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名字叫《知识不是力量》。 目的不是宣扬知识无用论,而是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 知识是喧闹的,但智慧是安静的。 知识总是被炫耀出来,但智慧却隐藏在内心深处。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中物理第一卷的知识点总结。 我希望它能帮助你。 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第一卷知识点1
熔化
一、定义
它是指加热物质使其从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 这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物质状态变化类型。 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是一个吸热过程。
2.水晶
(1)定义:晶体是由大量微观物质单元(原子、离子、分子等)按一定规则有序排列而成的结构。 因此,可以从结构单元的大小来研究和判断排列规则和晶体形貌。
(2)特点: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发生变化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即它们熔化的温度
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熔点
3.非晶态
(1)定义:无定形是指结构无序或短程有序但长程无序的物质。 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并不是在空间中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固体。 它没有一定的规则。 形状。
(2)特性:非晶态无熔点
4、影响熔点的因素:(1)压力(2)杂质。
初中物理第一卷知识点2
声音现象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并且声音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介质传播。 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来自空气。
3、声音的速度: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而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又比在空气中快。
4. 使用回波可测量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高、响度、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音调,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声源的振幅以及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6、降低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减弱; (2)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见的声音:频率在20Hz~2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Hz的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性: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集中。 具体应用包括:声纳、B超、超声波测速仪、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焊接机等。
9、次声波的特点:传播距离很远,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具有普遍性。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甚至损坏机械和建筑物。 自然界中主要由火山爆发、海啸和地震产生。 此外,人造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和汽车以及核爆炸也会产生次声波。
初中物理第一卷知识点3
光现象知识点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条件:孔必须足够小。 特点:倒置、相似、与小孔形状无关。
3、光在真空中的最大传播速度为3×10米/秒,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被认为是3×10米/秒。
4. 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和入射光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可逆)
镜面反射VS漫反射: 镜面反射:平行光照射到光滑界面时,反射光仍然是平行的。
漫反射:当平行光照射在不平坦的界面上时,反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
漫反射遵循与镜面反射相同的光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虚像;
(2)图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镜子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另外,平面镜中形成的图像在物体的左侧和右侧反转。
7、实像:由光会聚而成;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视觉感觉。
8、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 (2)改变光路; (3)增加视觉空间。
9、日常生活中平面镜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10、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面镜,发散光线)和凹面镜(凹面镜,会聚光线),两者都能产生图像。 具体应用包括:车辆后视镜、商场反光镜均为凸面镜; 手电筒反光镜、太阳灶、戴在眼睛上的医用反光镜都是凹面镜。
11、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倾斜入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改变。
12、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倾斜进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开在法线两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当光垂直照射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3. 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
14、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 颜料的三基色是:红、黄、蓝。
初中物理第一卷知识点4
身体状态的变化
1、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度,将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定为100度,将其在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份等份分为1°C。
3、常见温度计包括(1)实验室温度计; (2)温度计; (3)温度计。
温度计:测量范围为35℃至42℃,每格为0.1℃。
4、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其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应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3)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应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上表面平齐。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以吸收热量。
7、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以释放热量。
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称为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恒定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与非晶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晶体则没有熔点。
初中物理第一卷知识点5
压力知识总结
1、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称为压力。
2、压力:施加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压力。
3、压力公式:P=F/S,其中p的单位为:帕斯卡,简写为:Pa,1 Pa=1牛顿/m2,压力F的单位为:牛顿; 应力面积S的单位为:米2
4、增加压力的方法:(1)S不变,F↑; (2) F不变,S↓
(3)同时放F↑和S↓物理资源网,降压方法相反。
液体压力
1、液体压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的重力造成的。 使用液体压力表(U型管压力表)测量液体的内部压力。
2、液体压力特性: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壁施加压力;
(2)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力;
(3)液体的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同一深度,液体各方向的压力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力还与密度有关。
3、液体压力计算公式:(ρ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kg/m3;g=9.8N/kg;h为深度,是指液体自由表面到物体的垂直距离。液体内部某一点,单位为米)
4、根据液体压力公式:可以看出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液体的压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5、流体压力与流量的关系:流体中流量越大,压力越小; 流量越小,压力越大。
6、流体压力与流量的关系:流体中流量越大,压力越小; 流量越小,压力越大。
初中物理第一册知识点总结的相关文章:
★ 初一地理第一卷知识点总结
★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 初一地理第一卷知识点总结
★ 初中物理各章知识点汇总
★ 初一地理第一卷知识点总结
★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 初中历史第一卷(人民教育版)知识点总结
★ 初中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大纲
★ 初二物理第一册必记知识点总结
★ 初中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