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复习好已经成为每个学生都应该思考的难题。 小编相信,只要踏踏实实地复习所学的知识点,相信大家的成绩都会有所提高! 查字典物理网为您带来了我整理的中考物理知识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可分为
(1)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
(2)蜡烛、电灯等人造光源
2.光的传播:
(1)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线性传播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无影灯
②小孔成像:倒立、实像
3、光的传播速度: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2)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3)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2. 光的反射
1、反射现象: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被反射出去的现象。
2、概念:
(1)一点:发生点
(2) 两个角度:
①入射角:入射光与法线的夹角
②反射角:反射后的光学元件与法线的夹角
(3)三线:入射光、反射光、法线
3.反射定律:
(1)入射光、反射光、法线在同一平面(三线共面)
(2) 入射光和反射光在法线两侧分离(两条线在相对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个角度相等)
4、反射分类: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1)镜面反射:入射光是平行的,反射光也是平行的
(2)漫反射:入射光平行,反射光不平行
5、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图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等大小、正立、虚像)
3.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路在界面处会发生变化。 常见现象:筷子变弯、池水变浅、出现海市蜃楼。
2、光折射的初步规则: (1) 光从空气斜入射到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反射角 (2) 光从其他介质斜入射到空气,折射角为大于入射角 (3)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入射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保持不变 (4)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相应增大
3、光路可逆
4、光的色散
1、定义:白光经过棱镜时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2.三基色光:红、绿、蓝,混合后呈白色
3、颜料的三基色:红、黄、蓝。混合成黑色
4. 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该物体的有色光决定的。 (透明物体让其颜色的光穿过并吸收所有其他光)。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该物体反射的有色光决定的。 (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同种颜色的光并吸收其他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光)。
5、凸透镜成像的光学探索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相关概念:①主光轴②焦点(F)③光学中心(O)④焦距(f)
3、通过凸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穿过对侧焦点;
②穿过光中心的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③穿过凸透镜焦点后,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出射。
4、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的光线穿过同侧的焦点。
6、凸透镜成像 (1)原理:光的折射。 (2)成像规律:物体的近像变大,远像变大,两倍焦距显示大小,一倍焦距显示虚实。
6.眼睛和视力矫正
1. 眼睛
(1)晶状体和角膜共同起凸透镜的作用,视网膜起光幕的作用。
(2)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视力矫正
(1)近视
①特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②. 矫正:用凹透镜矫正。
(2)远视(老花眼)
① 特点:看不清附近的物体。 ②. 矫正:用凸透镜矫正
(3) 眼镜的度数=100/f(f的单位是米)
7. 魔眼
1、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当物体在焦距内时,凸透镜形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2. 显微镜
①结构:目镜、物镜。
②成像原理:物镜形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将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
3. 望远镜
①结构:目镜、物镜。
②成像原理:物镜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将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
4. 相机
①结构:镜头、光圈、快门、胶片。
②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 投影仪
①结构:凸透镜、平面镜、屏幕。
②成像原理:当物距在焦距至2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摘要:以上是词典物理网提供的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 小编衷心希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真正讲好课程,学得轻松; 每节课都能陪伴学生。 祝您度过愉快而愉快的时光!
摘要:中考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时期。 为了备战中考,词典物理网为您带来中考物理知识点。 我希望它能帮助你回顾这门课程。 你只能找到适合你的复习方法。 复习的时候只有这样你才会事半功倍!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释放热量。
1、凝固现象:①滴水结冰②将铜水倒入模具中铸造铜件
2、固化规则:
①凝固过程中,晶体必须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材料在凝固过程中必须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会不断降低。
3、晶体凝固的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冰点,不断释放热量。
4、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菜窖里通常会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时释放的热量来防止蔬菜结冰)
②炼钢厂中,钢水冷却成钢,车间工人容易中暑。 (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热量)
5、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注: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不一定相同,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传热发生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差;
摘要:这是中考物理知识点的介绍。 希望对大家备考中考有所帮助。 祝你一切顺利,考入理想的高中!
摘要: 中考是决定学生能否进入理想大学的重要考试。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词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分享中考物理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大家参考一下!
