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课时
1教学目标
1.知道如何研究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教案,即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研究。
2.能够运用运动合成与分解原理解决船舶过江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3、通过红蜡块的演示实验,可以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 激发你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物体实际的复杂运动可以看作是由两个简单运动组成的理解还很抽象曲线运动教案,不能很好地区分实际运动中的组合运动和分割运动。
3 重点与难点
能够运用图表和计算方法解决分解和综合问题
4 教学流程 4.1 第一小时教学活动 活动一【活动】粒子在平面内的运动
5.2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如何研究曲线运动,即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研究。
2.能够运用运动合成与分解原理解决船舶过江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3、通过红蜡块的演示实验,可以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 激发你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具准备】投影仪、玻璃管、水、橡皮塞、蜡块、秒表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设计】
课堂互动
一。 将图片导入到新课中,用建立坐标的方法来研究物体在平面上的运动:
1、知识复习:高一必修教材中明确指出: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 出示一张网球的频闪照片,并提出问题:当我们以一定角度投掷网球时,它的轨迹不是直线而是曲线。 如何定量描述曲线运动?
让学生联想生活中平面运动的位置描述的方法(如GPS卫星定位系统)。
即: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二维问题转化为一维问题的研究方法。
老师点评: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减少二维到一维的过渡的思想。 它体现了复杂问题与简单问题的辩证思维关系。
二、设置情境。 提出问题并做出猜想和假设。
【探索活动1】实验:红蜡块的运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实验部分,并提出相关问题。
演示(1)在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将一个红色蜡块制成的小圆柱体放入水中,并用软木塞塞紧(如右图(a)所示)。
(2)快速将试管倒置,指导学生观察红色蜡块的运动。
(3) 将玻璃管倒置,在红色蜡块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匀速向右水平移动。
学生板演示:在二维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红蜡块的运动轨迹——如图(b)(点画图)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在这个实验中,蜡块不仅匀速向上运动,而且由于玻璃管的运动,蜡块也匀速向右运动。
移动,在黑板背景前我们可以看到蜡块正在向右上方移动。
老师问:蜡块“关节运动”的轨迹是直线吗? 合力运动是匀速运动吗?
2、分析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 红色蜡块实际上朝哪个方向移动?
(2)红色蜡块可以在哪两个方向同时参与运动?
学生总结:什么是组合运动? 什么是零件运动?
猜想:组合运动与部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之间存在关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组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数量关系
学生进一步猜测:组合运动和部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3.理论探究
教师活动:如何确定某一时间t时红色蜡块的位置? 为什么红蜡块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1)建立直角坐标
蜡块位置P的坐标:x =
y =
轨迹方程:y =
结论:蜡块相对于黑板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学生板表现:(2)红蜡块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3)红蜡块的速度及速度方向
4.学生分析总结: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为
教师活动:如何确定具体动作的组合动作和子动作?
评论:组合运动——物体的运动
组合运动的轨迹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里是关节运动,这里是部分运动。
师生总结:(一)组合运动与分割运动
(2) 组合运动和部分运动的性质。
摘要: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通常会用到它。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际上是 、 、 的合成与分解。
3.应用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探索活动2】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学生活动:速度为 Vo 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另一个初速度为零、同方向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成运动为 。
物体在时间 t 内的位移为
学生活动:具有初速度的匀变直线运动可以分解为
学生互相讨论,阅读课本内容,总结:
(1)两个部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组合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2) 一个部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同方向的另一部分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速直线运动,合成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探索活动3] 相互成角度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思考与讨论:如果物体在一个方向上的部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垂直于它的方向上的部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组合运动的轨迹是什么?
探索方法一:利用运动定律写出函数表达式分析:
指导学生如何写出轨迹方程:
步骤(1)建立直角坐标系
(2)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
(3)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y =
(4) 轨迹方程的数学处理结果:
点评:上面使用的判断方法非常理论化,那么是否可以使用更直观的方法呢?
