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比较师资队伍时,只看地理位置,毕业证书都一样。 简直天真
本系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
过程工业集成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其中,过程工业信息类在国家实验室中排名第一。
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
机械航空动力设备振动控制国防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智能数据分析与信息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材料各向异性与材料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冶金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于计算机的医学影像智能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深部金属开采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材料电磁过程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电磁冶金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有分校区吗? 一个分校可以申请多少个国家基金项目?
看一下上述实验室的师资和职称比例,再看看分校区的师资职称。 差距远不是一个数量级,而且分校区教授的数量也基本屈指可数。
你也可以看看学校的宣传。 大部分分校区只能关注自己参加了什么样的比赛,获得了什么一二三等奖,以及破新高中的消息。
诚然,竞赛也很重要,但与科研项目相比,这样的竞赛似乎没什么用处。 这个竞赛远远不能和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等的资助项目相比,甚至我可以说东北大学分校,竞赛在这些省部级、国家级面前简直就是儿戏项目。 无论哪家公司是主办方,基本上都会是大赢家。 而且,这些在分校里可以说是很少见的。 还有横向项目。 实际现场项目的难度和应用远比比赛中复杂。
如果要判断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学院的实力,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看它能接收多少研究生。
博士生导师有多少人,教授有多少人,清谦,扬子等等。
可以去总部和分院的官方网站查看各个学院的师资力量,比如机械、信息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机械方面还不是独立学院,而是隶属于学院) )而且,机械系能带研究生的老师只有少数,而且都是副教授。 如果你去我们总部的机械工程学院,一届有近400名研究生。
这个差距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由于学校的宣传,部分学校和分校的学生对这些硬实力的宏观层面并不了解。 当有一天你本科毕业,去另一所学校读研究生,或者你年龄变大,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时,你会发现差距确实相当大。
一听说文凭都一样,学校的各种比赛都那么好,我还以为和主校一样呢。 说实话,我有点天真。
目前各分校的成绩均高于东大大学。
辩证地说,如果各分校独立看待的话,那么秦皇岛分校在这个分数上就吃亏了一些。
为什么? 正如上面所说,现在分公司的整体实力有些薄弱。 从教师职称到重点实验室,从科研实力到整个院系体系,在这个分数级别并不能说是个人挑战的211。 而且现在这么高的分数,你可以看看其他同级别大学的学科分布或者院系构成。 说实话,以这个成绩去上这所学校,已经不是一般的劣势了。 大家看到最多的评价就是学生很好,学习氛围很好。 老师们真的很好,老师也很好。 如果需要这么多的高考成绩来换取985的头衔,是否合适恐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这只是一个意见问题。
另外,支部要想发展东北大学分校,就必须牢牢守住总部,牢牢守住统一的毕业证,把985的头子转给支部的学生。 学校的一些优势专业被分配到分校区,例如自动化、会计、软件等。 整个招生团队要做好宣传工作,同时与企业签订协议。 学校分支机构必须平等对待每个人。 也就是说,学校企业要招人、要宣传,分校区也不能落后。
事实上,东京大学近年来也这么做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和分校区的实力无关,因为分校区也是东大,就是东大的“校园”(当然,真正的校园是不可能的),仅此而已~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于主校区的两个校区(南湖和浑南)来说有点不公平,但是我相信在座的大家也不需要那么在意。 能量应该从外部使用。 即使分一块饼给秦皇岛分公司,那也是一家人,主分公司应该携手并进,共同努力。 努力打造一支属于东大的力量。
当然,话虽如此,雇主若不管不顾,那就是一石二鸟了。 如果要问划算的话,对于分校的学生来说肯定划算。 当硬实力差距相当明显,成绩也不是特别突出的时候,去排名第985的学校当然是很划算的,不仅可以宣传分校的“实力”,还可以让学生、学生家长和雇主都能利用。 我想这也维护了分校的战略和战略地位。
最后,我没有任何负面的意思。 我只是陈述了客观事实和差距。 正如我在评论区所说,希望分公司再接再厉,延续目前的良好势头,为东大在冀南地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声望,对总校和分校都有利。
祝愿两所学校发展得越来越好。