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型原创话剧《厚德榜》将在天津大剧院歌剧厅上演。 该剧由天津大学师生共同创作。 草案历时近7年反复修改、十次修改。 最终,这部再现一代化工先驱者侯德邦的救赎求生之路的原创剧目被搬上了舞台。
作为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启动的国家工程“共和国脊梁——科学名家弘扬工程”入选项目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为天津大学建校120周年原创献礼剧《侯德邦》旨在反映天津大学(北洋)教授侯德邦先生的事迹和科学精神大学),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以此激励后人珍惜现在。
舍身救人,实业救国
一块玻璃,一个馒头,看似普通的物品,它们都使用同一种原料——纯碱。 如今,纯碱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然而,在一百年前的中国,人们因为买不到昂贵的纯碱,只能靠吃酸馍为生。 以纯碱为原料的工厂更是经营困难。 这时,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局势。 他就是侯德邦。
1890年8月9日,侯德榜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他自幼勤奋好学,半工半读,被誉为“拖车生”。 1903年,在姑姑的支持下,到福州英华书院读书,后又就读于上海闽皖铁道专科学校。 毕业后写一位科学家的事迹50字,他在英资津浦铁路实习。 年轻时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他亲眼目睹了西方列强对贫穷落后的中国及其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侯德邦决心掌握科学技术物理资源网,用科学和工业来拯救苦难的中国。
1911年,侯德榜考入北平清华大学预科留学美国。 他以10科1000分的优异成绩在清华大学名声大噪。 他被推荐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化学工程。 他成为第一批赴美深造的毕业生。 1921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铁盐鞣制》因其独特的见解在《美国制革化学家协会杂志》上连载,并全文发表。 它已成为制革行业广泛引用的经典文献之一。
这时,侯德邦收到了中国爱国实业家范旭东的来信,邀请他毕业后到“永利碱生产公司”工作,承担建设亚洲第一座碱厂——永利塘沽碱厂的重任。 。 正是这封信,让范旭东和侯德邦这两位中国重化工业的先驱走到了一起,开启了科学救国之路。
当时,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写一位科学家的事迹50字,我国进口碱源大幅减少。 人民生活陷入困境,工业生产难以发展。 为此,范旭东在塘沽成功创办九大精盐公司后,将目光投向了碱行业。 当时主流的制碱方法索尔维的制碱技术被少数大公司垄断。 因此,设立碱厂与普通工厂不同。 购买一整套机器是不可能的,必须自己偷偷摸索、设计。 “就算我的身体碎裂,我也会努力。” 范旭东已经打定主意要制碱了。 正是范旭东对振兴中国民族工业的不懈热情感动了侯德邦,使他放弃了自己没有取得什么成绩的制革职业,转而投身于专业性较差的制碱领域。
为了让永利碱厂生产出合格的纯碱,侯德邦奋力拼搏,经过500次试验,永利碱厂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了我国乃至亚洲第一批优质纯碱——“红三角”品牌纯碱。 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被誉为“中国现代工业进步的象征”。 也一举打破了西方碱企业的垄断。
侯德邦的制碱成功让中国看到了进步的希望,他随后的举动震惊了世界。 侯德邦决心写一本全面阐述索尔维制碱技术、工艺和设备的书,让他的研究成果走向世界。 要知道,由于纯碱技术的封锁,当时进口的纯碱在中国可以卖一盎司黄金一磅,和真金白银没有什么区别。 掌握这项技术无疑就意味着掌握了绝对的财富。
侯德邦的大胆决定立即遭到周围人的反对,大家都劝他三思而后行。 “辛苦了十年,终于达到了这个结果,你为什么这么做?你还没有固定的住处,连家都没有。” 侯德邦说,“我的老师杰克逊曾经说过,‘科学技术属于全人类,应该造福人类。真正的科学家决不能把科学技术当作谋取个人财富的工具。’”
1933年,侯德邦的英文著作《纯碱制造》在纽约出版。 他解开了索尔维制碱技术之谜,封锁了70年的索尔维制碱技术之谜被揭开。 制碱技术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抗战八年,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范旭东、侯德榜、李柱辰、孙学武等人毅然发出“宁办丧事,不上祭奠”的民族爱国主义情怀。仪式”。 他们拒绝与敌人合作,带领技术人员西进四川。 他们在乐山五通桥建立了永利四川厂和黄海化工研究所,在自贡张家坝建立了九大示范盐厂。 他们克服困难,恢复生产,支援抗战时期,侯德邦博士带领技术人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侯氏碱法),为中国人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世界化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国家。 1943年10月22日,英国化学会授予他荣誉名单荣誉会员称号。 当时,世界上仅有12位化学家获此称号,其中包括侯德邦。
抗战胜利后,工厂逐步恢复生产。 侯德邦还研究发明了通过炭化氨合成工艺生产碳酸氢铵肥料的新工艺,并于20世纪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规模推广。 侯德邦一生致力于化工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查处化肥使用情况,他到处考察。 最后他实在是跑不了了,就在家开会讨论情况。 直到去世前几个月,侯德邦向化工部党委汇报,要求他到大连化工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1973年1月,病重的侯德邦给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写了最后一封信:“……德邦年老体弱多病,可能不会很快死去。他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培养。一生为国家服务,还被送去国外留学,但至今还没能报答他,等他百岁以后,他打算将家里仅有的几本参考书贡献给国家……”是他仅存的财产,也是他为后人攀登科技高峰留下的最后一块垫脚石。 1974年8月26日,侯德榜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十步轻松完成,戏剧化情感
他是化学工业的先驱,科学救国,取得了许多成就,闻名于世。 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有着如此传奇的一生,他的故事又该如何书写呢?
作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教授,侯德邦的实业救国、科研救国、教育救国的精神对天津和天大大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天津大学充分动员师生参与剧本创作。 创建。
为了真实还原侯德邦的性格和这段曲折的历史,工作组前往北京、天津、大连、南京、福建等地走访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工业学会、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永利工厂开办的技术学校。 学院、南京化工集团公司、永利化工天津碱厂等单位实地追踪侯先生的生活足迹,采访侯先生的后人、秘书、知情人,查阅千余种书籍和历史文献,整理整理超过10万字的第一手资料。 ,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话剧《侯德榜》的剧本初稿。 他先后邀请剧作家杨爱军、天津大学校友高深等创作,召开剧本研讨会和审稿会,共同努力,十次修改稿件,最终完成。
2017年底,天津大学对话剧重新创作,全面完善。 2018年2月1日新剧组组建,邀请国家一级编剧、导演徐瑞生执导该剧,全面提升舞台表现力。 我们以“写戏如写故事”为创作标准,用人物对话、动作、情感来塑造形象,让戏剧更贴近大众,更贴近生活。
徐瑞生导演表示,当他收到话剧《侯德邦》的剧本时,就被该剧深深吸引。 他为侯德榜不为一己私利、甘愿为国家、为世界奉献一生的民族精神所深深感动。 “侯德邦 他们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明显的标志——学者风范。他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时刻胸怀天下,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毕生的目标。”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共和国的脊梁’,这种精神称为民族精神,值得我们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