探索方法二:赋值法(1)假设
(二)清单
时间 t(s)
横坐标x(米)
纵坐标y(m)
1.5
7.5
(三)画点(学生自行完成)(图略)
探索方法三:利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思想来绘制矢量图。 老师给出一些提示,学生在黑板上分析并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
老师点评:第三种方法非常直观,紧贴曲线运动的条件。
【课堂小结】
1、在研究曲线运动时,往往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通常是两个垂直方向)的直线运动。 通过分别研究这两个方向的运动,就可以知道曲线运动的规律。
2、判断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的基本依据是看合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的角度关系。
3、运动分解的原理是:实际的运动必须被分解。
【版式设计】
5.2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1、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建立直角坐标系,分解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2、运动分解的原理是:必须分解实际的运动
3、同一直线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两个部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组合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2. 一个部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同方向的另一部分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速直线运动,合成运动是变速匀速直线运动。
4. 相互成一定角度的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两个部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组合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2、如果物体在一个方向上的部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在垂直于它的方向上的部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其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课程设计课堂记录
1. 曲线运动
1 第一课时教学活动 活动1 【活动】质点在平面上的运动
5.2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如何研究曲线运动,即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研究。
2.能够运用运动合成与分解原理解决船舶过江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3、通过红蜡块的演示实验,可以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 激发你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具准备】投影仪、玻璃管、水、橡皮塞、蜡块、秒表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设计】
课堂互动
一。 将图片导入到新课中,用建立坐标的方法来研究物体在平面上的运动:
1、知识复习:高一必修课本中明确指出: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 展示一张网球的频闪照片,并提出问题:当我们以一定角度扔出网球时,它的轨迹不是直线而是曲线。 如何定量描述曲线运动?
让学生联想生活中平面运动的位置描述的方法(如GPS卫星定位系统)。
即: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二维问题转化为一维问题的研究方法。
老师点评: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减少二维到一维的过渡的思想。 它体现了复杂问题与简单问题的辩证思维关系。
二、设置情境。 提出问题并做出猜想和假设。
【探索活动1】实验:红蜡块的运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实验部分,并提出相关问题。
演示(1)在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将一个红色蜡块制成的小圆柱体放入水中,并用软木塞塞紧(如右图(a)所示)。
(2)快速将试管倒置,指导学生观察红色蜡块的运动。
(3) 将玻璃管倒置,在红色蜡块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匀速向右水平移动。
学生板演示:在二维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红蜡块的运动轨迹——如图(b)(点画图)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在这个实验中,蜡块不仅匀速向上运动,而且由于玻璃管的运动,蜡块也匀速向右运动。
移动,在黑板背景前我们可以看到蜡块正在向右上方移动。
老师问:蜡块“关节运动”的轨迹是直线吗? 合力运动是匀速运动吗?
2、分析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 红色蜡块实际上朝哪个方向移动?
(2)红色蜡块可以在哪两个方向同时参与运动?
学生总结:什么是组合运动? 什么是零件运动?
猜想:组合运动与部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之间存在关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组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数量关系
学生进一步猜测:组合运动和部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3.理论探索
教师活动:如何确定某一时间t时红色蜡块的位置? 为什么红蜡块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1)建立直角坐标
蜡块位置P的坐标:x =
y =
轨迹方程:y =
结论:蜡块相对于黑板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学生板表现:(2)红蜡块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3)红蜡块的速度及速度方向
4.学生分析总结: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为
教师活动:如何确定具体动作的组合动作和子动作?
评论:组合运动——物体的运动
组合运动的轨迹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里是关节运动,这里是部分运动。
师生总结:(一)组合运动与分割运动
(2) 组合运动和部分运动的性质。
摘要: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通常会用到它。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际上是 、 、 的合成与分解。
3.应用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探索活动2】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学生活动:速度为 Vo 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另一个初速度为零、同方向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成运动为 。
物体在时间 t 内的位移为
学生活动:具有初速度的匀变直线运动可以分解为
学生互相讨论,阅读课本内容,总结:
(1)两个部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组合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2) 一个部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同方向的另一部分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速直线运动,合成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探索活动3] 相互成角度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思考与讨论:如果物体在一个方向上的部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垂直于它的方向上的部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组合运动的轨迹是什么?
探索方法一:利用运动定律写出函数表达式分析:
指导学生如何写出轨迹方程:
步骤(1)建立直角坐标系
(2)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
(3)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y =
(4) 轨迹方程的数学处理结果:
点评:上面使用的判断方法非常理论化,那么是否可以使用更直观的方法呢?
探索方法二:赋值法(1)假设
(二)清单
时间 t(s)
横坐标x(米)
纵坐标y(m)
1.5
7.5
(三)画点(学生自行完成)(图略)
探索方法三:利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思想来绘制矢量图。 老师给出一些提示,学生在黑板上分析并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
老师点评:第三种方法非常直观,紧贴曲线运动的条件。
【课堂小结】
1、在研究曲线运动时,往往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通常是两个垂直方向)的直线运动。 通过分别研究这两个方向的运动,就可以知道曲线运动的规律。
2、判断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的基本依据是看合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的角度关系。
3、运动分解的原理是:实际的运动必须被分解。
【版式设计】
5.2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1、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建立直角坐标系,分解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2、运动分解的原理是:必须分解实际的运动
3.同一直线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两个部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组合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2. 一个部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同方向的另一部分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速直线运动,合成运动是变速匀速直线运动。
4. 相互成一定角度的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两个部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组合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2、如果一个物体在一个方向上的部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在垂直于它的方向上的部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其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标签:曲线、运动、教学计划、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