创作作品,学以致用。
第 2 级:深度和
[设计方案]
我选取的视频取材于现实生活场景,反映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服务生产生活的真实事例。视频中展示了黄河沿岸居民引黄灌溉农田的场景和新疆的坎儿井,这些都与本单元的主题高度相关,可以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解。它所创设的情境可以给学生更生动的语言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欲望。
输出开放性,
移民创新促进识字率提高
单元整体教学应围绕主题,遵循“理解-发展-实践”原则,体现英语学习活动理念。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应紧密围绕单元主题情境,在单元学习后的整体输出环节设计开放式项目式作业,让学生整合单元所学知识,实现迁移创新,培养核心学科素养。
案例 3
《第六单元与希望》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中英语教材(2019版)必修第三册,旨在让学生通过单元的学习,了解各类极端天气的危害,用英语描述各类灾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学会应对灾害,灾难过后充满希望地开始新生活。
为此,笔者为本单元设计了创新性作业“”,目的是让学生综合所学的地理、物理、生物等跨学科知识,通过个性化思考、信息融合和协作探索,掌握更多防灾减灾常识与技能,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变。
[设计方案]
要做好此项作业,需要同学们收集更多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开展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通过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相关多模态文本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思考预防和应对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我反思意识,树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学生不再局限于封闭式的问题,而是可以在单元主题下创造性地提出个人见解,通过协作探索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科教育。
评估多样性,
实现教学、学习和评估的一致性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应贯穿教学全过程,体现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教育部,2018)。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只评价作业的结果,难以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往往滞后于学生的学习,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受课时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难以及时整理、总结、归类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业的有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创新有了更多的空间,教师可以依托信息化作业平台,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布置、点评、效果反馈和质量跟踪监控机制。
我所在的城市尝试将各区县评定合格的作业和教学进度通过信息平台同步发送给一线教师;教师可以在平台上选取作业,同时发送给学生、家长和作业监控部门;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信息终端随时提交已完成的作业;教师可以在线批改作业,并基于在线大数据分析对作业质量进行反馈;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管理,从而准确掌握学习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每个学生完成作业后,还可以在线自动生成自己的错题集。这无疑有助于师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批改。
以上一系列作业设计改进行动,更新了教师的作业设计理念,有效控制了作业数量,提高了作业质量,使得作业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对学习的反馈效果更加凸显。
结论
作业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切入点,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参照系,促进课堂学习的拓展与迁移;以单元主题探索为主线,改进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以真实情境为镜子,检验学生单元学习的有效性。
为了更好地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巩固语言学习的成果,教师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作业设计、开展评价,并利用信息技术增加作业反馈渠道,让学生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巩固和运用语言知识,在活动中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充分体现作业的评价与反馈效果,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助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教育目标。
关于作者
王晖,山东省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所高中英语学科研究员,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室核心成员。
本文是国家基础外语教育“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多源文本整合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行动研究》(批准号:-005)、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POA理论下的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研究》(项目编号:)、山东省专项项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教育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的研究成果。
以上内容摘录自《英语学习》2022年第11期“教学前沿”专栏第52-57页,原标题为《从单元整体视角优化高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
- 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