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几个维度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提升效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1、什么是效率?
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各行各业在国家大规模计划经济下有计划生产、有计划销售、有计划采购原材料。 他们将购买的原材料加工成成品,并有计划地销售。 看起来也还不错,没有质量投诉,没有成本压力,也没有效率指标。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的中小企业需要在汹涌的市场海洋中生存。 他们必须在质量、交货时间和成本方面更具竞争力,才能赢得市场、赢得客户、获得更多订单。 靠盈利生存。
至于效率,提高效率有助于缩短交货时间,降低成本,提供更多的产能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如果想提高效率,就需要减少投入,保持产出不变,或者增加产出而不减少投入,或者减少投入,增加产出。 输入是什么? 精益生产的效率概念中,指的是人和工时。 生产100件产品需要投入多少员工和工时,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计算出效率UPPH。
2. 效率低还是高?
我们在判断效率低还是高的时候,必须要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工作标准化。 也就是说,首先要建立标准化工作。 有了这个标准效率要素包括哪些,我们就可以根据标准化工作所取得的实际成果和建立的标准来进行判断。 无论效率低还是高,我们对某一条线或某一个单位建立标准化工作,建立标准工时,了解标准产能和最大生产能力,明确标准固定岗位,衡量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素,例如:节拍时间和周期时间。
有了标准,我们就可以知道哪些方面我们做得好,需要做得更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需要改进以变得更好。 因此,标准化工作是效率提升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3、我们想要哪个,单点效率还是整体效率?
经常有学生问我们,在提高标准化工作的同时,是否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工人。 他们问为什么我们需要培养多技能工人? 如果一个员工在单一工序上持续工作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他的效率肯定比多技能工人要高。 他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精益生产中,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明白培养多技能工人的目的是什么。 在公司的产品族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产品系列、产品族或SKU,其客户需求参差不齐。 ,不稳定且不均匀。 如果我们为每个产品系列建立专用生产线,可想而知工厂需要多少空间、建设多少条生产线、投入多少人力。 公司将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和设备。 一旦某个产品系列出现很多不稳定、不均匀的需求,就会导致很多生产线和设备闲置。 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对于少数多元化企业来说更是难以接受。
因此,我们通过培养多技能工人来建立混合生产线。 将相似度70%-80%或以上的产品系列放在一条生产线(混合生产线)上,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避免因某些产品的需求波动而导致生产线闲置。 让人无事可做的坏处。 也就是说,牺牲单点效率(不是一味追求极致的单点效率)来追求整体效率,因为我们的客户需要做的是完整的产品(成品)而不是单工序的产品(半成品)。 )。 此时,效率提升必须从整个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待。
4、效率提升需要激励机制配套
在精益推广的过程中,我们很多企业线还在使用计件工资制。 计件制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员工管理难度,一味追求产量,忽视质量和效率。 精益的实施需要逐步、分阶段地从计件工资制向计时制转变。 改变计件制,不能一刀切,同时要保证交付和团队的稳定性。 比如,从纯计件制改为计件加技能制也可以考虑提高基本工资。 不同的模式(例如计件工作)可以作为过渡。
企业在精益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现实困难和障碍。 坚定精益变革方向,灵活运用方式方法,持之以恒效率要素包括哪些,坚定前行!
作者:罗静,丹纳赫前精益经理(伟迪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