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通信原理概论。
主要专业实验
编程与上机调试、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等。
授予学位
工学或理学学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使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教书育人的良好素养,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计算机教育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主要专业实验
程序设计和上机调试、电子线路基础、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
来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字体:大 中 小]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国家、社会发展与进步事业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和高、中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宜到ICT产业、重要部门,以及相近学科的有关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发研究、应用与管理等工作;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一、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较完整地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即懂系统,又会应用;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既可以承担实际系统的开发,又可进行科学研究。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系统地、较好地掌握理工科公共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
2、毕业生应初步了解整个学科的知识组织结构、学科形态、典型方法、核心概念和学科基本工作流程方式,初步了解学科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一级的核心基础知识和某一专业化方向的专业基础知识,为未来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一般教学、研究、应用与开发或深造提供一个开展工作的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3、毕业生应初步具有进一步深入掌握学科核心基础知识和某一专业化方向专业基础知识的能力,初步具有对一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技术项目所提出的思想、方法、技术和工程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作出基本估计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能适应计算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
二、专业方向:
A:计算机信息处理 B:计算机控制技术 C:图形学与可视化技术 D:信息安全技术
三、主干学科:电子科学、构造性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干课程:
电路、电子技术、离散数学、数字电路及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C++程序设计、信号处理原理、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技术、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基础等。
五、教学进程:
1、必修课:公共基础课和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见表一,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见表二
2、选修课:限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和任意选修课见表三
3、实践教学环节:见表四
4、总周数分配:见表五
5、学历:见表六
六、学制:四年
本专业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具有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授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