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常用物理量、单位、单位换算、重要常数、重要规则一、物理量名称、速度、质量、密度、力、重力、压力、浮力、物理符号vmρFGpF、中文浮力的版本,米/秒,千克,千克/米,牛顿,牛顿帕斯卡牛顿数3单一国际代码m/skgKg/位置数物体的单位物理力是含有物质的物体在以下情况下的吸力表面积物体浸入液体中。 通过它的物体由于受到多种物质体的影响而被称为质量。 质量。 物体上的压力与液体之间的距离称为该力。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称为压力。 朝着它的速度。 物质的作用称为重力。 浮动密度打开。 相互的。 力量。 物体名称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比热容 温度 热值 理性 符号 中文代码 Joule 瓦特/焦耳/千克 摄氏度 焦耳 焦耳/千克 国际代码 度数 国际代码 JW/J/kg/kg 代码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当1千克有用功传递给物体时,1千克热量就会传递给物体。 单位时间是物体所做的总功。 燃料的传热过程完全是指物体在温度升高时的温度与冷态温度之比的传递。 燃烧时,机器所施加的力的方向称为机器在1℃时吸收的热量,它代表了释放能量的热程。 这就是所谓的力量。 效率。 这就是所谓的材质展示。
该量称为该力的比热。 燃料的热量作用于物体。 有功德了。 价值。 物体名称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力 电力 电热 电荷量 符号 数量 中文代码 安培 伏特 欧姆 焦耳 瓦特 焦耳 库仑 国际代码 单 国际代码 AvΩJWJC 数量编号 1秒是电荷通过电导体传递给电流的过程。 通过充电产生电流来完成的工作。 导体每秒的方向位移量阻碍了电流流过导体时其横截面产生的电动势。 做了多少工作。 它产生的热量。 电流的功代表电量的多少。 正当的理由。 消耗更多的电流和更少的功率。 速度。 名称 符号 单位 定义 主要单位 常用单位 概念 长度 L (s) 米 (m) Km、dm、cm、mm 面积 S 米 2 (m2) Km 2 dm 2 cm 2 mm 2 体积 V 米 3 (m3) dm 3cm 3mm 3 时间T秒(s)小时h、分钟minⅱ、单位换算1.长度(L)、距离(s) 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单位:公里(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ц m)、纳米(nm) 小数点:千位:ц mnm1 m = 10 3mm = 10 6 μm = 10 9nm 2.面积(s) 国际单位平方米(m2) 面积公式:s =ab 常用单位:平方分米 dm2、平方厘米 c m2、平方毫米 mm2 百分之一:1m2 dm2c m =dm2 =cm2=mm2 三、体积单位 国际单位立方米(m3) 体积公式:v =sh 常用单位:立方分米 dm3、立方厘米 (cm3)、毫升 (ml)、升 (L) 千分之一: (1L) 1cm3 (1ml) 1 m 3 = 10 3 dm 3 (升 L) = 10 6 cm 3 (毫升 mL) = 10 9毫米 31L=1dm 31mL=1cm 3 4.速度(v)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公里/小时(km/h) 11m/s= 1 .6 km / h1 /s = 3.6km/h 5.时间(t) SI单位秒(s) 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 1h=60min、1min=60s、1h=3600s (6. 质量(m) 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千分之一:t=1 x =1 x 10-=1 x 10-6kg 7、密度(ρ) ) 国际单位 千克每立方米 (kg/m3) 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 (g/cm3) 3 kg/m =1m3=10 6 cm3= 10cm3=10g/cm1 x103 kg/m 3 = 1 g/ cm 3-ρ 水 = 1 g/cm 3 = 1 x103 kg/m 3 8. 力 (F) 国际单位 牛顿 (N) g=9.8N/kg 或 10N/kg 9. 压力 (P) 国际单位:帕斯卡 ( Pa) 1 Pa=1N/m2 常用单位:千帕(kpa) 31k Pa=1x10 pa 10.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760毫米高汞柱=1.01 11.功(w) 国际单位:焦耳(J) 1J =1N.m 12. 功率(P) 国际单位:瓦特(w) 1w=1J/s 常用单位:千瓦(kw) 1kw=1 x 1010 5 Pa(Pa 3w) 13. 电流(I): 国际单位:安培(A) 常用单位:毫安、微安 1A== 14. 电压(U): 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单位:千伏、毫伏 1KV== 15. 电阻(R): SI单位:欧姆(Ω) 常用单位:千欧、兆欧:1K Ω =1000Ω1M Ω=1000K Ω 16、电功能(能量)(W): SI 单位:焦耳(J) 常用单位:度、千瓦时(Kw h) 1 度=1Kw h=3.6 ×10 6 J 18.电功率(P) 国际单位: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 1kw = 1 x 10 3w 19.电热量(Q): 国际单位:焦耳(J)ⅲ,常数1 . 15°C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 340m/s2。 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 8m/s=3.0×10 5 km/s3。 水的密度: ρ = 1g/cm 3= 10 3 kg/m 34. 水的比热容: c= 4.2× 10 3 J/(kg ℃) 5. 1节干电池的电压 1.5V照明电路电压为了人体安全,220V不高于36V。 6、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冰点)为0℃,沸点为100℃。 7、对人类来说,理想的声音环境是:30至40分贝,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3℃-25℃8。 1标准大气压 p0 = 1.013×10 5 Pa = ≈ 10m水柱 9、重力加速度g = 9.8N/kg,大致取10 N/kg33ρ水>ρ冰 10、密度:ρ水=ρ人=10kg/m11, ρ铜>ρ铁>ρ铝ⅳ、初中物理定律Ⅰ、定义、1.物理定律的定义物理定律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 发展变化规律,反映了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本质关系,揭示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简单地说,物理定律是物理过程中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 2.内涵:物理定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规则、公式等物理定律:大多数是基于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然后通过实践检验进一步建立的,如焦耳定律、欧姆定律、等。 物理定理:根据某些定律或理论,用数学方法推导出来的。 它们的正确性取决于它们所依据的定律和理论的正确性,以及它们所依据的数学推导过程的正确性。 最后还要经过实践检验。 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 注:在某些情况下,物理定律和物理定理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 一些基于实验和总结实验数据的定律也可以利用基于一定物理理论的数学工具推导出来。 有些定律,比如万有引力定律,并不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是通过数学推导出来的。 由于其普遍性和重要性,它也被称为法律。 物理原理:如工作原理、光的可逆性原理等。 人们普遍认为它们具有普遍性,可以作为其他法律的基础。 然而,它们不能被其他法律证明。 它们通常以原理、方程和方程组命名。 定律与规则:还有一些内容不属于物理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定律,但仍可以视为物理定律,如两个力平衡的条件、浮力和浮力的条件等。物体的下沉、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的成像特性、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性以及安培定律等。 3、初中物理定律的分类 根据物理定律的推导过程,物理定律分为:定律分为:实验定律、理想定律和理论定律。
