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睿唯安公布了最新的刊物影响因子IF,新发布的影响因子集体飙升。去年开始,影响因子估算公式中的分子首次包括“2020年出版、但出版年份为2021年的论文中引用的这些论文”。因为分母不变,仍是前三年刊物所有可引用论文的总量,因而,影响因子集体下降。
另外,出了影响因子,对于刊物的分区也是诸位科研高手非常关注的一个参数。首先给你们介绍的是汤森路透JCR分区。汤森路透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简称JCR)。JCR对86000多种SCI刊物的影响因子()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刊物分为176个不同事科类别。每位学科分类按刊物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1)影响因子前25%(含25%)刊物界定为Q1区;(2)影响因子前25%~50%为Q2区;(3)影响因子前50%~75%为Q3区;(4)影响因子75%以后为Q4区。
对于俺们国外的科研人来说,可能会愈加关注的还是俺们中科院分区。中科院分区目前分为基础版和升级版(试行),先向你们介绍基础版。中科院分区(基础版)先将JCR中所有刊物分为物理、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刊物13大类。每位学科分类根据刊物的3年平均影响因子高低,分为4四个区:(1)影响因子前5%为该类1区;(2)影响因子前6%~20%为2区;(3)影响因子前21%~50%为3区;(4)影响因子后50%为4区。
其实在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刊物极少,刊物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尖刊物。中科院分区中四个区的刊物数目是从1区到4区呈金字塔状分布。中科院分区升级版在2020年1月公布,在基础版的基础上做了以下调整。针对刊物收录范围,升级版由基础版的只收录SCI刊物,扩充为收录SCI刊物和SSCI刊物。针对学科分类,升级版将刊物由基础版的13个学科扩充至18个。针对分区标准,升级版由基础版的根据影响因子分区,改为了依照刊物赶超指数分区。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分区目前属于过渡期,基础版和升级版均在更新和发布。2022年起,将只公布升级版。
这么国产刊物去年表现怎样呢?去年JCR中共有262本国产刊物有影响因子(以下简称JIF),比今年多出10本;10分以上的国产刊物一共20本(含4本2021年首获影响因子刊物),是今年的两倍!基于此,本文小编整理了这种国产刊物中有关物理、能源、材料、纳米相关的刊物,并适当进行了介绍(上期会继续进行补充其他国产刊物介绍,敬请关注,感谢!)。小编能力有限,如有错误,欢迎你们批评见谅!
1、《》:
主编:白春礼教授(中科院)。中国版的PNAS,国产SCI的排头兵和扛把子;2014年3月即将出刊,一年后就被SCI收录,其首个影响因子为8.0,步入全球多学科综合类刊物前五名。致力以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国外外重大研究进展,尤其是重点报导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进展,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前沿科技突破和重要活动的高档平台。刊物范围囊括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六大领域;由《中国科学》杂志社与Press联合出版,是我国第一份中文版自然科学综述性学术刊物。刊物影响因子一路攀升,来到17.275(),稳稳抢占国产综合性TOP刊物中的扛把子地位。
2、《Nano-Micro》:
广州交通学院承办、上海交通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合作出版的开放获取(Open)英语学术刊物。快速报导与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综述、评论及展望等类型的文章。致力促进纳米/微米科技的创新发展。主编:张亚非教授(北京师大)。Nano-Micro刊物已被SCI、EI、、DOAJ、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先后荣获“中国科技刊物国际影响力提高计划(D和B类)”与“上海市高水平院校学术刊物支持计划(A类)”。多次获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2015-2017年)”、“中国院校百佳科技刊物奖(2016)”、“上海市院校精品科技刊物奖(2018年)”等荣誉。中科院刊物分区:材料科学1区TOP刊物。影响因子一路突飞猛进来到了16.419,再不上车可能就飞了。
3、《》
2016年9月由科爱出版创立的高质量开放获取国际刊物,囊括了生物活性材料研究的全面领域。由上海学院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郑玉峰院士兼任出刊主编,并成立了国际一流的编委会。杂志立足于中国,并积极发挥全球亚裔生物材料学者的核心作用,郑玉峰院士和副主编日本宾夕法尼亚州立学院杨健院士等合作,短短三年多时间使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获取刊物,先后被PMC,和ESCI数据库收录。入围2019年中国科技刊物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2020年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8.724(),去年更是一举突破10分大关物理光学sci期刊,最新影响因子高达14.593()。
4、《》
原名,出刊于1960年,是目前国外惟一被Webof核心数据库收录的、以发表原创性论文为主的、自然科学领域综合性学术刊物。自2015年1月起改版,启用刊名,改为半季刊,即一个月出版2期,年发文量接近300篇,由《中国科学》杂志社和合作出版。报导范围主要囊括生命科学与医学、化学、物理学与天文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地球科学等新兴和前沿交叉学科。2017年,改名后首个影响因子达到4.0,跻身国际综合类刊物Q1区。最新影响因子早已高达11.78()。
