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中物理必修课一号的知识点。 还没来得及整理或者想整理的同学赶紧看一下吧!
高中物理运动描述相关知识点
1、时间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可以表现一个运动的过程高中物理弹力分布图解,而时间只能表现运动的一个瞬间。 能够正确理解一些有关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达方式。 例如:3s结束、3s开始、4s开始……都是时刻; 3秒内、3秒、2秒到3秒……都是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代表时间线上的一个点,时间间隔代表时间线上的一个周期。
2、距离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的变化,用一条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一个向量。 距离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只有当物体沿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距离。 一般来说,距离≥位移。
3、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4.速度、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关系
5. 运动图像的含义及应用
由于图像可以直观地表示物理过程以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使用xt图像和vt图像。
1.理解图像的含义:(1)xt图像描述了位移随时间的变化。 (2) vt图像描述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2.理解图像斜率的含义: (1)在xt图像中,图形的斜率代表速度。 (2) 在vt图中,图形的斜率代表加速度。
高一年级必修课——匀速直线运动研究
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及推理
1.基本公式
只要知道三个公式中任意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剩下的两个。 使用公式解题时,请注意:x、v、a是向量,正负号代表不同的方向。 解决问题要有正向的规律。
2.常用推论
2.运动图像的理解与应用
1.研究运动图像:
(1)从图像中识别物体的运动属性。
(2)能够理解图像截距(即图像与纵轴或横轴交点的坐标)的含义。
(3)能够理解图像的斜率(即图像与水平轴夹角的正切值)的含义。
(4)能够理解图像所围成的区域和坐标轴的物理意义。
(5)能解释图像上任意点的物理意义。
2、xt图像和vt图像对比:如图所示,xt图像和vt图像中相同形状的图形线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3、追求与遭遇的问题
1、追击、遭遇的特点:
追赶的主要条件是追赶过程中两个物体处于同一位置。 两个物体相遇的临界条件是,当两个物体处于同一位置时,它们的速度完全相同。
2、解决和遇到问题的思路:
(1)在分析两个物体运动过程的基础上,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 注意在方程中反映两个物体运动时间的关系。
(3)从运动图中找出两个物体的位移之间的相关方程。
(4)求解联立方程组。
3、分析追查遇到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掌握一个条件:两个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 例如,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是最大还是最小,是否正好追上或者只是没追上等等; 这两种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如果被追赶的物体以恒定的减速度运动高中物理弹力分布图解,在追赶之前要注意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解决追击遭遇问题的方法:
(1)数学方法:列出方程组,用求二次函数极值的方法求解。
(2)物理法:即通过对物理场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来求解。
4、纸胶带问题
1.确定物体的运动属性:
(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性x=vt,如果纸带上相邻点之间的间隔相等,则可以判断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²,若任意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在打印纸带上的位移差相等,则说明该物体在运动以匀速直线运动。
2.加速
(1)逐差法:a=[(x6+x5+x4)-(x3+x2+x1)]/9T²
(2)vt图像法:利用匀速直线运动时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矩形坐标系 (vt image) ,然后连接点即可求出图形的斜率 k=a 。
高中物理交互知识点总结
1、弹性问题
1、弹性的产生:
条件:(1)物体之间是否有直接接触。 (2)接触点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2、弹力方向的判断: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变形的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经过两个物体的接触点,并且沿着它们接触点的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压力方向始终垂直于支撑面并指向受压物体(受力物体)。
(2)支撑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支撑面并指向被支撑物体(受力物体)。
(3)绳索的拉力是绳索对被拉动物体的弹力,方向始终沿着绳索指向绳索收缩的方向(沿着绳索远离受力物体的方向)。
补充:当物体点面接触时,弹力方向经过垂直于面的点。 当发生点线接触时,弹力方向通过垂直于线的点。 当两个物体呈球形接触时,弹力方向沿着两个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 。
3、弹力大小:
(1)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F=kx。 其中,k表示弹簧的刚度系数,仅与弹簧的材料有关,x表示变形量。
(2)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变形的大小有关。 在弹性极限内,弹性变形越大,弹力越大。
2.关于摩擦力的问题
1、对摩擦的四种“不一定”的理解: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静摩擦力不一定小于滑动摩擦力。
(3)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而必须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
(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因为摩擦力既可以作为阻力,也可以作为动力。