实验规则:如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等,是通过对事物和现象的多次观察和实验得出的,在获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理想定律:不能直接用实验证明,但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 对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和分析,剔除非主要因素。 在理想情况下把握主要因素并总结规律。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理论规则:根据已知事实或物理理论,进行演绎推理,得到一定范围内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新结论。 例如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二. 内容 1. 光的反射定律 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 光的折射定律 4. 凸透镜的成像定律 5.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6. 力与运动的关系 7. 条件两个力的平衡 8. 阿基米德原理 9. 物体漂浮和下沉的条件 10. 杠杆平衡条件 11. 功和内能变化定律 12. 分子动力学理论 1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布定律 14. 欧姆定律定律 15. 焦耳定律 16. 右手螺旋定则 17. 磁极间作用定律 18. 能量守恒定律 III. 详细说明 一、光的反射定律(一)内容 1、反射现象中,反射光与入射光的法线均在同一平面上 2、反射光 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分开法线 3.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 垂直入射时,反射角和入射角均为 0 度 5. 反射过程中光线是可逆的(注意顺序:先反射) (二)光反射定律的理解 1、光的反射定律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三条线共面、两条线分开、两角相等。 2、反射角和入射角是指各自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角度。 它们与镜面之间的角度一定不能相同。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 入射在前,反射在后; 发生是因初中物理量是,反映是果。 4、入射光接近法线,入射角减小,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角也减小。 5、当入射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法线与入射光重合,入射角为0°。 反射光沿着原来的路径返回。 6、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也就是说,如果反射光以原来反射光的方向入射到镜子上,反射光就会以原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二、平面镜的成像特性: (一)内容 1、像和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B、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 等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等距图像的大小相等,但左右两侧相反。 2. 形成虚像 (2) 记住要点:等大小、正立、虚像、关于镜子对称(等距离、垂直于镜子的线) 3. 光的折射定律 (1) 内容 1.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条线共面);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分开; 3、光路是可逆的 (二)折射定律的理解 1、当光从空气倾斜进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物质倾斜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空中的角度很大。 2、当光照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时,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光线遵循光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光折射定律。 3、当光垂直辐射到两种透明材料的界面时,光穿过界面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此时,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均为0度。 4、光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是弯曲的,如海市蜃楼。 5. 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折射角也会相应增大或减小。 当光从透明物质进入空气时,如果增大或减小入射角,折射角也会增大或减小; 6、光的折射看到虚像,虚像的位置总是高于实像的位置。 部分高度 4. 凸透镜成像规则 (1) 内容位置 U=∞(平行光) U>2f 凸面 U=2f 透明 2f>U>f 镜面位置 U=f 图像特性应用示例 V=f 测量图像某一点的焦距等于2f>V>f。 物体变焦、倒置、实像摄像机、眼睛V=2f大小不同、倒置、实像V>2f侧面放大、倒置、实像幻灯片放映、电影摄影机V=∞与成像探照灯镜头侧面不一样镜子Uf放大,正立,虚放大镜像(2),理解⑴,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u>f成为实像,u<f成为虚像,“一”焦距分虚实” ⑵、双焦距是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u>2f,缩小像,u G,物体漂浮。 最后,其一部分暴露于液面初中物理量是,其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直到F float = G,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漂浮在液面上。 3、当F float < G时,物体下沉,直到容器底部对物体施加压力。 一定的支撑力意味着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并停止下沉。 4、当F float = G时,物体悬浮,处于浸没状态,可以停留在液面以下的任意位置。 (2)比较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 1. ρ 液体 > ρ 物体,则 F float > G ,物体浮起来。 2.ρ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