5、《of》
一本双季刊的中文国际刊物,刊物的前身是《天然气物理刊物》,创建于1992年,2013年即将改名为能源物理刊物。中国科大学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包信和院士和美国墨西拿学院的Centi院士为历任主编。编辑部设在中国科大学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报导范围包括:(1)化石能源优化借助,(2)生物质能,(3)电物理能转化与存储,(4)CO2捕获、储存与物理借助,(5)能源材料和纳米技术,(6)生物质转化物理,(7)太阳能物理。从2015年获得首个影响因子2.322以来,经过几年努力,刊物影响因子目前早已达到了9.676(),突破10分大关已近在咫尺。
6、《CHINA》:
主编:万立俊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学院)。前身为inChina.B,,2010年改为CHINA;由中国科大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综合性物理刊物。旨在于快速报导物理科学及其交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性成果。涉及的学科主要包括理论物理、物理物理、无机物理、有机物理、高分子物理、生物物理、环境物理、化学工程等。近三年影响因子迅猛上涨,一路狂飙到目前的9.445(),根据目前的发展势头,今年大几率突破10分大关。
7、《Nano》
一本国际化、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学术刊物。该刊物主要刊登纳米研究领域的高质量、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文章内容涉及纳米科技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刊物由北大学院承办,复旦学院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公司合作出版的英语季刊,出刊于2008年7月,主要发表纳米研究领域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原创性的科研论文和世界一流科学家撰写的权威性、全面性的评论文章。2008年即将停刊,至今已逾13年。该刊于2010年被SCI收录,目前有近20个数据库收录该刊。2015年开始降低刊文量,国际影响力日渐提高。2013年和2016年分别获得“中国科技刊物国际影响力提高计划”第一期和第二期A类捐助;2017年获得“中国科技期刊载峰行动计划”项目支持。先后入选“中国出版政府奖刊物奖”、“中国百强科技刊物”、“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奖”和“中国院校精品科技刊物奖”等多个奖项。最新影响因子来到了8.897()。
8、《CHINA》
由中国科大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承办,于2014年12月即将出刊物理光学sci期刊,英语季刊,简称SCMs。复旦学院李亚栋教授兼任主编、《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与出版集团合作面向海外发行。于2016年末入围中国文联施行的“中国科技期刊载峰行动计划”。其办刊宗旨为:刊登材料科学及相关领域原创学术论文及评介性文章,反映国外外材料科学重要进展、科研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强化国际学术交流,推动材料科学发展,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主要报导特种金属功能/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有机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材料表面与界面、材料监测与剖析技术等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高水平和重要科学意义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该刊物影响因子一路高歌,达到了8.273(),突破10分大关指日可待。
9、《ofand》
由中科院长春金属研究所于1985年创立,借以强化国际交流,扩大学术影响力,为经济建设服务,简称JMST。刊物主要报导中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成就,适当的出版一些外国的工作,出版内容包括原创性论文,综述文章,简报。研究重视工作新颖性,覆盖广泛的材料科学和技术,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历任主编为日本佛罗里达学院知名的材料科学家Murr以及金属所原校长杨锐院士。该刊物近五年的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影响因子早已突破8分,来到8.067(),稳稳入列中科院和JCR分区的一区TOP刊物。
10、《of》
于2012年复刊,2016年成为SCI源刊物,同年6月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0.957。由复旦学院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陶瓷学会先进陶瓷分会承办,依托于出版的一本陶瓷类刊物,主要出版先进陶瓷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加工、结构和性能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主编是李龙土教授。囊括的具体领域包括加工(粉末制备和表征,新型焙烧技术)、结构表征(包括纳米,光学,电和磁表征),性能(机械,电,铁电)和先进材料(透明陶瓷、无铅压电材料、铁磁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瓶)。最新公布的影响因子显示,该刊物影响因子早已突破6分大关,来到6.707(),发展势头迅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