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谁给我讲解一下八年级下沪科版的第7章的阿基米德原理

更新时间:2024-04-24 文章作者:admin3 信息来源:http://wuliok.com 阅读次数:

我们已经认识了浮力,并且得到了三种计算浮力的方法,

1.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其所受浮力F浮=G物;

2.用弹簧秤测定物体浮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2,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F1-F2;

3.利用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求得浮力:F浮=F下-F上。

师生讨论:这三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第一种只适用于计算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第二种不适用于质量过大的物体,第三种不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做两个实验:

实验一:

每组分发一块大小相等的橡皮泥(当众分发,增加可信度),给大家3-5分钟的时间,利用橡皮泥做一条小船,看哪一组的船装“货物”最多“货物”是规格相同的钉子。

分组实验:

(由于问题具有挑战性且贴近学生实际,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各组成员分工协作,争先恐后,开始行动。有的用手捏,有的先用笔杆轧成“饼”,再把四周折起,做成“船”,做完后纷纷放入水中,投放“货物”。“……10、11、12……20……”。在这九个组中,有八个组“装货”在十个以上,有两个组在20枚钉子以上。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兴奋不已,继而每个同学却为自己的“小船”最终“沉没”而惋惜顿足。虽然老师还没有提出做船的目的,但事实上他们在做的过程中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做,才能装货更多?”)

实验二:

请同学们拿出自备的空易拉罐,慢慢地压入水中,感受手掌受力变化。

2.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前面的两个实验,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3.猜想与假设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两个实验作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根据。
学生:底面积,因为把船底做大,“货物”装的才多;物体密度,有些物体在水中漂浮,有些物体则会沉底;液体密度,因为同一物体在水中可以沉底,在水银中则可以漂浮;浸入液体的深度,因为易拉罐越往下压,越费劲;浸入液体的深度和物体的底面积,因为用粗细不同的易拉罐,压入水中相同的深度,用力大小不同。

教师:我们今天着重研究浮力与浸入液体的深度和物体的底面积是否有关。这就是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有什么关系?但是测量液体体积的量筒,对少量液体而言,误差是比较大的。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体积和质量、重力是—一对应的。为了测量的方便,我们研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4.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实验去验证我们的猜想?
用弹簧秤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用老师提供的纸杯把物体从溢水杯中排出的水收集起来,用弹簧秤测定其重力。最后寻找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

5.收集证据(进行实验)

分组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展现了一些个性化的作法:有些同学在往溢水杯中放物体的同时,测出了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有些同学是先在自备容器中测定物体全都浸入水中时所受浮力,再利用溢水杯测定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水所受重力;有些同学在测定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时,因为杯子太轻,事先在杯子里装了适量的水,测出其重力,再把物体排开的水收集起来,测其总重,二者之差即是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记录数据

以下是四级学生的实验数据:

第一组:

弹簧秤1
2N
1.6N

弹簧秤2
0.1N
0.5N



第二组:

弹簧秤1
2N
1.7N

弹簧秤2
0.5N
0.8N



第三组:

弹簧秤1
1.4N
0.2N

弹簧秤2
0.1N
1.2N



第四组:

弹簧秤1
1.3N
0.2N

弹簧秤2
0.2N
1.3N



6.分析论证分组分析数据

在得到测量结果后,同学们自发地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各组交流:他们发现两只弹簧秤示数变化量是相同的,其中弹簧秤1示数的减少量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弹簧秤2示数的增加量是物体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

师生共同确认: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之大小,即F浮=G排。从而证明同学们前面的猜想是有根据的。

教师:(在得到F浮=G排之后,首尾呼应)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第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它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比较简单的方法。
bUl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发表评论

统计代码放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