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参加辽宁省示范学校评估,要求我查教案、听教材、参与讨论、上示范课。 本文是课后整理的记录。 事情发生在13年前。 看着我当时编的文字,一切似乎都还在眼前。
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思路(2003.11)
文|孟凡伟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 至于法律本身,并不难记。 可以说表达非常简洁明了。 然而发现规律的过程催生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发现规律的过程的价值远远大于规律本身的价值,因为学生是未来应用规律内容解决物理问题的人。 一小部分学生可能只在中学时接触过牛顿定律的内容,毕业后就无法运用,或者他们自己也可能忘记了牛顿定律的内容。 这根本不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但他们会发现问题。 过程或者方法论可能更重要,因为好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可以用在各种工作中,因为认识事物的规律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过程方法比结论更重要。
学生现状:
知识方面: 1.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或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学生知道描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速度)和决定运动状态变化速度的物理量(加速度)。 2.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学生知道如何控制变量。
技能:学生掌握长度测量方法、秒表的使用、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并能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印的纸带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通过阅读说明书,学生可以使用光电计时装置测量时间、物体的速度、物体的加速度。 知道如何在表格中记录数据。 知道如何绘制比例函数的图形以及该图形的物理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
2.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和内容
3.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简单现象,能够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过程方法: 1、通过收集身边物理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通过问题的讨论,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3.通过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情感与世界观:1.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喜悦的心理感受和抗挫折的能力
2.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运动是有规律的。 法律是一种可以理解的世界观。
该部分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归纳假设阶段 2.实验验证阶段 3.应用改进阶段
1.归纳假设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利用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所掌握的知识,列出运动状态变化的例子和现象,并比较运动状态变化的速度。
提出问题: 1. 为什么物体以不同的速度改变运动状态,与哪些因素有关?
2.建立假设之间的关系(加速度、外力、质量)
例如:车辆启动和停止的过程、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物体转动的过程等。
收集实例可以在课后完成。 课堂上,学生举例,教师总结、加工、分类,为提问做好准备。此过程完成,进入下一个过程
2.实验验证阶段
这个流程设计的思路是在假设成立后,提出验证假设的方案,包括设计方案的过程(实验操作步骤、实验设备的选择、实验数据的收集、数据分析方法、实验报告的撰写)。 要求分成不同的小组处理不同的解决方案,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选择典型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或使用您自己的解决方案进行实验。 然后进入实验室进行具体操作,并在实验过程中提供指导,但不能帮助操作。 如果不知道如何搭配使用,也无法帮助使用,但应提供说明或相关使用信息。 最后得到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只要有结论,结论正确与否并不重要)
3. 应用改进
展示相关的物理场景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结论来解释相关现象英语作文,或应用公式计算相关数据,加深学生对规则的理解。 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结论。 当现象不能很好地揭示出来时,提醒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体验到科学探究过程的成功与快乐,增强沟通与协作的机会,提高表达、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原帖1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