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艳
地区: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
学校:新兴县六祖镇综合中学
共1课时
1教学目标
1.了解分子动力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2、用分子动力学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
3.了解分子热运动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2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物理基础参差不齐,学生两极分化很大。 有的学生基础好、成绩好,但分析、计算、归纳问题尤其是涉及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 知识拓展和综合知识能力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较差。 当然分子热运动,也有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物理不感兴趣,不求上进。 这样,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
3 重点与难点
研究方向:用分子动力学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论证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运用宏观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如何运用常规物理方法得出结论。
4 教学流程 4.1 第一小时教学活动 活动一【教学】分子的热运动
1.创设情境:
1. 老师用黑色塑料袋包裹花露水,并在学生中间行走时倒出少量花露水,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
2.感受学生,激发兴趣。 A。 学生猜出是花露水后立即表扬。 然后我问为什么我能闻到香味? (暂时不要要求答案)。 b. 前排的学生先闻,后排的学生稍后再闻。 花露水的气味是学生比较熟悉、容易识别的。 (调动学生情绪)
3.指导意见:我们可以闻到香味,但不是同时闻到的。 那么同学们对于这一现象还有哪些疑问呢? 诸如香味进入鼻子、香味从容器中扩散以及香味为何扩散等问题被提出。 介绍主题:“分子的热运动”。 明确学习内容是“分子热运动”。
2. 开展新课程:
解释问题:那不是气味,而是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肥皂中逸出,进入空气中,并向四面八方扩散。 当它们到达我们的鼻子时,我们会闻到香味,然后我们会通过实验确认分子在移动。
1. 学生讨论答案并指出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区分灰尘和花香)
2、扩散现象: (1) 演示实验,然后由实验结果推导出定义:
拿出半杯热水,然后将一滴红墨水滴入热水中,观察水的变色情况,并解释为什么红墨水能均匀地扩散到热水的各个角落。
指出:这是扩散现象。 简述扩散的定义。
3、分析课本图13.1-2气体扩散实验和课本图13.1-3液体扩散实验说明(课本第3页)中铅片和金片压紧5年后出现的现象。 得出固体、液体、气体均可发生扩散的结论,并指出扩散速度存在差异。
结论2: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无规则运动。
找出生活中与扩散有关的现象(教师应多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进行简要分析):
(1) 味道; (2)自然变色; (3)六种身体状态变化。
4.描述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例如:泡菜要多少天才能入味? 炒菜加盐后,几分钟之内就变得美味可口。 这是什么意思?
解释并推导出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因此分子运动又称为热运动。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描述图13.1-4的实验,并说明铅块不会因为铅分子的重力而下落;
用粉笔来说明,组成粉笔的分子既有吸引力(需要很大的力才能破裂),也有斥力(很难压缩和缩短)。
结论3: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第5页简要描述分子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影响:
(1)液体和固体:由于分子有很强的引力,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例如,我们可以用一个杯子来装半杯沙子或半杯水。
气体:由于分子间距离较远,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不具有一定的体积或形状。 例如:我们不能将空气装满半满的杯子。
(2)利用建模方法研究分子吸引力与斥力的关系:
演示实验:在弹簧两端串上一个乒乓球,然后分别拉、压两个乒乓球。 观察并感受力的效果。 结论是,当分子被压缩时,分子间的斥力大于重力,表现为斥力; 对于分子来说,吸引力大于排斥力,表现为重力。
结论: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同时存在。 当分子难以压缩时,说明分子具有斥力; 当分子难以分离时,说明分子具有吸引力。
3、课堂练习:
1、分子动力学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础理论。 下列现象可以用分子动力学理论解释的是( )
A。 风的形成 B.烟从烟囱里冒出来
C. 磨有毛皮的橡皮棒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D. 远离花园就能闻到花香
2.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
A。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时会粘在一起 B.固体和液体难以压缩
C. 磁铁可以吸引销钉 DA 破碎的镜子无法重新组合
3.小明闻到了瓶子里的醋味。 这是因为( )
A。 分子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4.下列现象不能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解释的是(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B.把青菜腌成咸菜
C. 沙尘暴爆发,天空布满灰尘 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5、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许多公共场所都张贴了禁止吸烟的标志。
这主要是因为在空气流通不好的房间里,只要一个人抽烟,整个房间就会
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 分子不断运动。
4、总结:
1、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并相互进入的现象。
2、分子热运动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无规律地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和排斥力
5.作业:同步练习(1)本节每个大题1至5个小题
黑板设计: 黑板设计
主题:第 16 章第 1 节分子的热运动
1、扩散现象
