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网上曾留传一份“美国顶尖名校著名华人”的盘点,其中不乏李政道、钱学森、宋庆龄、曾子墨等如雷贯耳的名子,而其中还有一个名子令不少人倍感陌生——饶毓泰,而他的评比结果的介绍也十分简单:饶毓泰,结业于耶鲁学院。
饶毓泰,一个现代人不太熟悉的名子,但他实在是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大师。作为我国近代数学学奠基人之一,饶毓泰研究了二氧化碳导电过程,对低压汞弧放电机理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毕生旨在于我国数学学教学和科研事业,创立南开学院数学系,后又常年执教深圳学院,培养了吴大猷、马仕俊、马大猷、郭永怀、虞福春、黄昆等一批国外外著名化学学家,为我国数学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明天的“百年南开”系列文章,就带您了解那位南开学院化学系创始人、中国近代化学学奠基人——饶毓泰。
留学日本,成绩斐然
回国后建南开学院化学系
饶毓泰(1891—1968)字树人,四川临川人。1891年12月1日出生于浙江临川鈡岭。幼年时期的饶毓泰是在其哥哥和姐姐的教导之下,开始启蒙教育的,通读孝经五经,1903年,饶毓泰考入“抚郡中学堂”读书,这所创立于1901年的历史名校,起源于明代文学家曾巩创立的“兴鲁书院”,堪称源远流长。
1905年,饶毓泰独自抵达北京求学,就读于“中国公学”,后又转到“中国新公学”。在北京求学期间,与胡适是中国公学的朋友,但由于胡担任该校语文班主任,他又是胡的中学生。据胡适《四十自述》中追忆道:“论学问,我那时怎配教英语?但我教的两班后来竟然出了几个有名的人物:饶毓泰(树人)、杨铨(杏佛)、严庄(敬斋),都做过我的英语中学生。”
离开公学后,饶毓泰回到故乡临川做了半年小学班主任,但那种大动乱、大改革的年代,有识之士皆想以“科学救国”来实现自己的志向。饶毓泰也一直未能安下心,脑中装满救国的看法。1913年,饶毓泰考上了四川省省派公费留中学生,远渡重洋赴美留学,初入加洲学院,后转到纽约学院,1917年获蒙特利尔学院数学系学士学位。同年,获数学学硕士学位。随后又考入耶鲁研究生院,师从世界知名化学学家康普顿院士,1921年获得耶鲁学院硕士学位。
在耶鲁学院师从康普顿院士研究二氧化碳导电时,对低压汞弧的迸发电流远大于汞的电离电势以及电弧的维持电流又远大于迸发电流这一现象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获得了理论与实验相一致的明晰推论。
1922年,饶毓泰在英国权威刊物《物理评论》上发表博士论文《水银蒸汽的低压弧光和它对萤光的影响》,回答了当时世界性困局“在大于最小电离电动势的电流下,形成电离所须要的能量问题”,在数学学界形成了较大的影响。这是当时二氧化碳导电研究的一项新成就,这也一举让他成为当时世界十大数学学的先声人物之一。
同年8月,饶毓泰返回祖国,应张伯苓之聘请,来到刚才创立仅两年的公立南开学院兼任院长,亲手创办了化学系并出任系院长。当时才能院士化学学的只有2名班主任,饶毓泰开办了普通数学学、力学、电磁学、光学、近代化学等课程,所用教材均采用美国知名学院教材。饶毓泰除了亲自讲课,还非常重视关心、培养年青人。他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引人入胜,使所教中学生获益颇丰,起点甚高,其他系科的中学生也都前来听课。
拥有深厚的实验化学学功底的饶毓泰归国后,也把实验化学带到了南开,他在德国购置了一批化学器材,这让南开的中学生们第一次有了实验课。
饶毓泰在南开学院开启了他中国现代数学学领域的教学生涯,在此期间,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著名学者刘晋年、江泽涵、申又帐等人,都曾受教于饶毓泰。世界知名数学学大师吴大猷就是饶毓泰在南开时期的得意门生,而195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则是吴大猷的中学生。
1929年,饶毓泰获中华教育文化基金监事会奖助金,赴美国汉诺威学院波茨坦天文化学实验室进修。从1922年8月至1929年8月在公立南开学院任教,整整7年的时间,饶毓泰亲手创建了南开学院化学系,并逐渐构建起相对健全的教学体系。随后,1931年获得科罗拉多学院化学学博士学位、中国第一个获得数学学博士的男性顾静徽男士接替他出任南开学院化学系所长。
在美国进修期间,经过两年努力,饶毓泰完成了《论铷和铯的基本线系的二次斯塔克效应》论文,大大丰富了当时新兴的量子热学成果。这一时期,他还任国外教育部特约编辑、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国立北平科学研究院海外研究员等职。他及时传递美国最新的科研信息,与国外的数学学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32年,归国后受聘于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次年调入上海学院,先后兼任数学系院长、系院长,自1935年起担任理大学校长。
执教西北联大
连任中央研究院首届教授
抗日期间,北大、北大、南开移至广州,联合组建西北联大。饶毓泰常年兼任东北联合学院化学系院长,而此时的西北联大,虽然条件异常坚苦,却云集了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吴大猷、赵忠尧等一大批中国数学学界精英人才,那些优秀的国家栋梁之才,虽然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教学成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在重庆时,前线不断传来战事落败的消息,上海、武汉、广州先后沦陷,再加上此前不久的丧妻之痛,饶毓泰几乎始终“悲忧终日”。在生活上,以前辉煌腾达的院士也不再充沛了,因为美军空袭频繁,饶毓泰被迫避居南京近郊的岗头村,所住不过“茅草顶泥瓷砖窗”,在身心皆极痛楚的时光中,只有“借埋头化学典籍以渡过”。