2、静摩擦通过二力平衡求解,滑动摩擦通过公式F=μFn求解。
3、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及方向的判断:
存在性判断:假设接触面光滑,观察物体是否有较大的运动。 如果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物体之间存在静摩擦力; 如果不发生相对运动,则不存在静摩擦力。 方向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物体受力分析
1、物体受力分析方法:
2、受力分析的顺序:首先分析重力,然后分析接触力,最后分析其他外力。
3、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分析物体所受的力时,仅分析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施加的力。
(2)分析力时,不得超载或漏力。 注意确定各力的大小和受力对象。 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不要把实际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当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力量。
(3)如果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以采用假设法进行分析。
(4)物体所受的力会随着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必要时可根据所学知识通过计算确定。
(5) 受力分析时,必须将外部影响视为一个整体,并且必须孤立相互作用。
4、物理正交分解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应用
1、正交分解时坐标轴的建立原则:
(1) 基于力分解力少、力易分解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应将尽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标轴上。
(2) 一般情况下,所需的力落在坐标轴上。
必修课——牛顿运动定律
1.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揭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2)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该定律规定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而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3)肯定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理想化实验总结出来的独立定律,并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5)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就运动效果而言,相当于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力。 这时候就可以应用牛顿第一定律了。
2.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揭示a、F、m之间的数量关系,特别是a与F的几个特殊对应关系:同时性、各向同性、同质性、相对性、独立性。
(2)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物体的运动由物体的力和初始状态决定。
(3)加速度是连接应力状态和运动状态的桥梁。 无论是运动状态由力状态决定,还是力状态由运动状态决定,都需要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 同一对物体之间的力总是成对出现。 物体之间的力之一是作用力,另一个是反作用力。
(2)指出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四同”是指大小相等、性质相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同时存在; “三异”是指不同的方向、施力的物体和受力的物体,不同的受力物体有不同的效果。
2. 应用牛顿定律时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1、理想的实验方法。 2.控制变量法。 3、整体法和孤立法。 4、图解法。 5.正交分解法。 6、处理临界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根据条件的变化或过程的发展,分析其引起的应力变化和状态变化,找出临界点或临界条件。
编者推荐:高中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3.应用物理学中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典型问题的例子
1.力、加速度、速度关系的知识点:
(1) 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其加速度的方向。 合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为F=ma。 只要合力不为零,无论速度有多高,加速度也不为零。
(2)合力与速度不一定有关,只有速度的变化与合力必然有关。
(3)速度如何变化取决于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之间的关系。 当两者夹角为锐角或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否则速度减小。
2、光绳、光棒、光弹簧相关知识点:
(1)轻绳:①拉力的方向必须沿着绳索指向绳索收缩的方向。 ②同一条绳子各处的拉力相等。 ③ 认为受力变形极小,认为不可延伸。 ④弹性可以瞬间改变。
(2)光杆:①受力方向不一定沿着光杆方向。 ②各处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③集光棒不可伸缩。 ④集光棒所受的弹力包括:拉力和压力。 ⑤弹力变化所需的时间极短,可以忽略不计。
(3)轻弹簧:①弹力处处相等英语作文,方向与弹簧变形方向相反。 ②弹力的大小遵循关系F=kx。 ③弹簧的弹力不能突然改变。
3.物理学中超重和失重的相关知识点:
(1)物体超重或失重,是指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体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体的实际重力。
(2)物体的超重或失重与速度方向和大小无关。 根据加速度方向判断超重或失重:如果加速度方向向上,则为超重;如果加速度方向向上,则为超重;如果加速度方向向上,则为超重。 如果加速度方向向下,则为失重。
(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与物体重力有关的一切现象都消失:①一些与重力有关的仪器如天平、台秤等无法使用。 ②垂直抛出的物体永远不会回到地面。 ③当杯口朝下时,杯内的水不会流出。
以上是小编对高中生物理必修课第一课各章节知识点的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