2.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无规律地运动。
3.分子间力。
教学反思:
我感觉这门课的介绍比较自然,但是我上这门课的时候,用的是演示实验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知识点。 我认为最好让学生在以后的课程中自己做实验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而且,我在这堂课上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应该引导学生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多进行师生互动。
第一节 分子的热运动
课程设计课堂记录
第一节 分子的热运动
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 活动一【教学】分子的热运动
1.创设情境:
1. 老师用黑色塑料袋包裹花露水,并在学生中间行走时倒出少量花露水,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
2.感受学生,激发兴趣。 A。 学生猜出是花露水后立即表扬。 然后我问为什么我能闻到香味? (暂时不要要求答案)。 b. 前排的学生先闻,后排的学生稍后再闻。 花露水的气味是学生比较熟悉、容易识别的。 (调动学生情绪)
3.指导意见:我们可以闻到香味,但不是同时闻到的。 那么同学们对于这一现象还有哪些疑问呢? 诸如香味进入鼻子、香味从容器中扩散、以及为什么香味扩散等问题被提出。 介绍主题:“分子的热运动”。 明确学习内容是“分子热运动”。
2. 开展新课程:
解释问题:那不是气味,而是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肥皂中逸出,进入空气中分子热运动,并向四面八方扩散。 当它们到达我们的鼻子时,我们会闻到香味,然后我们会通过实验确认分子在移动。
1. 学生讨论答案并指出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区分灰尘和花香)
2. 扩散现象: (1) 演示实验,然后由实验结果推导出定义:
拿出半杯热水,然后将一滴红墨水滴入热水中,观察水的变色情况,并解释为什么红墨水能均匀地扩散到热水的各个角落。
指出:这是扩散现象。 简述扩散的定义。
3、分析课本图13.1-2气体扩散实验和课本图13.1-3液体扩散实验说明(课本第3页)中铅片和金片压紧5年后出现的现象。 得出固体、液体、气体均可发生扩散的结论,并指出扩散速度存在差异。
结论2: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无规则运动。
找出生活中与扩散有关的现象(教师应多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进行简要分析):
(1) 味道; (2)自然变色; (3)六种身体状态变化。
4.描述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例如:泡菜要多少天才能入味? 炒菜加盐后,几分钟之内就变得美味可口。 这是什么意思?
解释并推导出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因此分子运动又称为热运动。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描述图13.1-4的实验英语作文,并说明铅块不会因为铅分子的重力而下落;
用粉笔来说明,组成粉笔的分子既有吸引力(需要很大的力才能破裂),也有斥力(很难压缩和缩短)。
结论3: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第5页简要描述分子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影响:
(1)液体和固体:由于分子有很强的引力,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例如,我们可以用一个杯子来装半杯沙子或半杯水。
气体:由于分子间距离较远,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不具有一定的体积或形状。 例如:我们不能将空气装满半满的杯子。
(2)利用建模方法研究分子吸引力与斥力的关系:
演示实验:在弹簧两端串上一个乒乓球,然后分别拉、压两个乒乓球。 观察并感受力的效果。 结论是,当分子被压缩时,分子间的斥力大于重力,表现为斥力; 对于分子来说,吸引力大于排斥力,表现为重力。
结论: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同时存在。 当分子难以压缩时,说明分子具有斥力; 当分子难以分离时,说明分子具有吸引力。
3、课堂练习:
1、分子动力学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础理论。 下列现象可以用分子动力学理论解释的是( )
A。 风的形成 B.烟从烟囱里冒出来
C. 磨有毛皮的橡皮棒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D. 远离花园就能闻到花香
2.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
A。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时会粘在一起 B.固体和液体难以压缩
C. 磁铁可以吸引销钉 DA 破碎的镜子无法重新组合
3.小明闻到了瓶子里的醋味。 这是因为( )
A。 分子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4.下列现象不能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解释的是(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B.把青菜腌成咸菜
C. 沙尘暴爆发,天空布满灰尘 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5、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许多公共场所都张贴了禁止吸烟的标志。
这主要是因为在空气流通不好的房间里,只要一个人抽烟,整个房间就会
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 分子不断运动。
4、总结:
1、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并相互进入的现象。
2、分子热运动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无规律地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和排斥力
5.布置作业:同步练习(1)本节练习每个大题1到5个小题
黑板设计: 黑板设计
主题:第 16 章第 1 节分子的热运动
1、扩散现象
2.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无规律地运动。
3.分子间力。
教学反思:
我感觉这门课的介绍比较自然,但是我上这门课的时候,用的是演示实验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知识点。 我认为最好让学生在以后的课程中自己做实验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而且,我在这堂课上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应该引导学生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多进行师生互动。
标签: 第一节、分子、运动、课程笔记、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