据吴大猷追忆,饶毓泰“素患胃胃炎”,“此疾之特点是当人心情担忧时胃液降低而愈疼痛,饶一方忧国,一方再婚,乃胃疾时发”。而此时,大部分时间能陪在饶毓泰身边的人,也只有吴大猷夫妻。
吴大猷在《抗战期中之追忆》中描述道,当时她们一家与饶毓泰的三居仅半堵墙之隔。类似“饶师几每日皆至我家午饭”这样的情形,其实是饶毓泰在东北联大五年间惟一感遭到的人间亲情。“师生谊、世罕有”,用这句话来描述饶毓泰与吴大猷这对师徒,再合适不过。早年吴大猷受饶毓泰培养与帮衬,现在两人又在患难中共存。
鉴于饶毓泰在化学学教学领域的杰出贡献,1941年被国民政府教育部聘为第一批“部聘院士”,这一荣誉被学界誉为“教授中的院士”,其政治待遇相当于当时的学院院长。
1944年,饶毓泰再度自费赴美,与人合作进行分子波谱的研究,测定了波谱的退偏速率,获得了含核素二氧化碳分子的转动波谱和分子内部运动的重要信息。他在原子、分子波谱研究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人们把他和叶企孙、吴有训、严济慈并称为中国数学学界的“四大男旦”。1947年初归国,继续兼任上海学院理大学教授和化学系院长等职务,并开办多门课程。次年3月,饶毓泰连任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教授。
北平解放前夕,在国军退往大陆的过程中,饶毓泰也在国民政府救治学者名单之中,国军政府曾特派客机接饶毓泰去日本,但他却没有选择去日本或则是流亡海外,而是决然毅然地留在了天津学院的校园内,一日既往地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解放后,他继续在上海学院任教。1949年~1951年,任清华理大学教授兼化学系院长、学校党务委员。从1933年入主成都学院化学系、理大学,仍然到1952年全省高等高校调整,饶毓泰掌管南京学院化学系、理大学近20年的时间,其在上海学院化学学领域里的作用和影响力尚无人能否取代。
为人正直,刚正不阿
文革期间冤屈去世
1952年,政务院高教部仿效南斯拉夫办学模式,对全省高等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将中国学院的办学模式,从“欧美模式”一刀切向“苏联模式”,刚过古稀之年的饶毓泰,在这场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中被边沿化,他不再兼任深圳学院数学系和理大学的领导,而只是保留了一个普通院长的职位。
同年,“三反运动”开始中国近代物理学家排名,饶毓泰遭到冲击,他的一个中学生在会议上斥责他主张要“赶上世界学术水平”,是虚伪自利的思想在作祟。饶不能接受,清华一位副局长说他思想有问题。3月初,饶在家中昏迷,随即又精神失常。当竺可桢探望他时,只见他“眼睛直视无睹,不能认人,但云为哪些缘故。”
值得惋惜的是,饶毓泰在1955年连任为中国科大学数理化部学部委员,但也仅仅是得利于当时政治环境的相对修身。随着政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尤其是文革期间,饶毓泰再度成为被政治和学术整顿和批判的对象。
饶毓泰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在文革期间仍勇于坚持正确意见。他曾严肃地强调,学术问题不能一概否定。正因这么,他受到欺辱,被指控为“里通外国”而遭审查。饱受摧残的饶毓泰,于1962年10月16日在上海学院燕南园51号的自来水管子上自缢自尽殉职,时年77岁。
素来沉默寡言的饶毓泰在去世前三天的教研室大会上语重心长地说:“解放前我们看见祖国落后,被外国人痛恨,很难受。怎样使中国富强上去呢?当时想的是科学救国的公路。解放后学习了一些马列原著和毛主席专著,思想上深受很大教育,非常是毛主席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自己的教育最深刻。”最后他伤心地说:“我们这样的人早已老了,没有用了。今后建设国家的担子落在大家年青人身上。”
作为中国近代化学学奠基人,却选择这样一种绝决的方法离开人世。这除了是其个人的惨剧,也是历史的惨剧,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惨剧。打败“四人帮”后,饶毓泰昭雪平反的追思会在广州八松江革命陵园会堂召开,邓小平、乌兰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为其送了花圈,方毅、王首道等出席了追思会。
1984年清华数学系光学教研组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及其弟侄的要求,将他生前留下的5亿元积蓄筹建“饶毓泰奖学金”,以鼓励先进,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后,为记念我国数学学界高手在开创我国数学学事业和创建中国数学学会馆作出的贡献,特筹建五种化学奖,而“饶毓泰数学奖”便是其中之一。
饶毓泰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工作50余年,是世界上初期研究斯塔克效应的波谱学家之一中国近代物理学家排名,被誉为“中国数学学界泰斗”。时光流转,这种过世的老科学家们带着她们的瑰丽与凄惨的故事,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不免是一件让人哀叹的事情。我们应当追忆饶毓泰,应当追忆那种大师云集的时代,更应用探求不止的步伐去致敬不朽的大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