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学习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和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教学重点:能够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记时、画表格。
课前准备:秒表、秤、斜面、手推车、纸板。
教学流程
1.新课程介绍
你们都看过苹果掉到地上的场景吗? 看,这是一张苹果从静止状态自由落下的频闪照片。 请仔细观察。 你能看到苹果的速度如何变化吗? 您需要了解什么才能确定苹果在下落的任何阶段的平均速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平均速度的测量。 (板书题目)
解释学习目标
2、新课程教学
还记得平均速度的公式吗?
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需要什么测量仪器?
本实验的原理是v=s/t
那么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呢? 就是用刻度尺和秒表来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除了秤和秒表之外,完成这个实验还需要什么实验设备?
在实验之前,我们先讨论几个问题:
1. 如何求两个相等的距离?
从起始线开始,用刻度尺测量两个相等的距离,并标记 A、B、C。
2、如何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1)注意秒表的使用方法。
(2)如何测量前半程的时间? 方法:t1=tB
(3)如何测量后半程的时间?
思考:小车能从B点开始行驶吗? 小车移动到B点时可以开始计时吗?
方法:t2=tc-tB
3、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4、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何设计?
学生讨论,各小组作报告。
那么如何测量平均速度呢? 也就是实验步骤。 现在要求每个小组讨论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的步骤。 学生继续讨论,然后汇报。
老师强调注意事项。
现在我们将根据讨论结果,使用桌上准备的实验设备来完成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
开始尝试……
小组报告...
得出结论……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 课堂练习
它分为两部分:必填答案和快速答案。
1. 以下哪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最接近 1 秒? ()
A. 人的眼睛快速眨动 B. 人的心跳一次
C. 一个人正常呼吸。 D. 一个人打哈欠。
2、平均速度测量的实验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和。
3、物体沿直线道路运动,10s内从静止加速到20m/s,总共运动80m。 物体10s内的平均速度为()
A、20m/sB、10m/sC、8m/sD,都不正确
4.《龟兔赛跑》寓言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 当兔子远远领先于乌龟时,它就骄傲地睡着了。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已经悄悄地爬到了终点。 太多的遗憾。 整个比赛过程中()
A. 兔子总是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总是比兔子跑得快。
C. 兔子的平均速度较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较大。
5、测量“运动员冲刺时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给出的仪器有:米尺、卷尺、天平、量筒、秒表。 完成实验应使用的设备是,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6. 小明的步行速度为4.5公里/小时,他家距学校1.5公里。 为了不迟到斜面的平均速度怎么算,小明每天至少要提前从家里出发。
7、汽车直线行驶时,前半程的速度为20m/s,后半程的速度为30m/s。 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s。
8. 物体从静止开始斜面的平均速度怎么算,沿直线经过一段距离。 它移动得越来越快。 通过这个距离的最后3m需要2s。 那么物体在这段距离内的平均速度可以是()
A、1.5m/sB、2m/sC、1m/sD、0.5m/s
5.布置作业
课后测量第1、2、3组正常步行、竞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自行车平均速度测量4组。 设计实验,并做好实验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