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总复习教学设计——第一节电流、电压和电阻 教学目的 【学习目的】通过实验研究,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压表和电流表都用于测量一段导体上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用于改变电路各部分的电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 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图像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教学流程 学习内容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学习指导:阅读教材P74-P75的文字和插图,标记基本实验过程。 【自学测试】电压是电流的原因。 电压越高,电流可能就越大。 电阻代表导体对电流的阻挡作用。 电阻越大,电流可能越小。 在物理实验研究中,一般采用受控变量法。 【合作研究】教师检查指导。 1. 请学生猜想:当电阻处于导通状态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当电阻处于导通状态时,电流随电压升高而增大,随电压降低而减小。 (只要电阻在点上,电流就会减小。(请给我一些鼓励)讨论这个问题:这个实验涉及到哪些物理量?为了保证实验结论正确,应该考虑哪些物理量?控制不变,应该改变哪些量? 答:在这个实验中,涉及到三个量,即电阻、电压和电流。在这个实验中,你应该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答:将电流表与被测电阻串联,即可测量流过被测电阻的电流;与被测电阻并联,测量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4、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哪种方法更容易测量? 答:增加干电池串联数量; 使用可调电压的学生电源; 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等。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来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开始:设计实验电路图,画出来,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注意:开关必须关闭,电表量程和正负端子必须正确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滑块必须置于最大电阻值等)(显示电路PPT上的图)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使用滑块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测量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完成下表。 (请将此表展示在PPT上)利用表中的数据完成P75图17.1-1中的图像,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看看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答: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出现沟通】老师们了解情况。 [资讯] 这个实验中,定值电阻可以用小灯泡代替吗? 答:不会,因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实验过程中出现两个变量。 得到的结论是不对的。 说说本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 2.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以进行多次实验。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我们确实多次改变了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进行了很多实验,但这些实验都是在这个定值电阻上进行的。
为了保证测试的结论具有广泛的意义,应使用不同规格的定值电阻,重复上述过程,并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看是否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即时练习】完成P76-P77的第一题。 注: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有些数据明显是由于测量时读数不慎或操作错误造成的。 这些错误数据必须在分析过程中消除。 学习内容2: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学习指导:阅读教材P76上的文字和插图,并用红笔标记实验过程。 【自学测试】 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范围必须合适,不能太大或太小。 如果太大,测量结果会不准确; 如果太小,则无法进行测量,甚至可能损坏仪表。 【合作研究】教师检查指导。 写下你的猜想。 答:当电压准确时,导体中的电流会随着导体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在这个实验中,哪些数量应该保持不变,哪些数量应该改变? 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 讨论:如何实现这些改变? 应该如何操作呢? 答:在电路中连接一个滑动变阻器,先将滑块移动到合适的地址,记录对应的电流值和电压值,然后切换到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移动滑块直到两端电压第一次使定值电阻等于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然后记录对应的电流值和电压值。 入门:画出实验电路图,正确连接实物,闭合开关,记录相应数据,完成下表:(在PPT上显示电路图和表格)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什么结论可以获得? 答:在恒定电压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为了保证测试结果具有广泛的意义,我们还应该做什么? 答:使用不同的定值电阻并进行多次实验。 【出现沟通】老师们了解情况。 【精讲】 1、想一想:在这个实验中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滑动变阻器的功能与第一个实验有何不同? 答: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1、保护电路; 2、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 在表达结论时,我们只能说“当电阻(或电压)准确时,电流与电压(或电阻)成正(反)比”。 不能反过来表达,“当电阻(或电压)准确时”不能省略,否则结论不严谨。 课后练习【即时练习】完成P76《思考讨论》,完成P77题2。 【课内练习】见训练计划基础部分人民教育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总复习教学设计2第二节 欧姆定律教程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的 【学习目标】了解欧姆定律,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 理解欧姆定律,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流程 学习内容一:欧姆定律学习指南:阅读教材P78-P79的文字和插图,用红笔标记基本观点和定义。 【自学测试】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就是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定义:I=U/R。 SI单位中,U的单位为V,R的单位为Ω,电流的单位为A。 【合作研究】教师检查指导。
请写出欧姆定律的另外两个推导。 答案:U=IR,R=U/I 完整例1:汽车的头灯接在12V电源的两端。 灯丝的电阻为30Ω。 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分析:已知U=12V,R=30Ω,应采用公式I=U/R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完成例2:如图17.2-1所示,合上开关后,电压表读数为6V,电流表读数为0.3A。 求电阻R的阻值。分析:已知U=6V,I=0.3A求电阻R,应采用公式R=U/I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上述方法可以用来测量导体的电阻吗? 答:根据公式R=U/I可知,如果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出导体的电阻。 阅读P79科学世界,了解气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尝试画一个电路图。 答:R=是I=变形得到的。 某学生认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它是否正确? 答:不是,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电阻。 该特性与电压或电流无关,但电阻的大小等于其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其的电流之比。 【出现沟通】老师们了解情况。 [信息] 使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时,所有单位必须先转换为SI单位。 欧姆定律公式中的I、U、R是针对同一截面导体、同一时间的。 计算时需要一一对应。
如果一道题中有多个U、I、R,则用不同的下标来区分。 同一阻值的U、I、R应使用相同的下标。 课后练习【即时练习】某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5V,流过该电阻的电流为300mA。 此时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0时,它的阻值是多少? 【课堂练习】参见训练计划的基础部分。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综述. 备课。 教学目的 【学习目标】 了解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阻的原理。 电流表和电压表都用于测量导体的电阻。 了解灯泡灯丝电阻的特性。 课程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您将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量导体的电阻。 教学流程 学习内容一:阻力测量 学习指南:阅读教材P80上的文字和插图,并用红笔标记基本实验过程。 【自学测试】 1、用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流为0.4A。 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7.2V
,使用电流表测量通过此部分的通道。 解决办法是:
R=得到
R===18Ω。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器电阻的方法称为伏安法。 因此,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是R=U/I。 在测量过程中,为了减少误差,应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合作研究】教师检查指导。 1. 阅读 P80 上的图 17.3-1。 当我们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需要什么设备以及设备应该如何连接? 为了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应该怎样做呢?
?作为一个小组,我们设计了一个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路图,比较了这些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并画出了本组的电路图。 (展示PPT右侧图片)开始使用:对比电路图,选择正确量程,连接实物,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量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和电压价值观。 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相应的电阻值并完成下表。 想一想:滑动变阻器在这个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答:(1)保护电路; (2)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以允许多次测量。 如果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几次,分别计算出小灯泡的阻值。 变化规律是什么? 答:小灯泡的电阻发生变化。 变化规律是通过的电流越大,灯丝的电阻就越大。 6、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吗? 答:不是,因为灯丝的电阻不是受温度影响的固定值,所以我们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无意义。 【出现沟通】老师们了解情况。 【精解】在这个实验中,手和眼睛的分工不同:手移动幻灯片,眼睛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示。 为了保护电路,滑块首先放置在电阻最高的点。 在滑块移动的过程中,让电路中的电流由最小逐渐增大到较大。 课后练习【即时练习】完成P81-P82的1、2、3、4题。 【课堂练习】查看训练计划基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