1. 测量
⒈长度L:主要单位:米; 测量工具:秤; 测量时,估计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光年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要单位:秒; 测量工具:时钟; 秒表用于实验室。 1 小时 = 3600 秒,1 秒 = 1000 毫秒。
⒊质量m:物体所含物质的量称为质量。 主要单位:千克; 测量仪器:秤; 实验室托盘天平。
2、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改变的运动。
参考物体:要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为标准的对象称为参考对象。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 比较运动速度的两种方法: 比较相同时间内行驶的距离。
b 比较走相同距离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v=s/t
③单位换算:1米/秒=3.6公里/小时。
3. 实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 物体之间的力的相互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计; 实验室使用的弹簧天平。
力的作用:使物体变形或改变其运动状态。
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指物体运动速度或方向的变化。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图应按比例绘制; 力图不应按比例缩放。
⒊重力G:由于地球引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方向:直线向下。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m=G/g
g=9.8N/kg。 读数:9.8牛顿每公斤,这意味着质量1公斤的物体的重力为9.8牛顿。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称为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位于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两个力平衡的条件:作用于同一物体;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当两个力平衡时,物体可以静止初中物理光学难题,也可以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的结果: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 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⒍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与正压力、材料特性和接触表面的粗糙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始终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4. 密度
⒈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是物质的特征。
公式:m=V 国际单位:千克/米??,常用单位:克/厘米??,
读法:10?? 千克每立方米初中物理光学难题,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 公斤。
⒉ 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用量筒测量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5、压力
⒈压力P:物体单位面积所施加的压力称为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单位:牛顿(N)。
压力的作用用压力来表示,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力单位:N/m??; 特殊名称:帕斯卡(Pa)
公式:F=PS [S:受力面积,两个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 单位:米??。 】
改变压力的方法:①降低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来降低压力; ②增加压力或减少受力面积以增加压力。
⒉液体内部压力:【测量液体内部压力:使用液体压力表(U型管压力表)。 】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的重力,对容器底部施加压力; 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压力施加在容器壁上。
规则:①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力相等。
②深度越大,压力越大
③不同液体在相同深度时,密度越大的液体压力越大。 【深度h是从液面到液体中某一点的垂直高度。 ]
公式:P=gh:单位:米; :公斤/米??; g=9.8N/kg。
⒊大气压力:大气受重力作用产生压力。 马格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并且非常大。 测量大气压值的人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当托里拆利管倾斜时,水银柱的高度保持不变,但长度增加。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汞柱高度=1.0110^5Pa=10.336米水柱高度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箱式气压计)。
大气压随海拔变化: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沸点也降低。
6. 浮力
1、浮力及其产生原因: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推动力时,称为浮力。 方向:垂直向上; 原因:液体与物体之间的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该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物体的重力。
即F浮力=G液体排出量=液体gV排出量。 (V行代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初中物理知识点
3、浮力计算公式:F浮力=GT=液体g V位移=F上下压差
4、物体漂浮时:F漂浮=G物体+液体。 当物体漂浮时:F 漂浮 = G 物体且物体 = 液体。
当物体漂浮时:F 漂浮 G 液体 当物体下沉时:F 漂浮
7. 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力臂: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保持水平位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直接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它可以节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⒉ 做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W=FS 工作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是瓦特; W的单位是焦耳; t的单位是秒。
8. 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针孔成像、阴影和光斑是光的线性传播现象。
真空中光速最大为310^8米/秒=310^5公里/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侧、两侧、三侧大小相等。 [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角度就是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角度就是反射角。 】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虚像,大小相等,距离相等,与镜面对称。 物体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反射的虚像。
⒊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看筷子和水中鱼的虚像中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侧、两侧、三随大、四空随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则:[当u=f时,无图像; 当u=2f时,v=2f成为大小倒转的实像]
物距u、像距v、图像性质、光路图应用
u2f f
f2f反向放大幻灯片投影仪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幕依次放置在灯台上,使蜡烛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幕中心处于同一高度。
摘要:以上是辞典物理网提供的初中考试物理知识点。 小编衷心希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真正讲好课程,学得轻松; 每节课都能陪伴学生。 祝您度过愉快而愉快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